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石油勘探和开发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一项十分重要的产业和人们关注的重点。在进行石油勘测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作为工具。在测井工作中,关键核心的设备就是测井仪器,测井仪器通过详细测量和记录等工作,对井下的流体等进行评价分析,同时,还能关注井下岩石的物理性特征,这对于油藏位置和质量的评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测井工作开展中,测井仪器往往发生一些故障,为此,要实行精准的判断,通过精湛的检维修技术,对这些故障进行排除,确保测井系统运行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评价问题,首先对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和解释评价的要点分别进行介绍,然后从矿物含量计算、地化参数计算、物性参数评价、页岩含气量计算以及岩石参数计算五方面入手,对测井解释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页岩气的开采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储层测井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岩石性质识别、储层物性参数计算、储层地化参数计算、储层含气量计算以及对地层中的岩石性质参数进行计算评价,在进行实际的测井解释评价时,每个方面都需要选择最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使用微小尺寸普通电极系测量地层岩石电阻率的电阻率测井方法。将普通电极系中的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间距缩小到几厘米,形成微电极系。本文将主要探讨微电极测井曲线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油气勘探与生产行业广泛使用测井技术,主要借助测井设备来测量、统计、分析井下流体以及岩石物理性质,从而判断其中的油气含量。在进行测井工作时,容易发生仪器设备故障情况,为确保勘探与开发作业的顺利进行,做好测井仪器故障检修工作,持续提升仪器的安全稳定性十分关键。测井故障检修技术的核心是当测井仪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准确排查出设备故障位置及原因,有效处理故障。  相似文献   

5.
牛心坨潜山油藏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随着牛心坨潜山油藏不断深入开发,不同类型岩石储层的产量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产量远好其他岩性。由于测井系列的不同,导致部分油井的储层岩性类型差别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牛心坨潜山岩石的测井曲线开展研究,通过对潜山变质岩石测井数据的研究,得到了不同岩石类型的测井曲线特征,对潜山主要变质岩和岩浆岩进行区分识别,并对全部潜山储层的岩性重新划分,对牛心坨潜山油藏的下步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井数据建立页岩地层可钻性剖面,获取目标地层的抗压强度、压入硬度、可钻性极值等岩石力学参数,为钻头技术特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开展PDC钻头力学理论分析和井底流场模拟仿真分析,优化钻头设计。通过现场应用效果评价,形成了一套适合页岩地层的高效破岩PDC钻头个性化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7.
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是根据测井响应分析原理建立而成的。通过利用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中的最优化解释方法来解决对砂泥岩地层测井资料的解释,能够有效辨别出地层矿物的种类、含量以及饱和度等。分析结果表明,在砂泥岩地层测井解释中应用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所得储层参数与实际岩心资料吻合率极高。相比于传统的测井解释模型,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的效果更突出,且能为油田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地层矿物和孔隙流体信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里格致密气藏沉积特征与储层岩石类别进行分析,建立致密气藏不同岩石类型成岩与成藏模式,阐述了地层水分布与储层岩石类型的关系。指出,致密气藏储层岩石类型、天然气运移距离及构造对致密气藏地层水分布控制作用明显,岩屑砂岩"致密期"早于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期是致密储层地层水无统一气水界面、呈孤立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放射性强度也不同。岩石的自然伽马放射性水平主要决定于铀U、钍Th、钾K的含量。本文主要探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随钻测井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具体操作中愈发依赖于地质导向和地层评价。考虑到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对随钻测井仪器的升级越来越频繁,不断有新的仪器被运用到作业活动。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近年来随钻电法测井、随钻声波测井、随钻成像测井技术中使用到的各类新型测井仪器的发展,对各自的优劣作出评价分析,并提出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渤中区块薄弱地层承压能力低,钻具下放产生的激动压力易造成薄弱地层发生破裂、循环漏失等井下复杂情况,设计合理的钻具下放速度至关重要。考虑钻井液渗滤效应,得到了激动压力作用下的井周应力及地层压力分布规律,以井壁有效周向应力达到岩石抗拉强度为破裂准则,得到薄弱地层安全评估模型。综合考虑钻具下放速度、下放深度、钻井液密度对井底安全的影响,建立了包含以上3个参数的井底安全评估图版。渤中区块已钻7口井应用该安全评估图版效果,验证了图版的便捷性及准确性。钻井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钻具下放速度、下放深度及钻井液密度3个因素对井底安全的综合作用,防止井底岩石破裂,从而保证下钻时井底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石油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背景下,采用先进的探井技术有助于开发非常规的油井资源,尤其是在泥岩裂缝地层中,用双侧向测井能够准确判断地层情况,并总结一般规律,更好地指导测井工作.本文结合实际经验,论述了泥岩裂缝地层双侧向测井正演数值的模拟,以供相关实践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王官屯孔东地区火成岩分布特点、火成岩岩石类型和岩相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火成岩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归纳。  相似文献   

14.
M油田的下法尔斯地层钻进期间,地层软硬交错且夹层较多,一般的PDC钻头很难获得较多的进尺和较高的机械钻速。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钻速和钻井效率,充分分析区块内的地层岩性,统计已钻井的钻头使用情况,并分析测井资料得出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结合钻头的磨损情况提出了改进型的钻头设计,从而优选出适合下法尔斯地层钻进的PDC钻头。现场3口井的应用表明,机械钻速得到显著提高,单只钻头进尺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普及了储集层这一概念及其意义,然后针对吉林扶余区块进行了研究,然后分别对不同地层特征下的储集层的特征进行的分析和介绍。接着作者结合吉林油田测井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选择了其中注水较多、孔隙流通性较好的一平台的调整井进行横向分析。最后作者针对测井效果提出了一些影响电性测井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套管变形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APDL编制有限元优化模块反演套变围岩力学参数,即可确定套变地层缺失的力学参数,又克服目前套管变形分析多是基于弹性模型,不能进行塑性变形分析的问题。同时在岩石力学参数反演程序中引入莫尔―库伦破坏准则,确定岩层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间的关系,使反演解具有唯一性。该方法为套变围岩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新方法,并较传统反演方法更为简捷高效。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测井靠近界面时,会受到围岩的影响,且离界面距离不同,测井响应受围岩影响也不同。建立水平井钻遇地层模型,分析认为界面附近自然伽马值可较好反映离界面的距离,可利用自然伽马计算离层界面的距离;分析了离界面距离不同时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响应特征,越靠近界面,双侧向测井受围岩影响越严重,建立了水平井双侧向测井围岩校正方法。方法应用于苏里格气田苏XH水平井,双侧向围岩校正后,计算平均含气饱和度提高了2.8%,精度提高了5.21%,为水平井双侧向测井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围岩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合水地区油田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侏罗系油藏中出现的低电阻率油藏引起了重视。对于该类油藏的特征,油层识别,以及出油下限的确定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例统计得出该类油藏大多受地层水矿化度、束缚水、岩石润湿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低电阻油层。现场实际要综合岩性、录井、测井等手段综合识别该类油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应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已经拥有接近20年的历史.相比于其他单项测井方法,核磁共振测井可以检测到更多的地层信息.对于一些复杂地层,核磁共振测井可以取得更可靠的检测数据.但是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旨在促进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20.
可见光井下摄像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测井技术,在套管检测、确定井下落物、射孔质量检查、判断出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受该技术原理的限制,可见光井下摄像施工前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常规测井、测试技术多,且考虑的重点较其他技术有很大不同。分析了井下摄像测试技术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提高测试成功率,获得清晰的井下图像,为下一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