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企业融资一般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内部筹集资金的方式,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源融资包括:(1)留利资金。留利资金是指企业创造的利润中,除去向所有者支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啄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融资啄序理论主张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留存收益-债权-股权\"的企业最优融资啄序,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4~2007年的融资数据为样本,根据上市公司的规模、成长性和杠杆水平对其进行分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不同规模、成长性和杠杆水平的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啄序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股权融资偏好,但这种偏好会受到诸如规模、成长能力和负债水平等内部条件以及外部融资政策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财务指标法对我国200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综合得分对比分析并购前后不同年度的并购绩效。文章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公司并购当年业绩下滑,并购后第一年公司绩效开始上升,并购后第二年绩效较之并购后第一年绩效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绩效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公司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并购可以使公司绩效在短期内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采用财务指标法对我国200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综合得分对比分析并购前后不同年度的并购绩效。文章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公司并购当年业绩下滑,并购后第一年公司绩效开始上升,并购后第二年绩效较之并购后第一年绩效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绩效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公司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并购可以使公司绩效在短期内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分别检验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反应和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系统地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7.
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关于啄食顺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表现为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8.
9.
上市公司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融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融资有风险,做好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工作十分有必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主要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希望能给广大上市公司管理人员一些有益的启发,在此基础上,有效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虚假信息披露、股权结构不合理、股市募资的软约束是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市场融资的使用效率低的重要原因,要提高上市公司融资使用效率,必须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机构,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强化对上市公司募资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优序融资理论推论二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验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财务学家斯蒂芬.罗斯(Ross)根据优序融资理论提出了三大推论,这些推论在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有效?本文以第二推论为分析对象,以我国制造业盈利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负债率的多角度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企业的有息负债率负相关,从而证实了优序融资理论推论二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tests the order of firms’ financing choices based on a sample consists of 150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And it indicates that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did not follow the theoretical ‘Pecking Order’ (Myers,1984), but a ‘new order’— internal fund, equity, and debt — to make their financial choices. This is because firm’s gearing ratio and solvency did not show a high degree of correlation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which leads to the preference of using equity. Besides, there are some other reasons: low cost of issuing equity, ineffective financial management, immaturity of capital market, not well developed bond market, and lack of an effective credit ra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实证分析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从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 ,特别注意现金流量 (FCFE、ONCF、NCF)对现金分红的影响。主要回答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为什么不相等 ?现金分红与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有什么关系 ?不同行业现金分红有什么特点 ?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收益透明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运用收益激进度和收益平滑度这两项指标 ,对 2 0 0 0年 12月 31日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从 1994年到 2 0 0 2年的收益透明度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A股上市公司从 1994到 2 0 0 2年收益透明度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只是在 1997年附近和 2 0 0 0年附近出现偏离情况 (即略为下降 )。论文还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后收益透明度 ,分行业以及分股票类型的收益透明度进行了分析 ,并完成了各种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学的潮流已经转向对经济现象提供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这种融资顺序安排与西方财务学理论的融资优序理论相悖.对此,国内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解释.本文从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驱动的视角,研究、解释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如果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采用经济附加值指标,其股权融资偏好可能发生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模式将从利润模式转到价值模式,这对中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非正常担保行为的动机和效果。非正常担保是指上市公司超过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担保,包括过度担保、违规担保和连续担保。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更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参与非正常担保。非正常担保带来了显著的负面效果,它导致公司绩效下降、代理成本上升以及公司投资水平降低。本文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分配现象,本文从代理成本理论出发,采用Logistic回归及因子分析双步骤法.对2004年沪市763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每股净资产、上年度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净资产收益率、股本规模、第一、二大股东相对持股比例等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意愿,股权属性和负债水平对股利分配意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充分回顾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制度背景,以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了分离,经验证据发现,在管理层权力的影响下,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非正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的正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却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上讲,煤炭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并购重组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煤炭业上市公司并购中小型煤炭企业的19个样本数据,对煤炭企业并购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并购主体宣布并购重组的窗口期内,投资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回报,表明投资者对并购事件给予了积极评价,从而为正在进行的煤炭业资源整合提供了支持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