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善对城市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的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冬民 《中国金融》2005,(21):42-43
为规范商业银行关联交易行为.加大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力度,控制关联交易风险,银监会于2004年5月颁布并实施了《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但是就其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实施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完善并严格执行关联交易控制制度并未得到城市商业银行股东的充分认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使得股东调低了对正常股权利益的预期.导致股东过度追求正常股权利益之外的收益,从而使有关关联交易的监管难以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2.
李银香 《财政监督》2013,(12):42-45
关联交易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从理论上分析,它是一种中性的经济行为,对利益相关者各有利弊,完全禁止关联交易是不可取的。为了趋利避害,关联交易必须受到来自公司内外部的有效监管,非公允关联交易更是需要重点监督的对象。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动机的基础上.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和外部治理等方面提出监督关联交易.保障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联交易有利有弊,其能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费用,但也容易滋生不公平交易,致使债权人、少数股东的合法权益受侵.在关联交易过程中,公司与债权人之间会发生利益冲突,同样的冲突也存在于控制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规制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及合理平衡诸多利益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关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为公 《上海会计》2002,(12):17-18
关联交易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已经成为许多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国外如此,在我国已经公布2001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披露了关联交易的占到九成以上。由于关联交易不是在竞争的、自由市场条件下进行的,而且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操纵上市公司利润,或者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财产的事常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笔者就从关联方的确认、关联交易的价格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方面谈一些看法。一、 关于“重大影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没有给关联方以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解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股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侵犯广大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这与我国股市所特有的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特点有关。由于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经济实质及危害。须对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赖以存在的制度缺陷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本对以炒作上市公司控股权或炒作上市公司股票,或直接从上市公司套取利益为目的进行的收购做简要分析。主要问题有:收购人以虚假材料骗取收购资格;以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操纵上市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数据,骗取再融资并予以侵占;炒作操纵股价、进行内幕交易等获取非法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7.
钱熙文 《时代金融》2013,(17):184+189
集团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除了与国外企业一样具备一般动机之外,我国集团公司也具备自己特殊的动机,此种动机便直接催生了不公平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子公司和集团公司之间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可以划分成抽取利益型和输入利益型。关联交易的不公平对债权人、中小股东、公司自身的利益造成了一定损害,因此就需要对集团公司的内部关联交易加以规范。文中就集团公司内部交易关联的动机进行了大致分析,并就其类型与危害作了大致论述,并就此提出了对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加以规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情况十分普遍。据对1018家上市公司的调查统计,发生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公司有949家,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93.22%,其中有214家公司在资本经营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占发生关联交易公司总数的22.60%,产品经营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的公司更是多达937家,占98.73%。上市公司中关联方交易类型有多种多样,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  相似文献   

9.
史冬梅  刘彤达 《财会学习》2020,(15):194-194,196
关联交易是企业关联方之间在公司运作中经常出现的而又易于发生不公平结果的交易。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因先天不足,导致违法违规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为此,遏制有害的关联交易,保护投资者利益,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我国关联交易现有制度出发,分析了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弊端,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托业务关联交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正确把握和认识信托投资业务中的关联交易,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把关联交易分为三类:信托投资公司(受托人)与其关系人之间的关联交易和信托项目公司与其关系人之间的关联交易;价格类关联交易和非价格类关联交易;正当关联交易和不当关联交易。本文认为,信托投资公司可以进行正当的关联交易并从中盈利,但不能从事不当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11.
关联交易既具有促进公司规模经营、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公司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等积极作用;也存在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金和利润、进而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等诸多负面影响。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对于保护我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联交易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提高关联交易管理水平对于保护存款人利益、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关联交易管理水平逐步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建立,集团间关联交易成为一种普通且不可避免的行为。不合法、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会引发诸多问题。严重损害到国家、部分股东、债权人及公司本身的利益。因此,在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中,关联交易信息是重要的一项。本文对于何为关联方,何为关联交易以及为什么要加强关联交易管理等问题做了简略的分析和说明。并从关联方客户和关联交易的信息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根据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类型和目的,可以将跨境关联交易分为输入利益型关联交易(input interests of connected transaction,简称IICT)和抽取利益型关联交易(collect interests of connected transaction,简称CICT)。现阶段,输入利益型关联交易表现尤为突出,直接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外汇管理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5.
关联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非公允关联交易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越不健全,发生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大。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的诸多漏洞,我们建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法律法规等方面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以规范关联交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依然存在着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关联交易制造虚假利润、转移亏损,严重危害了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本文分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问题,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选取了2001—2004年147家因关联交易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模型实证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发现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和结果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转移利益;股权集中度与关联方利益转移的关系较为复杂;资产规模越大关联方利益转移的程度越高。政策建议为:限制金字塔多层持股和交叉多重持股,而不是简单地降低股权集中度;在股权分置改革时实行国有股缩股而不是只向流通股股东送股;实行累退投票制度;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最低股权数做出决定;实行控股股东的债权劣后受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朱志梅  李栋 《金卡工程》2010,14(8):128-128
由于我国对关联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不够完善,出现了许多侵吞公司财产、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非正当关联交易,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本文将对非正当关联交易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以期防范非正当关联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9.
余筱兰 《中国外资》2012,(12):233-234,236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可能会对中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需要采用法律手段对其加以制约。《公司法》是直接调整公司行为的法律,但是目前的《公司法》对关联交易行为的规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因而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完善《公司法》中关于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从而保护公司、债权人以及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分析关联交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关联交易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但也可能损害商业银行自身利益。关联交易规制有利于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与控制风险。关联交易的立法目的在于规范关联交易行为,遏制关联交易的负面作用,维护商业银行及股东整体权益,保障金融安全。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强化关联交易风险意识,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区别关联交易风险程度,增强管理的科学有效性;建立关联交易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水平;兼顾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及其豁免原则的适用;加强集团成员关联交易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