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近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有4亿多农业劳动力资源,有1.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仍以每年数以万计的速度增长。如此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及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条件。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是21世纪农村经济发展乃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化解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严峻形势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这一国情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时期处于隐性状态。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宁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情况,剖析基本态度和特征,并在基础上提出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接近2亿人,而人均耕地只有1.59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移已成为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新形势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对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成因及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在国民产品和劳动中均占有很大比重。在我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较为低下。改革开放初,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收入与生产努力程度相联系,鼓舞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9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和农业发展结构的变化调整,加之农民收入相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下滑,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首先讨论了劳动剩余概念,分析了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经济系统中劳动力释放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企业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除了要通过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等措施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外,还必须妥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致使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在消化大量低素质剩余劳动力方面的局限,结合西部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加入WTO后中国整体产业结构进一步向劳动密集型倾斜的可能倾向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消除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途径。提出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政府支持;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的情况下,只有考察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才能大致掌握各个非农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潜力。本文的研究显示,那些密集使用临时转移民工的非农部门劳动力供给是非常充裕的;而密集使用常年转移劳动力的部门,却可能会出现季节性缺工现象。 相似文献
16.
Fang Cai Meiyan Wang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2008,16(1):51-65
Using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approach,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a host of conventional wisdoms relating to issues of farmer, the countryside and agriculture, which are believed to be all originated from the existence of mass surplus laborers in China. When analyzing various sources of statistics, evidence shows that there is no longer a large pool of surplus laborers in rural China as most people believe. Based on this counterfactual result, all related events, such as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cal changes, the level of comparative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and the degree of rural-urban income gap must be re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特征及其反城市化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显特征是职业流动和身份转换的背离,这种特殊转移模式弱化了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徒的动力,减缓了各种资源的集聚过程,在客观上具有明显的反城市化效应。政府应当致力于清除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创造了一个平等的择业和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向城市永久性迁移,从而积极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双顺差"产生的制度因素及化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双顺差"的事实认定和成因分析中得出:从抽象掉制度背景的均衡分析来看,"双顺差"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表现,而从中国特定的制度非均衡约束来看,"双顺差"是中国经济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体现。伴随着国内制度的均衡化过程,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从价格竞争力转换到创新竞争力。化解"双顺差"既需要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等短期政策工具,也需要金融体制改革、政府竞争秩序重塑等长期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9.
20.
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试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