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论分析表明,银行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规模经济弹性系数随着其规模的扩大趋于上升,规模不经济性越来越强;采用超越成本对数函数法进行实证研究,却得出1994~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规模弹性系数趋于下降,规模经济性越来越明显,银行效率趋于提高的结论。试图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内部和外部因素来解释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2.
银行竞争为代表的金融竞争对于一国经济实力以及金融安全、经济安全问题的影响已日显重要。本文结合SWOT模型,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竞争对银行规模与收益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我国1995~2005年的银行数据为样本,比较分析一直以来都让世人所关注的我国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在对国内外有关银行业规模经济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大量相关具体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及效益问题进行经验性的判断比较,最后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从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系数变化不大,但近几年来在规模效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进步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小商业银行,就名称而言指的是规模不大的商业银行,与它相对的是政策性银行、大型和特大型商业银行。因此,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可界定为:除政策性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以外的以股份制为组织形式、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10余家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产权制度下宏观经济因素、风险偏好、资产规模对银行规模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GDP的增长率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基本一致,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更为有效,同时资产规模与银行规模效率呈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993—200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算规模经济系数SCE和扩增型规模经济系数ASCE.对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分支机构数变动影响时,所有银行均呈现显著的规模经济;增设分支机构这种粗放型扩张模式。影响了我因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对银行规模经济及其边界的实证研究,国内外都有很多发现,而且对银行规模经济边界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研究方法,本文利用DEA效率指标分析法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边界,最后得出商业银行规模结构优化的三个结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7~2011年间国内108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以规模为切入点,面板门槛模型为计量方法,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不同经营规模下商业银行多元化与经营绩效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存在动态效应,多元化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当资产超过1297.4402亿元时,多元化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会产生质的变化;多元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小型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但多元化有助于提升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不同思路和途径均涉及银行规模经济问题,但国内理论界对银行规模经济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因此就银行改革问题提出的许多建议和对策往往缺乏坚实的理论和实证支持。这就需要在广泛借鉴国内外对银行业规模经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对揭法对中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现状进行考察,其实证结果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显著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这一结论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之谜研究——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于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存在性、影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因素等问题从来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使得规模经济问题成为一个谜。将资本和风险作为两个重要的解释因素,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衡量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