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方地区池塘健康养殖赤眼鳟商品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赤眼鳟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因其眼睛上缘有一月牙式艳丽的红斑而得名。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不同水体如池塘、网箱、湖泊、水库等,采用不同的养殖模式,在人工繁殖、鱼苗培育、鱼种至商品鱼饲养上相继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就赤眼鳟商品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作如下浅  相似文献   

2.
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因其眼的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俗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近三年的驯养试验和努力,长江赤眼鳟已于2003年在泰兴市人繁成功,这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大意义。2004年  相似文献   

3.
韭菜在赤眼鳟鱼病防治中的科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赤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又称红眼鱼,红眼棒、红眼马郎,野草鱼,它是长江流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近三年来,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赤眼鳟的驯养、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该鱼在池塘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常引发的细菌性疾病有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寄生虫疾病有车轮虫、锚头鳋等。针对这种情况,为了生产无公害赤眼鳟商品鱼我们根据韭菜具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杀虫、杀菌等功效的特性,应用韭菜对赤眼鳟鱼病防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积累了防治经验。现将应用  相似文献   

4.
赤眼鳟鱼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突破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使之得以开发人工养殖。通过两、三年来的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的试验研究与生产性养殖,探讨其养殖技术。由于赤眼鳟人工繁殖季节较迟,较四大家鱼滞后一个月左右,相对鱼种生长期较短,夏花培育阶段又正值高温期,所以在饲养管理上应倍加精心。一、夏  相似文献   

5.
正赤眼鳟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俗称"红眼"鱼。具有善跳跃、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的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野生赤眼鳟大量减少,发展池塘无公害养殖赤眼鳟前景广阔。广东省梅州市益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赤眼鳟200亩,平均亩产630kg,每公斤23元,合计收益579.6万元,利润238.2万元。现将其无公害高效  相似文献   

6.
正赤眼鳟隶属于鲤形目、鲤科、赤眼鳟属,广泛分布于长江、珠江等水系,因其眼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又称红眼鱼、红眼鲮等,是江河中主要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赤眼鳟生活在水体的中层,起捕容易,性情活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出肉率高,深受消费者青睐。该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以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养殖成本低、商品鱼售价高等优点,是当前淡水养殖的热  相似文献   

7.
赤眼鳟是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的唯一种,古名鳟,是各主要水系重要的野生经济鱼类,也是重要的传统捕捞品种。因其眼上缘有一红斑而得名,俗称红眼鱼、红眼棒、马浪、红眼马郎、野草鱼等。该鱼具有体形狭长、肉厚刺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出肉率高等特点。近十几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赤眼鳟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经过2003-2006年的养殖探索,笔者总结出一套池塘养殖赤眼鳟高产高效技术,并将其概括为以下九点一、塘口能深尽深,水源呼应自如赤眼鳟耐缺氧能力比家鱼低,塘浅水小  相似文献   

9.
赤眼鳟其肉质鲜嫩、味美。是淡水中的优良品种。福建省政和县渡头洋鱼种场自2004年成功进行赤眼鳟人工繁殖以来。开展了大规模单养与混养,当年5月份的夏花,经过一年的饲养。在第二年5~6月份。单养亩产可达600kg以上,大部分规格可达0.5kg/条以上。养殖效益明显。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鳡鱼是江、湖野生的名优鱼类之一,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鱼类,俗称黄鲇.它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病害少,市场价格高。2003年我们在吴江市特种水产科研示范园区进行了鳡鱼的池塘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在农村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因其食性杂,亲鱼培育困难,且属无鳞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及养殖管理要求不同,要想养殖获得高产高效,必须掌握四个关键时期的养殖技巧。  相似文献   

12.
石斑鱼,属暖水性海产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经过科学试验,可用网箱养殖石斑鱼,这种先进养殖方式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南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溪河众多,渔业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我市水域资源,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2005年7月我们在浦城县进行了池塘养殖赤眼鳟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由于河蟹养殖规格逐年扩大.养殖效益总体趋势必然下降;鮊鱼养殖在许多地方也相继开展,随着养殖面积、产量的扩大.市场价格也将逐渐下降。根据河蟹和鮊鱼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均需要较好养殖水质条件,实施两者放在同一池塘中养殖并不矛盾;河蟹爬  相似文献   

15.
<正>笋壳鱼的学名叫云斑尖塘鳢,属高档鱼类,目前国内养殖的有泰国笋壳鱼和澳洲笋壳鱼两种。2007年以来,湖南省郴州市先后从广东等地引进笋壳鱼鱼种,分别开展工厂化养殖、鳗鱼池养殖、土池养殖和网箱养殖,都非常成功。其中,宜章县的鳗鱼池和苏仙区清泉温泉池,年养殖规模均在10万尾以上。在养殖中,我们发现笋壳鱼养殖有七不宜。  相似文献   

16.
鲥鱼,别名三来鱼、三黎鱼、时鱼,属鲱形目、鲱科、鲥属,是我国名贵洄游性经济鱼类,它体较长.侧扁而高.头中等大.鳞片大而薄.腹部有棱鳞。头部和背头为灰色,体侧上方略带蓝绿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一般体长25—40厘米.个体重1—1.5公斤,最大个  相似文献   

17.
宝石斑,学名高体革鱼剌,又名宝石鱼、宝石鲈,属鲈形目,鱼鱼刺、革鱼剌属。是我国近年从澳大利亚引进推广的优良养殖新品种。宝石斑头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体形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腹部大而浑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故名“宝石斑”。宝石斑属杂食性鱼类,有集群抢食习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8.
<正>赤眼鳟又名红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上颌有小须2对、尾鳍分叉较深、体侧鳞片后缘有一黑斑,侧线鳞  相似文献   

19.
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俗称黄牛牯。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种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问刺、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于饲养,市场价格高(常年稳定在30元/kg左右),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淡水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20.
长吻鮠俗称江团、肥沱、鮠颡、鮠鱼,隶属鲶形目,鮠科,鮠属,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和鳞片,是淡水鱼中的珍品。因其吻较其它鮠属鱼类为长,故叫长吻。一般体重l—3kg,最大个体达17kg,近年来,该鱼的天然资源日渐减少,市场价格昂贵,2003年长江自然鮠鱼价格每kg高达150元以上。现将有关长吻鮠的成鱼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