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屋安全检测加固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繁荣,但仍有一些地区存在住房安全问题,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居民。为了保障我国居民的住房安全,文章从房屋安全检测概述入手,向读者科普危房改造的重要意义,并就房屋安全检测与鉴定及危房改造措施展开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场     
《乡镇论坛》2009,(20):4-5
中央下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40亿兀为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近日,财政部、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拨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资金40亿元。  相似文献   

3.
高雄 《住房保障》2009,(3):15-19
住有所居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目标之一。开展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事关群众特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着眼于我国农村住宅建筑现状,村镇房屋建设需采取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采取工厂预制施工、现场装配施工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其更具安全、舒适、高效、绿色环保等优势,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但目前我国农村装配式住宅建设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农村装配式建筑仍有一定的发展问题需要解决,面对一系列挑战,亟须提出合理性的创新发展对策,以便推动农村装配式建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具备更加充分的可行性,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各级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问题,积极改革创新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运作方式,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新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原则,加强对农民住房的政策研究和引导,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步伐,  相似文献   

6.
随着脱贫攻坚战略任务的完成,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时下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战略。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会计管理体制逐渐的完善,在推动乡村振兴提高农村村民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满足农村经济活动需求,必须要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认真的研究改革农村会计管理体制,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并推动农村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进而能够更好地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支撑,做好财务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中乡村风貌的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明显提升,但是农村住房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更多问题,尤其是乡村风貌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导致乡村环境持续遭到破坏,乡村的特色风貌逐渐消失。基于此,文章通过梳理乡村风貌管控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风貌管控逻辑与策略,希望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风貌的改善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农村危房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民生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为了准确掌握和详细了解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作者为此在永靖县西河镇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9.
诸暨市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处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住房保障工作,构建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三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该市已有856户群众享受政府的惠民政策。其中,廉租住房补贴81户,实物配租2户,经济适用住房36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413户,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0.
刘捷  何迪斯  刘小印 《活力》2023,(3):150-15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注乡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农村进行考察调研,针对农村建设、农民幸福、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为新时代乡村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一步将全面展开乡村振兴的工作。广西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自然资源优势大,加强广西乡村生态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更好地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国家审计就是要着眼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助力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全面开展,让农村义务教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工程、奠基项目和人才摇篮。本文探讨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环境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揭示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审计应当关注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出今后农村义务教育审计整改的方向,以期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得到更好开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同扶贫攻坚成果实现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础的部分。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城市低保、灾民救助、农村五保、农村特困户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农村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以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在城市,由于低保、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制度的普遍实施,基本上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加快完善。  相似文献   

14.
郭柳 《管理学家》2019,(12):53-54
乡村振兴关乎亿万农民,而民是国之根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当前,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乡村经济产业低端化,乡村农业人口“空心”化,乡村农业用地贫瘠化,农村精神文明空虚化,乡村基层组织家族化等困境。确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五大重要路径,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开创乡村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本文立足于当前乡村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通过分析农业、农村、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黎纪生 《乡镇论坛》2011,(23):12-12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在农村住房建设中注重整合资源,巧借外力,推进了工作的健康快速开展.今年以来.全县已启动农村住房建设项目21个,在建户数2900户,总投资27200万元:危房改造300户,总投资1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重点战略,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家养老工作开展提供保障。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探讨其对农村互助养老的保障作用,分析农村互助养老的困境,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助力于国家的全面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陈亮 《国土经济》2011,(10):16-16
今年以来,巴中市国土资源部门在突出抓好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为核心的“双保工程”的同时,深入推进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缓解城镇居民住房困难、耕地质量建设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切实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截止8月底,全市争取到位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9868亿元,实现投资1.0995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40.4%-155.34%。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建房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效益增收成为当前关键问题.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一道重要难题.当前中央探索将宅基地使用权、所有权、资格权三权分置的方式来激活宅基地和农村房屋使用权,以...  相似文献   

19.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产业融合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保定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继而从产业融合主体、业态、载体、机制等方面提出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保定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样板,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结合实际,从农村住房制度人手,探索开展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努力解决农村居住方式变迁问题。今年,绍兴市将全面完成农村低保收入标准150%以下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