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地发展具有生命周期规律.文章以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利用河北省沿海三市旅游接待数据,建立Logistic模型对河北省沿海地区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沿海地区国内旅游开始进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巩固阶段,入境旅游发展进入衰退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地复兴的第二曲线理论及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游地复兴为研究基点,从国内外旅游地复兴理论研究回顾出发,将第二曲线理论引入到旅游地复兴理论研究之中,从第二曲线在旅游地复兴中的生长条件、拐点判断、跃入时机等问题出发,提出了旅游地第二曲线的-二种表现形态.并探讨了主要的旅游地第二曲线产生模式,最后以浙江瑶琳仙境旅游地作为实证分析了第二曲线形态、生长动力,并为该旅游区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判断.文章丰富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及旅游地复兴理论研究,不仅对完善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有价值,而且对指导我国旅游地转型升级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大,现代旅游活动开始从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乐山旅游与城市的发展面临观光旅游的发展"瓶颈"和转型的压力。通过对乐山旅游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乐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探究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乐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35个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7、2010、2013、201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不同区域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旅游内核因子、旅游交通因子、转型升级因子及经济支撑因子是影响我国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子;②从旅游业影响因子静态指数看,东部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普遍优于中西部旅游城市,旅游内核因子、旅游交通因子、经济支撑因子发展水平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特征,转型升级因子指数则与之相反;③从旅游业影响因子时空演变特征来看,各因子指数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特征,东部旅游城市驱动因子由旅游内核因子向旅游交通因子转变,中部旅游城市驱动因子由转型升级因子向旅游交通因子转变,转型升级因子始终是驱动西部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子。最后,就不同类型旅游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智慧旅游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趋势,是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旅游满意度的重要抓手,文章分析了河南省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智慧旅游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徐红梅 《经济师》2014,(5):197-198
石林旅游已然成为石林县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强和旅游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石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也就势在必行。文章从石林旅游产业的现状,转型升级的必然性,转型升级的优势和劣势等方面对石林旅游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探索及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概念体系及发展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骁  蒲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123-125
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关的计算模型。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需求容量和供给容量的平衡关系,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旅游景区进行旅游环境需求容量的状态模型和供给容量的动态发展模型的构建,分析其发展规律,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短期Logistic曲线型和长期复合Logistic曲线型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以往环境容量概念体系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环境容量的各主要限制因子,将模型与“生命周期”对应起来,使环境容量在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要提高产出率,增加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对旅游业进行转型升级。旅游的转型必须从旅游的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发展形态等机制上来转型;旅游的升级必须从旅游的发展机制、产业素质和服务质量等要素上来升级,从而提高产出率,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浅议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纪念品是传播旅游地形象、旅游过程的重要载体,是旅游业发展深度和广度的标志,是旅游业中最具有潜力的新增长点。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严重滞后,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分析了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现状,指出旅游纪念品尚存在观念落后、缺乏特色及高层次专业设计开发人才等问题,提出推进旅游纪念品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4)
随着"双创"政策的持续有效推进",双创"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就需要顺应我国旅游业有开放驱动、市场驱动以及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化上,充分发挥"双创"在就业、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推进作用,使乡村旅游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推手。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双创"、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等的内涵,然后就"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当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给出了"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正处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重要阶段,旅游业的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使得旅游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使得旅游业也迎来发展的机遇,不过很遗憾的是,为旅游业的发展输送人才的高校却感受不到旅游业发展的热度,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学生多年来就业率都一直在各专业就业率中垫底.本文主要围绕着这一现象,研究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提出相应对策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旅游业发展热度的差距,为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8,(1)
露营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新业态之一,日趋得到大学生群体的认可。三亚作为全域旅游的试点地区,旅游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露营旅游是三亚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通过对三亚大学生群体露营旅游的需求调查,分析总结他们对露营旅游的需求特点,建议三亚完善露营旅游的配套保障、丰富露营旅游的活动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宣传推广以及合理规划露营地的区域分布,进而实现露营旅游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的环境影响日渐强烈,并成为公众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旅游业的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以及旅游地居民的心理响应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近年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的新成果。旅游业环境影响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旅游业影响下旅游地的未来环境变迁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旅游地居民的心理响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将是未来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旅游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关键是在旅游业中注入文化元素。五邑侨乡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独特的文化人文景观资源,如何把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业整合起来,开发更多文化旅游产品,带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是侨乡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文章分析了五邑侨乡文化旅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五邑侨乡文化旅游资源特点的六种开发模式,探讨了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的内生关系;最后,发现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开发模式,最有利于推动侨乡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指导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基于创新理论来探讨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旅游与旅游地女性的关系:旅游地女性参与少数民族旅游业,旅游地女性角色变迁,少数民族旅游发展对当地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加快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试图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路径,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旅游政策演变及趋势展望———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政策是欠发达地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调控旅游产业运行的主要手段。虽有不少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政策进行研究,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产业政策研究缺乏动态性、针对性和代表性。本文以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省为例,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指导下,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阶段为线索,从旅游政策发展演变与旅游地发展演变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对贵州旅游政策外事接待、经济优先、协调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在对各阶段政策效用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旅游发展大会、“多彩贵州”形象推广、“两赛一会”模式、乡村旅游和四位一体等成功经验、分析主要存在旅游政策缺乏动态性、持续性、方向性、操作性和灵活性、缺乏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和旅游业研发政策力度支持较弱等问题,探讨了贵州旅游政策目标、机制体制、市场、产品、空间布局政策体系以及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旅游产业政策实施重点等演变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