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侦查程序作为一个对公民权利有重大影响的程序,其权力的行使过程必然需要有有效的监督,以防止权力的滥用。然而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侦查监督虚无情况严重,究其深层原因在于现行侦查监督模式存在诸多缺陷和侦查行为司法审查的缺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侦查监督程序进行完善,以确立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制度为路径,通过有效的监督来平衡国家安全价值与公民个人自由价值权利和保障在侦查程序当中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2.
何冉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229-230
英国保释制度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有效地保障人权,体现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活动是否文明、民主、进步。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虽赋予犯罪嫌疑人相应的权利,但在取保适用范围、方式,决定机关、救济途径、监督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需要借鉴英国保释制度上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公安机关手中。强制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为了保障人权,防止强制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具有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权,当然也包括对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权。但是我国现行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侦查监督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有立法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等。检察机关应当立足我国实际,加强和完善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4.
现行刑侦查模式下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具有主动性与主导型双重特性,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明确刑侦人员出庭作证义务、启动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以及作为刑事关系当事人的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人身权、沉默权、辩护权、律师帮助权等相关权利保障,最大限度地实践程序公正、透明以及权力与权利的均衡配置,藉此体现法律程序正当。要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难题,构建和谐、人道、法治的司法环境,不能仅靠正当程序的程序文明和法治文明。但毋庸置疑,侦查领域的正当程序问题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中最具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诉讼立法中,对诉讼当事人财产权保护的制度设置并不完善。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存在着侵犯诉讼当事人财产权的很大可能性。本文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现状,分析诉讼当事人财产权侦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诉讼当事人的财产权侦查监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何亦楼 《商》2015,(2):224
补充侦查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一方面它有利于查清案件的全部事实、情节,达到侦查的目的和要求,保证办案质量;另一方面又可能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导致补充侦查制度被滥用等违法现象的发生。针对司法实践中补充侦查制度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改革和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对于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中的公权力机关获得案件关相关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人权保护则是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目的,两者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矛盾,结合人权的定义和刑事诉讼的目的和任务来看,人权保护应该首先体现在侦查讯问的整个过程之中,然而我国的现行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背反之处,笔者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提出了对于实际操作中关于人权的保护对策,其重点在于如何加强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以及如何对人权保护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8.
《商》2015,(44)
庭审中心主义是我国在2013年第六次全国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它是对刑事诉讼构造的一种表述,也是刑事诉讼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议指出审判案件应以庭审为中心,"要切实做到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突出庭审的中心地位,全面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这是我国刑事审判工作的一个新的突破,庭审中心主义制度的确立也意味着在我国实施已久的侦查中心主义模式的审判方式的终结。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它的存在关系到追诉机关能否有效地追究犯罪,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在庭审中心主义新的理念下我国侦查程序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改革将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会是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构建和谐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2015,(50)
鉴于侦查主体的设置代表着刑事诉讼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故其是刑事诉讼领域一个举足轻重的话题。英美法系作为当事人主义模式的代表,有必要对其侦查主体的范围与权力配置进行概述。本文从侦查主体的概念入手,通过对英国、美国侦查主体及权力的设置进行系统考察,并总结出其利弊,以资中国在司法改革过程中汲取其精华。  相似文献   

10.
以犯罪嫌疑人及证人为焦点的犯罪线索挖掘工作之目的、特点、实质及行为边界与监所环境下犯罪线索的挖掘方式主要通过两种工作方式实现:对犯罪嫌疑人实施讯问(interrogation);对非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interview)。而讯问是更多受到关注的工作方式。犯罪线索挖掘工作的目的二元论包括: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自我罪行供述和获取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信息:证物、现场、共犯、其他受害人与其他相关犯罪活动。二者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逐渐积累的案件信息及由此逐步完整的证据链可以推动犯罪人的供述。犯罪人供认罪行背后的"伏法"心理可以推动犯罪人的合作意愿,进一步提供更多信息。审讯活动的两个基本关注点:审讯对象是否愿意供述以及审讯对象是否提供了真实供述。侦查讯问是指在刑事诉讼阶段,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收集案件证据,依照法律程序,以言词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以获取其真实供述和辩解的一项侦查活动。它是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挖掘犯罪线索,有策略地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法律性对话。  相似文献   

