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端勇 《商业科技》2010,(16):52-53
旅行社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和内部机制的不成熟,在营销竞争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削价竞争。本文在分析削价竞争产生原因及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非价格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2.
旅行社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和内部机制的不成熟,在营销竞争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削价竞争.本文在分析削价竞争产生原因及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非价格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饭店业常以削价作为营销手段,但削价竞争导致了饭店产品及服务质量下降,制约着饭店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走出价格竞争的误区,施行以知名品牌和独特的文化营销竞争策略,不断开拓不均空间,才能达到永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左馨儒 《商业科技》2014,(23):92-92
本文就旅行社削价竞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旅行社削价竞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蓝海"的诱惑当前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白热化,许多公司都在削价竞争,形成一片血腥的红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在竞争中求胜,唯一的办  相似文献   

7.
刘金波 《北方经贸》2001,(8):107-107
关于商品削价损失进项税额是否转的问题,有人认为削价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在购进商品时已进行了抵扣,因此,企业在削价出售商品时,就应该将由于销售商品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予以转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或相关科目),货记“应交锐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笔者不同意上述观点和做法,商品削价损失的进项税额是否转出,要分清是经营性削价损失,还是非经营性削价损失。  相似文献   

8.
商品削价损失是指商品削价后新售价(不含税)低于原进价的差额,削价损失又可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种。经营性削价损失是指商品因库存积压或质量问题进行削价销售造成的削价损失。由自然灾害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造成商品的削价损失则为非经营性削价损失。我国现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对商品削价损失的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但《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对削价商品增值税的计算缴纳问题却不够明确,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一、经营性削价损失的处理商业企业商品发生经营性削价,销售前不作会计处理。削价损失用直接转销法或备抵法处理。直接…  相似文献   

9.
旅游营销中的削价霓争,实质上就是旅游企业把降低各项旅游产品的价格、赢得更多的游客作为基本目标,互相之间为获得更多市场效率和经济利益而在市场经营中所发生的冲突.文章指出,削价竞争的原因主要是宏观失控且缺乏长远规划、行业缺乏自律和协调、旅游产品供大于求、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足及行业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利润,为了竞争,OTA之间开始推行对顾客的返现大战:返现,本质上是OTA之间的一种削价竞争,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打的价格战,但酒店却充当了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新税制下商品削价核算之我见赵炳成,郝江丽在商品流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商品削价业务。笔者拟就新税制下商品削价业务的核算谈点粗浅看法。一、关于削价损失的确认这是削价业务核算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依据削价幅度的大小,削价业务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新售...  相似文献   

12.
<正>一、理论介绍(一)蓝海策略的核心观念欧洲管理学院的金伟灿与莫伯尼两位博士于2005年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蓝海策略》。该书开宗名义写道:“当前全球化竞争日趋白热化,大多数企业削价竞争,形成一片血腥红海;想在竞争中求胜,唯一的办法就是  相似文献   

13.
对桂林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桂林的旅游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实际运作当中,桂林旅游市场的营销理念和模式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层次,主要表现在盲目削价竞争,营销短视现象突出,对游客的市场细分工作欠缺,粗放的旅游增长模式与营销观念的滞后,缺乏竞争优势,旅游品牌意识淡薄,旅游信息传递渠道不健全,旅游市场营销科技含量低,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力度不够等方面。应更新旅游营销理念,创新旅游营销组合,完善顾客服务及投诉体系,对旅游形象进行战略性策划。  相似文献   

14.
也谈新税制下商品削价损失的核算王自强《商业会计》1995年第10期赵炳成、郝江丽二同志的《新税制下商品削价核算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赵文》).对现行商品削价的会计处理,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看法,与他们商榷。《赵文》将削价商品售价低于...  相似文献   

15.
浅议新税制下零售企业商品削价损失核算张宁目前零售企业对商品削价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二:一是将发生的削价损失直接计入销售当期损益;二是提取商品创价准备,待发生削价损失时用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予以弥补。但上述两种方法如何适应新税制,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  相似文献   

16.
商品削价准备金,是商业企业在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对库存滞销和积压商品进行削价处理损失的后备基金。实行商品削价处理准备金制度,是经营工业消费品的商业企业管理方法的一项改革,它对改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承德市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网络技术得到普及,旅行社业在此背景下发展迅速,但是产品"克隆"、单一、削价竞争等问题仍然严重。因此,承德市旅行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实现企业经营的品牌化、产品价格的标准化、产品的层次化。  相似文献   

18.
商品削价损失的进项税额是否转出,关键是区分削价损失是属于正常损失还是"非正常损失";而判断正常损失与"非正常损失"的关键,在于区分造成存货损失的原因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商品削价损失既有正常损失,也有"非正常损失",对"非正常损失"导致的削价损失,其相应的进项税额应当转出,而对于因正常损失造成的削价损失部分的进项税额则不必转出。  相似文献   

19.
商业一般纳税人怎样核算商品削价王智科税制改革后,企业削价处理商品,在新售价不低于原进价的情况下,仍按照《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价核算企业不作帐务处理,售价核算企业冲减商品进销差价。如果新售价低于原进价,1993年底以前购进与1994年以来购...  相似文献   

20.
张应强 《商业时代》2003,(10):11-11
正确区分正当价格 竞争和不正当价格竞争 1、以获取或巩固市场份额为目的的正当价格竞争 这类价格竞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希望通过降低价格增加其市场份额,这种方式常被新进入某一市场的企业所采用;另一种是在竞争对手削价之后,希望通过降价夺回原来的市场份额,中国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就属这一种。这类价格竞争的特点是,尽管竞争对手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或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进入而采取了低价竞争策略,但这种价格仍高于边际成本,属于正当价格竞争范畴,因而是法律所许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