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
率外币报表折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外币折算"一章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帮助注会考生更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章节.  相似文献   

4.
电算化建账的流程主要经过以下步骤:一是系统环境设定。二是建立会计科目。三是余额初始。四是凭证类型选定。五是出纳初始,主要指结算方式定义。六是外币管理,包括外币币种定义和外币汇率维护。七是辅助核算建账,包括个人往采建账、单位往来建账、专项核算建账、部门核算建账。在以上步骤中,前五步是建账的基本过程,只有在单位有外币核算业务时,才需要第六步外币管理这一步骤;只有在单位需要且安装了辅助核算模块后,才需要执行第七步辅助核算步骤。  相似文献   

5.
6.
7.
一、外币交易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外币折算准则》)主要从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以及披露等方面来对外币事项进行规范。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外币折算准则》仅介绍了统账制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我国金融保险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通常采用的是分账制。因此,《外币折算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两种记账方法的程序不同,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记账方法,外币交易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并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们有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有的在国外设立机构,延伸母公司的各种业务。因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多种货币,就必然要考虑外币业务的会计核算、报表折算以及汇兑损益处理等问题。对此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本文就以下几方面比较中美对外币业务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财会月刊》2007,(1):23-23
一、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 的近似汇率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和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加入WTO,这对于中国的所有企业来讲,挑战大于机遇。在企业各项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频繁的就是货币资金活动,面以外币业务数量的增加,外币业务从无到有或从偶然发生到频繁发生,这些都对企业会计的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外币业务,是相对于记账本位币而言,是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从事投融资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外币交易事项。从会计学角度来说,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两部分。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四条规定,  相似文献   

18.
外币业务是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和计价的经济业务。具体包括购买或销售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借入或贷出外币资金;取得或处理外币计价的资产,承担或清偿以外币记价的负债。外币业务的账务处理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方法。外币统账制是指在发生外币业务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外币分账制是指在日常核算时以外币原币记账,分别币种核算损益和编制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并与记账本位币会计报表进行汇总,编制企业整体业务的会计报表。我国绝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采用现行汇率法进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并不适应我国的国情。本文对适合我国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外币折算是指把不同的外币金额换算成为本国货币的等值或者另外一种外币的等值的程序,外币折算业务包括外币交易折算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颁布实施,使相关出口企业对外币折算业务进一步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