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丁 《特区经济》2006,(1):176-178
国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是休闲旅游。其中,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旅游是重要的领域。重庆永川作为亚洲最大茶园所在地,拥有发展茶旅游的天然资源。永川茶旅游的发展需要从茶叶、茶园和茶城这三大品牌着手。目前,永川的茶叶品牌还十分薄弱;茶园虽大,但需要与竹海共生发展,才能形成特色;茶城的旅游氛围远远不够。永川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茶资源、茶文化的旅游优势,打造“中国西部茶都”。  相似文献   

2.
从茶产业资源、茶消费文化、茶产业扩张效应方面看,汉中发展茶文化休闲旅游是可行的。针对目前存在的资源挖掘与整合不够、市场发育不成熟、茶园茶场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建议汉中市整合乡村旅游与茶文化资源,打造茶文化休闲旅游产品;培育茶产业龙头企业,构建完整的茶产业链条;加强"汉中仙毫"名茶品牌的旅游扩张化效应;提高茶休闲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旅游如今已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茶叶资源非常丰盛,有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积淀了丰富的普洱茶文化,在众多旅游资源中独树一帜。开展普洱茶文化旅游,已成为促进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培育和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区茶文化各具特色。庐山产茶历史悠久,庐山云雾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庐山云雾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能为庐山云雾茶产业和庐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茶文化旅游的内涵出发,分析开展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对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作出总结.最后就持续发展茶文化旅游提出突出文化内涵、加强区域合作以及开发新产品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旅游因其独特的体验属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发展茶文化旅游,既能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带来业态创新、客户创新和市场创新,还能促进茶文化的推广,弘扬传统文化。川西平原的茶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十三五"规划及"全域旅游"战略背景下,应结合优势与机遇,克服各种障碍因素,全面构建茶旅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川西,促进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及普洱茶文化的发祥地,经过1700多年的沉淀,西双版纳的普洱茶生产发展已经形成了含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茶文化艺术,同时,西双版纳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地的旅游业已经成为整个西双版纳经济进步的关键.如今,人们已经把茶文化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实现双向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茶文化艺术发展的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8.
茶休闲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丁 《特区经济》2009,(2):131-133
在高端型的度假旅游中,生态休闲是日益兴旺的一个产业方向。而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为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绝好的主题。本文从茶休闲旅游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产业发展定位、资源整合、市场发育、产业规划、茶园茶场的投资建设、名茶品牌的旅游化扩张、产业效益和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 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从药用、食用直至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历数千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茶文化,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0.
周霞 《科技和产业》2014,14(9):68-71
现代旅游不仅是经济消费,更是文化消费,茶文化旅游正是以它传统的养生和休闲方式,独特的观光和体验价值,高享受的服务,迎合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界定了茶文化旅游的涵义,并基于对茶文化旅游开发意义的理解,探究了如何深入开发茶文化旅游,以促进茶业、旅游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针对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重点——产品设计,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如何遵循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茶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受欢迎的茶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1.
从茶文化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茶旅资源丰富和茶旅融合优势突出等方面提供韶关市茶旅融合的可行性分析,针对韶关茶旅融合发展存在的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茶旅融合发展“软环境”不强、茶文化旅游形象不鲜明、茶旅融合需要政府统筹等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茶旅融合发展路径,从政府角度,加大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从产业角度,推出特色茶旅线路;从产品角度,提高创新性和体验感;从游客角度,完善茶旅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旅游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在对2010年到2015年间139篇文献的相关关键词,主题等信息统计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和茶文化旅游产品上,其发展趋势上趋于多元化,更多其它学科的理论和研究视角被引入到茶文化旅游研究领域内,并对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杭州茶文化旅游开发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文化旅游是指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杭州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拥有发展茶文化旅游的优厚条件。通过发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内涵,不断开发和完善茶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杭州“东方休闲之都”品牌,促进杭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深层次开发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黎明  王艳丽 《特区经济》2005,(12):145-146
2002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开始实施,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被作为其中的一个特色旅游建设项目推出。按照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项目规划,梅家坞旅游区分为一条景观大道——梅灵大道和若干个景观小区,形成梅家坞内4个山坞、1个渔村的一线多点的景点分布模式。景观小区包括乡村茶文化旅游中心(老村)、茶乡新农村休闲旅游区(新村)、小牙坞家庭旅馆休闲度假区、象鼻岩山村旅游区、梅竺渔村、白沙坞自然茶园风光区、天竺坞壶中天地休闲度假区、十里琅趟古道旅游区等8大区域。建成后的梅家坞以“十里梅坞”自然山水环境为依托,以茶文化为底蕴,结合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最大的茶乡农家休闲村落群及茶文化休闲景区,成为杭州茶乡旅游区。  相似文献   

15.
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见证。浙江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并已成为一种独特、新颖的旅游方式。通过分析浙江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浙江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欣  王森 《走向世界》2006,(8):35-35
为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旅游、繁荣茶市场,第九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崂山国际茶文化节于2006年5月26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是世界茶界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自199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曾在杭州、常德、昆明、广州、雅安和韩国首尔、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本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青岛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商家前来采购、参展,成为青岛历史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茶界盛会。  相似文献   

17.
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葆 《北方经济》2010,(16):82-83
荼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加了人文内涵,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荼文化旅游应作为其最具潜力的产业来开发,实现其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西湖区龙坞镇是“西湖龙井茶”的源头产地,这里孕育了2000余年的茶文化,积淀了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如,绵延的白龙潭,秀美的大清谷等旅游景点;特别是茶园,庄园尽显勃勃生机。走进新世纪,龙坞镇政府更新发展思路,立足农民致富,新举措,创特色,闪亮点。  相似文献   

19.
李勇泉 《科技和产业》2008,8(11):5-6,76
开发和推广茶文化旅游,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可以促进茶产业的深度发展,并带动农民致富。本文论述了安溪县茶文化旅游推广的总体思路与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导言茶,这一古老的经济作物,从药用、食用直至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历数千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茶文化,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