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10)
江苏省虽经济较发达但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均衡。本文以江苏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流动对苏南、苏中和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流动对苏南和苏中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对苏北经济增长的影响呈上升趋势,人力资本跨区域流动对缩小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产业转移主要考虑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苏中部分产业向苏北转移,注重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本文具体论述了江苏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现状与政策评述、产业转移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路径,以及产业转移中的中小企业借助区域经济国际化加快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苏苏北地区工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占江苏近一半的苏北地区,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只占20.73%,且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慢于苏南和苏中。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苏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外资引进效应未能实现、人才吸引机制不够完善、地区文化缺乏创业精神和商业意识内涵等。苏北地区必须合理定位政府职能、发挥文化经济功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大力吸引外资、扶持重点产业,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苏北地区经济和人民福利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因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而改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物流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拉动物流发展;在经济发展程度居于其间时,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江苏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徐州市,应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与苏南的经济差距,最终实现苏北、苏中、苏南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罗一民,现任南通市委书记。与沿江其他城市主官不同的是,他在苏北、苏中、苏南都曾主政,而且其父也曾就任南通市委书记。这样一个人,自然对江苏的利害肯綮心知肚明,对于江苏以及南通的发展也看得更远。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区域间经济差异问题日渐突出,苏南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其中FDI是造成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FDI投向苏中、苏北;同时提高利用FDI的水平和质量;另外,苏中、苏北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制定长远的人才计划、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和利用外资,这样才能实现三大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理论基础,来实证分析江苏省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存款余额对GDP的贡献苏北大于苏中和苏南;贷款余额对GDP的贡献顺序为苏南、苏中、苏北;投资对GDP的贡献苏南大于苏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金融相关比率为衡量指标,运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对江苏省63个县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999-2009年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1999-2007年间金融发展呈现出β绝对收敛的特征,2007-2009年略有发散特征。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不具有俱乐部收敛性,而且苏中地区各市县金融发展的差距最大,苏南次之,苏北最小。  相似文献   

9.
万晓宁 《商场现代化》2005,(32):303-305
本文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来反映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来反映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彩虹 《商业科技》2013,(31):140-141
江苏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也随之提高,通过聚类分析法对江苏城镇居民可支配和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农村居民收入按照聚类分析与江苏传统按照苏南、苏中和苏北划分结果不同,分析其不同原因,认为可以从大力发展非农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方面来提高江苏农村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4年江苏社会与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了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板块的比较分析以及13个省辖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对2002年至2004年江苏省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做了纵向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发展中大国,外资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对我国包括城镇化发展在内的经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外资大省江苏省特有的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特征,以苏南苏中苏北的13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外资区域转移、集聚和城镇化的相互关系,通过对不同层次地区城镇化增长中水平贡献和迁移贡献的分解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FDI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内部存在外资区域转移的现象,FDI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存在良性互动关系,苏南、苏中、苏北外商投资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存在差异,外资促进了江苏省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数学分析,得到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了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以及成因.随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  相似文献   

15.
程小芳 《商业科技》2008,(21):223-223
本文通过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数学分析,得到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了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以及成因.随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  相似文献   

16.
扬州乃苏中、苏北经济领先板块,全国知名旅游城市,是众多品牌商家由苏南向苏北进军的桥头堡。扬州消费市场作为商家必争之地,在江苏市场中起着承南启北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江苏省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大省,但FDI在苏南、苏中、苏北分布极不均衡。本文采用Panel Data分析方法,选取20022012年江苏省各地区历史统计数据,分别建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Panel Data模型,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程度。并对三大地区利用FDI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江苏省各地区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肖仁桥  宋莹  钱丽 《财贸研究》2019,30(4):71-83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8—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两阶段产出均显著空间正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集聚现象;在绿色科技研发阶段,R&D经费支出对相邻地区绿色专利产出正溢出效应明显,产学研合作会显著促进本地区新产品项目产出的提升;在绿色成果转化阶段,绿色专利申请量有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绿色GDP产出的提升,环保投入、政府支持对相邻地区绿色GDP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绿色专利申请量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及以人均劳动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并选取2000~2013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FDI对产业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为正,技术外溢效应为负,而且负的技术外溢效应大于正的直接效应;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参与度对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显著。最后,结合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实际情况对实证检验结果做出具体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众多省份中,江苏无疑是独特的。一条长江把江苏分为江南江北,从人文角度,徐州、连云港是公认的北方,而苏州则是典型的南方,扬州虽然身处江北,却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则有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而中国再没有另外一个省份会出现如此界限分明的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