11.
万珉江 《商》2014,(15):138-139
在司法实践中,涉毒犯罪的手段及方式的极大隐蔽性及犯罪嫌疑人的高度反侦查意识使得犯罪嫌疑人对其所犯罪行往往矢口否认,此加大了侦查机关的侦破难度。而公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零口供"的涉毒案件应从事实推定原则入手,打破犯罪嫌疑人的沉默。  相似文献   

12.
冷颖 《商》2014,(16):160-160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大量存在,不仅在整个刑事诉讼中处于主要地位,在个案中所占证据总数的比例也不可小觑。如何规范供述的获取途径和方法,如何排除非法供述成为了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甚至是审判机关都必须掌握的本领。关于重复自白的证据如何认定与排除,成为了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空白,给下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李谢 《消费导刊》2014,(11):225-225
强制措施的正确适用是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权保障的核心问题。逮捕作为最为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事关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限制和剥夺。如何正确理解逮捕条件、正确适用逮捕措施,不断提高逮捕案件质量,发挥逮捕措施在惩治犯罪中的作用,切实防止错捕漏捕,体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是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办案人员应当首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2)
立案程序是侦查机关实施侦查措施和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必经程序,没有立案程序,侦查机关便无法开展侦查行为,因此,立案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开端和起点。在实务中,侦查机关往往由于多方面原因对应立案件不予立案侦查,不仅违反《刑事诉讼法》,亦容易导致犯罪分子免于处罚,公平正义得不到保障。因此,针对侦查机关"应立而不立"的行为,创新制度,强化监督,尤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一、刑事辩护制度的内涵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三大职能之一的辩护,系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方的指控进行的一系列反驳和辩解的诉讼活动.辩护权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为保障辩护权,必须要有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即辩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社会主义法治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警务工作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理念,如何实现警务工作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刑罚目的,同时如何对侦查机关的公权力进行制约,开始成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一条不可逾越的沟壑。因此,探讨作为一种独立于行政、立法、司法权力的社会舆论力量与现代警务工作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审前羁押是各国普泛存在的刑事诉讼活动之一,如果适用不当,审前羁押可能会严重侵害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因此,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立法均对审前羁押的适用予以了严格的限制.我国审前羁押从制度设计到实践运行都存在着诸多弊端,难以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目的.本文试图对审前羁押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要实现刑事诉讼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其前提必须查清案件事实,收集确实充分的证据。而这一任务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由侦查主体完成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可见,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侦查主体主要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条、第225条的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时,可以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侦查权;对于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分别由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行使侦查权。这些主体在权力配置上,将侦查权依案件性质进行平面分配,这种配置方式集中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中公、检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总体原则。另外,我国民间出现的私人侦探或民间调查员的定性及其在我国合法化的问题也是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这些私人侦探们大都以跟踪、偷拍、偷摄、窃听、查账等种种方式,为委托方服务。这些调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侦查权是交叉的,甚至有人认为他们行使的就是一种侦查权,也是我国的实质上的侦查主体。实践中我国侦查主体的设置及权利的分配,产生了一系...  相似文献   

19.
侦查作为国家法定机关运用公权力查明案情和犯罪嫌疑人的主要手段,当前它在我国却涌现出了私人刑事调查化的特征。这主要包括侦查的间接私人刑事调查化和直接私人刑事调查化两方面。它们的出现虽带有一定现实阶段合理性,但其危害则更加严重。应从加大侦查经费投入并不断强化相应司法财政监督机制、构建系统的非法私人刑事调查证据排除规则、对私家侦探行业实施特殊监管三方面对当前我国侦查的私人刑事调查化进行消解。  相似文献   

20.
《商》2014,(1)
无罪推定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原则,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无罪推定的原则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对司法权力的规制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合法的权益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