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胡哲太  苏飞 《北方经贸》2013,(12):80-84
基于STIRPAT模型,选取人口规模、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镇化水平、非原煤能源使用比例以及第二产业能源强度等七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2LSL),设定10%,11.6%和13.5%三种不同人均GDP增长率情景,对2012-2015年杭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2010年相比,到“十二五”末期,三种情景下的杭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9.2%、14.5%和8.6%.运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到2015年杭州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分别降至44.78%和0.22吨标准煤/万元.根据杭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回归方程中各因子的碳排放量贡献率,提出有效降低能源碳排放量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杭州市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南昌市构建良性有效的低碳经济城市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立法、政策为依托的低碳城市管理机制;建设低碳城市环境保护机制;完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机制;以提高能源效率、调节能源结构为目的的低碳技术机制;建设低碳城市的低碳消费机制;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机制。  相似文献   

3.
探讨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已成为低碳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基于浙江省2000-2016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函数(IRF),分析浙江省的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以及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效应。利用了STIRPAT模型,设置8种不同的发展情景,试图预测浙江省未来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马瑞珠 《消费导刊》2013,(9):25-26,29
山西省作为生产和能源消费大省,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背景下,本文对山西省的碳排放效率进行研究与分析。文章界定了碳排放效率的定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西省1978-2010年间的碳排放效率、碳排放效率Malmquist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倡导努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对能源的消耗以及碳排放量越来越多,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影响城市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以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低碳技术应运而生,受到全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同.本文主要针对低碳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城市综合建设过程中,低碳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路径,希望可以为城市建设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碳生产率的低碳生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西君 《中国市场》2012,(24):19-25
相比生产性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生活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更具有本源的意义,也是推进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影响构成碳生产率的经济总效益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勾勒了转变生产方式与低碳发展的关系,并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和消费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低碳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当前高碳排放的根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变生活方式推进低碳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摘要: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城市是由成千上万的家庭组成,因此有必要从家庭能源消费角度来研究如何建设低碳城市。以武汉为调查对象,分析目前武汉家庭能源消费的现状及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物流是对应低碳经济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以发展低碳物流作为前提和基础。当前,影响中国物流产业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促成物流产业碳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拉动了物流需求,而物流产业在需求增加、规模扩大的同时,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碳排放总量持续上升的态势将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可以通过不断降低单位GDP碳排放量的方式,逐步向低碳经济过渡。因此,发展低碳物流应该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着手,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9.
研究低碳消费、促进低碳消费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社会以控制全球变暖速率,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没有低碳消费就没有低碳经济,就不可能建立低碳社会.全球70多亿消费者,每—个消费者既可以忽视环境问题、继续原有的消费模式,继续增加碳排放,形成“微小行为的恶行”,进一步恶化全球生态环境;也可以注重环境保护、改变原有的消费模式,减少消费行为的碳排放,为低碳经济的建设和低碳社会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如果说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那么,低碳消费理论研究则是促进低碳消费的迫切需要.中国是当今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尤其迫切需要低碳消费,迫切需要研究低碳消费理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1995—2009年陕西省三大产业能源碳排放总量及六大部门碳排放变化情况,以及该段期间内产业结构、经济规模与能源结构三大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从中发现,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是正向决定性因素,能源结构效应是负向决定性因素。陕西省应调整能源结构,在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和电力等低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使用比例的同时,必须发展其他形式的能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绿色产业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当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限制高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适当的财政政策引导、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的开发,从而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减轻传统产业的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李平 《商业研究》2011,(5):210-216
城市是低碳经济、低碳产业的重要场所,也是低碳生活、低碳社会的重要载体,城市低碳是各国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根据低碳概念的历史沿革、低碳城市评估体系,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科技水平、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论述了徐州离低碳城市有多远。并在分析徐州的产业结构和能耗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extensive cooperation between relevant groups such as businesses, governments and consumers. Generally, carbon emissions stem from consumer behaviour. To tackl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ergy crisis and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it is thus vital to control carbon emissions generated by the country's urban consumers. From a consumption perspective, we utilize a 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 model to analyse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per capita 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 (ECF) in urban China. We found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s significant with the per capita ECF of the east coastal area at a high level and that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ECF.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potential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low-carbon produc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各国未来经济发展必然选择的背景下,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则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焦点。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探讨河北省11市低碳城市与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现阶段河北省11个城市的能源消耗状况和碳排放规律,选取河北省1995—2009年单位GDP CO2排放量、金融机构贷款占地区GDP的比例两个指标,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低碳城市与金融体系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显著,建立碳金融支撑体系是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莫柏预 《江苏商论》2012,(7):70-72,90
随着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的共识。"低碳经济"的要求必须发展"低碳物流"。本文在分析低碳物流发展存在效率不高、碳排放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紧缺、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人类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在此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目标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受到全球各界的密切关注。发展低碳经济被列入了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议程中,发展低碳经济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国2010年碳排放量依然高居世界碳排放量国家之首,面临这样严峻的形式,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低碳经济对我国三大产业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了解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意愿和态度,对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促进低碳消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对广东省江门市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认识、意愿和消费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促进低碳消费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趋势下贸易摩擦及WTO机制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贸易活动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着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的程度,各国在促进贸易发展与实现低碳经济的双重战略要求下,势必会引发新的贸易摩擦,WTO机制在双重目标的要求下陷入困境,如何实现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减少贸易领域的摩擦是未来WTO和各国政府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证据理论对省级区域政府低碳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建立了产业层面、能源消费、碳排放、公众低碳意识和环境保护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相似性关联度的平均融合规则,解决了由于证据的相关性导致的证据合成的过估计问题;文后运用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5个省级区域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