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990年以来湖南省各个县市的人均GDP统计计算,发现全省区域差异在周期性波动中有所扩大,湘东地区的差异缓慢缩小,湘西和湘东地区的差异有所扩大,区域问的差异迅速拉大,且在全省差异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最后对未来湖南区域经济差异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湖南区域差异的变化特点,提出协调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应该放在协调湘东、湘中和湘西的经济发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差异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97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经济区位熵等方法揭示了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其变动特征,并通过R/S分形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1978—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2)2006—2012年我国东中西部区际差异存在下降的趋势,中西部差异明显缩小;(3)膦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将持续减小。  相似文献   

3.
吴瑾 《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2):47-49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定量化的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产生的效益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而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可以大致分析出各产业变动对经济的贡献.因此,文章运用偏离--份额法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保险需求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利用1997-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保险需求区域差异进行度量和分解。Theil指数分解结果显示,东中西部人身险需求的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东部内差异的贡献呈缓慢缩小趋势;东中西部财产险需求的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处在相对平均的阶段,整体上均无明显的变动趋势。Gini系数分解结果表明,险种贡献率与险种保费收入份额基本上是一致的,寿险成为对差异贡献最大的项目,不同险种贡献的变动趋势并不一致。我们对影响保险需求区域差异的因素所做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解释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居民金融资产、社会保险水平、经济开放度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区域差异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自2002年到2009年,广西各地的经济相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变化较为平稳,经济总量水平较高的地区同时也是经济增速较高的地区,资源禀赋、区位、生产要素投入、产业结构变动、政策等是导致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论文还提出了促进广西区域协调发...  相似文献   

6.
基于跨省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泰尔指数,分析了2000—2011年中国旅游企业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企业效率的省际差异明显,空间上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表现较为一致;三大地带间旅游企业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中部和西部的效率均值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旅游企业效率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从三大地带对差异的贡献率看,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最后,检验了中国旅游企业效率区域差异与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中国旅游企业效率区域差异的变动随着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服从"倒U型"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7.
后发地区是指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后发地区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无论是从县域所拥有的数量和地域规模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构成及其投资消费需求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愈趋显现。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后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怀化市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分别居全省倒数第四位和倒数第三位。怀化要摆脱欠发达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必须有新的思路与对策。一、怀化区域经济发展思路1.突出区域差异调控的重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于区域差异调控主要是运用财政金融等各种经济政策,因而政府的调控会受到自身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实力的约束。从经济实力来看,现阶段并不具备全面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条件。因此,市县各级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差异调控必须突出重点。从目前怀化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特点和变动趋势来看,区域差异调控的近期目标应以缩小怀化主城区——鹤城区与辰溪、麻阳、会同和通道县四县的相对差异为重点,其中尤其注意加快四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避免在高速增长中两极差异的严重扩...  相似文献   

8.
税制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1995—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测算,分析其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劳动收入有效税率总体偏低,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处于高位,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平稳上升;劳动收入有效税率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背离;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契合;税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各区域均当期即现,但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劳动收入税率变动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税率变动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但作用大小不一。应充分认识税制结构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区域差异性,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税收体系和税制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东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同时也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分析广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优化广东经济空间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人均GDP为分析指标,采用标准差、离差系数、偏态系数来描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特征,各市人均GDP与全省人均GDP的离差、比率、相对发展率等来描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然后根据标准差与GDP增长率的散点图,经过曲线拟合,求出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并对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对缩小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FDI在我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这必然导致其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出现差异。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FDI与产业结构的灰关联分析,发现FDI对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最大,也最有利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次之,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间的变动关系入手,选取江苏省13个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关系,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除了区域经济水平外还有其他因素.文末选取变异系数指标对非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发现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基本公共服务的变化趋势不够稳定,并且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差异要小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借助β收敛模型对中国区域增长效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可以考察中国区域经济规模对增长效率差距收敛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整体增长效率存在β收敛,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均呈现出区域增长效率收敛特征,而西部区域增长效率变化趋势是发散的。整体经济生产效率差异会随经济规模差异缩小而呈现发散趋势,东部和中部地区也表现为发散趋势,而西部地区会随着经济规模差距的缩小而呈现收敛特征。西部地区应实施局部均衡的发展战略,通过寻找自身优势和突破,避免落入低水平发展陷阱,更有利于增长效率提升和收敛;东部和中部地区应通过整体的区域和产业政策配合,加快打破区域联动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为合作重点,更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和生产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提高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水平为目的,采用比较法,从区域分类、差异特征、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现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兼顾独立影响因素研究、结合实际深化研究内容和加强多学科合作,应该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非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分析表明,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本积累和制度因素差异,而是非制度因素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总体区域差距呈倒N型变化;1978—2010年间人均GDP基尼系数在0.268~0.356范围内变动,但由于缺乏成熟的人均GDP基尼系数判别标准,其是否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待进一步研究。从基尼系数差异分解的结果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受到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影响,且这些差距大部分来自于东西部与东中部之间,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间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来源于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各省份间,这将为今后国家制定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刍论空间成本分析在企业选点可行性论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成本属于空间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经济要素的空间差异、强调对区位及其相关的距离、运输费用等的选择,是空间经济学所着力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空间成本的意义 空间成本指由于地区(空间)差异而形成的各地区(空间)不同的综合成本。它有以下特点:①区域性。空间成本是一个空间概念,是某一地区范围(空间)的成本,具有明显的地域性;②综合性。空间成本依托于某一区域发展环境而存在,决定空间成本高低的因素很多,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空间成本的变动;③时效性。空间成本诸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变化。某一地区相当高的空间成本在一段时间后会下降;反之,某一地区低廉的空间成本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升高。  相似文献   

18.
娄贺统  洪剑峭 《新智慧》2003,(12B):38-39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重要财务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分析性复核的实质是通过分析资料之间的相互联系或逻辑关系,找出异常变动或重大差异,并就异常变动和重大差异形成原因做出实质性的测试或解释。对于异常变动项目或重大差异,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测度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分析比较各地区产业结构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文章对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测度方法进行了综述,无疑对于分析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是当胶农业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为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不仅是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结构调整与变动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本文以贵州省为个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变动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变动合理与否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