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序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优化和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成为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机遇,实现新的发展突破成为国有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治理问题进行研究,从进一步完善国有改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培育职业经理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及争议司法处理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国企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铮 《产权导刊》2015,(6):62-6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对现有的国有企业进行增资扩股,引入有实力的民营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以此增强国有企业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促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锋 《产权导刊》2021,(8):45-48
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山东考察调研时指出,"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是中央提出的把国有企业改革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早在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际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十六字方针已经道明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改进公司治理."完善治理和强化激励"都直接属于改进公司治理范畴,"突出主业和提高效率"则是通过改革公司治理可以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201 3年1 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有序吸引外资参与国企混改,鼓励国有资本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分类、分层推进国企混改;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改革,开展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混改试点示范”.2016年11月,继国家发改委宣布展开第一批混合所有制试点后,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5.
胡洁 《发展》2015,(1):35-36,41
上一轮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国企改革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产权单一、"一股独大"等问题尤为突出,由此导致了企业治理机制存在先天缺陷,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形成。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也是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源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源于寻找公有制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在中共中央的重要文件中早  相似文献   

6.
2014年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年、关于国企改革的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出台。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2013年底表示,国资委正在抓紧修改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主要内容包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推进国企深化改革,需要群策群力,  相似文献   

7.
周雪飞 《产权导刊》2017,(10):42-44
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意在通过不同所有制资本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夯实基本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这里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的是财产权分属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而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不仅注重股权结构的优化、不同所有制资本的融合,更应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企业法人财产为核心、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实现股东最终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也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为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系列要求,历经三十多年的国企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市场化方向。改革路径主要包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加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建设、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等。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要求,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锋 《产权导刊》2014,(8):27-29
正20多年前,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权交易事业为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应运而生,又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得到发展,其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得益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中国已进入改革模式的升级版,一大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产权交易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重要内容之一。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新形势下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存在诸多机遇、困难和问题,这令产权市场服务国企改革的业务领域和空间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珏 《南方经济》2004,25(3):8-13
国有企业之所以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就是要将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的、股份制形式的民有经济。当前深化国企股份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合理化和治理结构规范化,混合所有制是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有制。国企改革的最终走向是要发展到劳动者股份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历经4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国国企改革取得辉煌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任务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了以“新型国有企业”((1))(以下简称“新国企”)为主的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从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看,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国有企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强调,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在此政策背景下,管理层持股再次引起热议,本文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管理层持股对完善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5.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举措。然而国企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对其中可能遇到的几个常见难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屠关雄 《浙江经济》2022,(12):21-23
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要坚定浙江国资国企的历史自信,保持历史主动,续写好浙江国资国企改革的历史新篇章混合所有制改革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以及相继出台的 "1+N" 系列配套支持文件,拉开了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攻坚战.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并从发展“国民共进”的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国企分类监管,加快“去行政化”,推进股权激励机制改革五个方面探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国企改革的目标与举措,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与时俱进地创造了许多国企改革的第一次,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和探索性,清楚地表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方面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国企混改的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更加有效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