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变废水为能源的生物制氢技术进入产业化日前,一项世界瞩目的“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作为黑龙江省首项示范工程项目,落户哈尔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化基地环保生物城,进入产业化阶段。“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的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生物制氢技术,开创了利用非固定菌种生产氢气的新途径,创立了连续流混合菌种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的理论体系,研制出连续流生物制氢设备。目前,制氢广泛采用水电解法,由于成本高,绝大部分只用于合成氨化肥的生产,尚不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碳”背景下,氢能作为典型清洁能源备受关注。氢能产业链上游是核心技术所在,对中下游形成引导指向作用。研究产业链上游知识域,有助于对这一跨学科领域整体把控,对氢能产业的统筹管理与发展规划至关重要。采用CiteSpace,对WebofScience数据库选取的样本文献分析,探究氢能产业链上游知识域。研究表明,氢能产业链上游知识域覆盖制氢技术、制氢材料和制氢装置三大类技术知识,发文量稳步增长,研究热点多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催化剂材料、电极材料等方面。在产业链视角下,丰富氢能产业链上游知识域广度与深度,对未来氢能产业链上游管理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晶硅光伏电池生产商在未来两年内仍然无法改变在原料和生产技术上受制于他人的现状,这很可能导致成本更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抢食”成功。  相似文献   

4.
煤及天然气两种制氢路线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及天然气两种制氢路线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就影响制氢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制氢规模和原料成本分别进行了分析.结合实例计算结果,指出在大规模制氢的条件下煤气化制氢路线在氢气的成本和原料的来源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以我国某石化公司升级炼油质量,及环保技术的改造工程为出发点,设计新时期理念的制氢装置。简要介绍了轻烃水蒸气制氢装置的工程实际应用。包括装置建设必要性、制氢装置转化技术优点、烃类水蒸气的制氢原料选择、制烃工艺技术选择、双蒸气系统应用及装置平面布置等。  相似文献   

6.
湖北光伏产业发展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蓉  赵静  高品文 《电力技术经济》2011,23(5):10-13,23
在阐述我国及湖北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发展光伏产业的比较优势,指出湖北虽应重视光伏产业发展,但不能急于求成,短期内不必效仿其他省份打造光伏千亿元产业,而应从健全产业链、启动光伏市场、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以光伏技术的推广利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应用拉动产业,适度鼓励和扶持光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本神奈川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装载铂的钛纳米管催化剂,可以将一氧化碳和氢气高选择性地合成甲醇,也适用于一氧化碳加氢以及将一氧化碳和水制氢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氢是未来最有希望的清洁能源,然而利用水来制氢的成本目前还比较高,德国马普表面科学和胶体研究所的专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制氢方法,利用太阳光对水进行照射,并加入含有氮化碳分子的聚合物作为光学催化剂,可方便和廉价地生产氢。  相似文献   

9.
《中国机电工业》2021,(3):76-76
液化空气集团与西门子能源已经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旨在结合双方在PEM(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双方将聚焦以下重点业务领域:与客户合作共同创建大型工业规模的制氢项目,为欧洲(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大规模制造电解装置奠定基础,并共同研发下一代水电解装置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快速崛起,通过规模、技术和产业链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光伏能源成本下降。悲哀的是,国内市场增长迟缓。产品80%都出口到海外,国内用户并没有享受到光伏产业增长的益处。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28GW,全球组件产能为63GW。中国的组件产能为40GW,产量为23GW,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为国内光伏发电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正稳步推进绿氢规模化应用与产业链发展。6月30日,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塔河炼化公司,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制氢。  相似文献   

12.
光伏发电技术 当前世界上主要的光伏发电技术一个是晶体硅电池,包括单晶硅太阳电池和多晶硅太阳电池。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可达24.7%,批量生产已超过17%,无锡尚德的冥王星技术则超过了18%。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最高效率也超过了20%,平均效率达到16%以上。晶体硅电池中还有一种背接触高效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已达26.8%。另一种主要光伏发电技术是薄膜太阳电池,其中已商业化的主要是非晶硅薄膜电池,  相似文献   

13.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赵斌教授、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王卫超教授联合研究团队日前研制成功一种同时具有光解水产氢和光降解有机物双功能的新型高效光催化剂。这一成果不久前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德国应用化学》上。据了解,该催化剂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和催化效能,且可重复利用,这对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地球问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光解水产氢和光降解有机物是解决能源短缺和  相似文献   

14.
<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支撑新能源对传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是中国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双碳”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举措。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Distributed Renewable Generation,DRG)是基于风、光等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具有建设周期短、应用场景多、环境负效应低、技术成熟度高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在我国,DRG主要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最具有规模化发展前景。2021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累积装机超过1亿千瓦。2022年前三季度,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全国光伏新增装机的2/3,成为装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类型。中国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举的发展局面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名称高效光伏逆变器技术。二、技术类别零碳技术。三、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电力行业、光伏发电。四、技术应用现状及产业化情况光伏逆变器是整个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对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及运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成本约占光伏发电系统的10%~13%。目前,我国光伏组件的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70%以上,而光伏逆变器产品仅占全球市场的3%左右,占国内市场的50%左右,发展潜力巨大。该技术的转换效率能达98%以上,目前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在超过300 MW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卢军祥 《化工管理》2014,(33):167-168
作为制氢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荒煤气制氢不仅对制氢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且对于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使得荒煤气制得的氢气更加纯净,本文以荒煤气制氢脱焦油、脱萘萘工艺作为研究对象,在结合荒煤气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变温吸附再生工艺与非再生工艺对焦油和萘脱去的工艺流程展开了详细分析,并对两种工艺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为荒煤气制氢的脱焦油和脱萘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旷日持久的"寒冬",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都可能被淘汰,之后才可能逐步回暖。"我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在哪里。"面对内外交困、忧患丛生的局面,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骨干企业——尚德电力的创始人施正荣不得不承认,包括尚德电力在内的中国光伏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旷日持久的"寒冬"。光伏,这一曾经的朝阳产业,如今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欧洲光伏补贴下调、美国"双反"调查、欧盟反倾销调查、产能严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目前制氢装置供氢平衡分析,提出利用停用的制氢B系列装置,来生产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产品。文章分析了甲醇市场价格走势与生产甲醇的可行性。认为投资生产甲醇,提高了制氢装置利用率。并具有较高的投资间报。  相似文献   

19.
黄涵 《化工管理》2013,(5):50-50
<正>氢能源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电解水制取。但电解水制氢需用铂作催化剂,这种贵金属的稀缺性制约了电解水制氢的长期发展,并使其成本居高不下。法国研究人员日前使用钴合成两种可以替代铂催化剂的新材料,从而使氢能源制取低成本化成为可能。用于提高电解水效率的催化剂应像铂催化剂一样,具有活性高等特点。由于电解水制氢包括生成氢气和产生氧气这两个反应,催化剂必须能在中性至碱性  相似文献   

20.
张旭东 《化工管理》2014,(25):62-63
“通过三种不同技术路线的微型电站1个月的试验,同样瓦数的单晶硅光伏电池比多晶硅电池的发电效率高6%以上。”青岛隆盛晶硅科技有限公经理潘志明表示,国家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并对光伏发电实行度电补贴的政策,促使电站开发商更加关注电池的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单晶硅产品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