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起地区,也是全国经济在今后中长期发展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性基础,是最有潜力的后发经济区。但是,这个经济后发区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又依靠于在“十一五”时期能否顺利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试图从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背景条件、战略重点和对策措施等几个方面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人民期待开发、参与开发的热情日渐高涨。西南大省四川的春节今年格外热闹.报纸、电台、电视上频见公益广告:“西部大开发。四川应该抓机遇”。德阳市委干部刘海峰说:“四川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不应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应该发展有四川特色的优势经济.增加科技含量,把四川经济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姚怡昕(兰州大学经济系兰州,730000)西部地区如何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关键在于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尽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此,西部...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开始的。这场金融危机虽然对西部冲击不是很大,但对于东部影响很大,带来了整个中国经济的调整。“目前中国西部经济GDP的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需要我们进行反思。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最重要的要有新思路,特别是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进程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中 ,生态环境恶化占重要地位。工业化进程中 ,人的经济活动对西北地区生态破坏方面的影响极为突出 ;以史为鉴 ,走生态优化型的西部大开发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此为主线 ,详细分析了农业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变迁 ,从生态发展的角度反观工业化进程 ,为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研究新的视角 ,发展“绿色工业”  相似文献   

7.
李国强 《市长参考》2000,(11):41-43
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而言,它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非均衡向协调发展的转变。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前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1978年一1992年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以三大经济地带为基础的梯度布局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1992年以后,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为标志,国家对区域经济政策有所调整,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1999年以来,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一、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经济的腾飞提供了一大机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地域广阔,矿藏能源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劳力富余。但是由于资本稀缺,技术落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信息交通也不畅,使大企业在西部生存发展要付出更高的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产生规模不经济。而中小企业规模小,量多面广,形式多样,经营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资本技术构成较低,更适合在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实现西部经济从“输血型”经济向“造血型”经济转变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然而,“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黄信灶  刘雯 《北方经济》2008,(10):51-53
要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必然会在西部构建区域内的增长极。由于在西部区域内也存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就为建立西部增长极提供了可能性。西部区域内新增长极的建立与我国的原有增长极会对西部落后地区同时产生极化效应,即“双重极化”,落后地区因极化效应而放缓发展的脚步。所以西部在非均衡战略的实行中应该注意西部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尽管在西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距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0.
雷兴长  王京 《发展》2000,(5):7-7
西部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开发“新经济”。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为了缩小非常明显的东西部经济差距.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来说,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千年,世界经济正在进入“新经济”时代,西部经济要想赶超东部沿海地区,除了要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之外,更重要的是开发“新经济”,发展“新经济”。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西部大开发十年,是中国西部历史上少有的发展黄金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潜伏期。作为西部经济领先者的鄂尔多斯亦是如此。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省部级领导讲话中,一连用了50个转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12.
是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西部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我是从西部贫困故土走出来的,当然知道西部最缺的是资金或资本,最需要的是投资。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反复强调过“货币是第一推动力”,发展经济学的一条基本理论就是经济落后地区要推进经济发展,就要创造自己的“发展极”,为此首先要实现“资本形成”,即通过投资并建成项目,提高地方的实际经济增长能力,那么,资金,投资从哪里来呢?一是靠中央政府的支持,二是靠地方自筹,三是靠招商引资。在中央政府财务和地方政府财务都不足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即便是在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地区之间经济繁荣程度的差距,在较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招商引资的规模,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敏 《魅力中国》2014,(22):62-62
西部开发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西部开发为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能有力促进西部开发的进程和质量。“富民增收,山川秀美”是西部开发最根本的宗旨,也是林业“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两大使命的直接体现。本文对林业与西部开发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着重论述林业在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两大重点战略任务中的作用。针对目前西部生态环境现状,指出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同步协调发展,二者矛盾协调的融合点是林业,具体论述了林业与西部开发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能够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开发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需要。把握西部开发机遇 ,深化财政改革 ,强化财政职能 ,提高财政的综合服务水平 ,将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加速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以及财政自身的振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享有“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是全省工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 ,曾为全省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海西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全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西部大…  相似文献   

15.
惜麟 《中国西部》2010,(11):108-109
“新形势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积极发展由总部功能集聚而形成的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16.
王静 《特区经济》2005,(5):62-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地区分布却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西部的广大地区为之甚少。虽然我国提出了加速发展西部经济来协调我国东西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态势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来吸引FDI,但FDI“西进”的趋势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加速了“北上”的趋势。因此,通过经济的集聚效应和制度创新来引导FDI“西进”是改善西部地区引资不利局面的两个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势向好 五年前,党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自此,中国西部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标志着西部开发的“第二战役”已经打响!古老而苍凉的西部必将在这次“战役”中再生。 西部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作为西部经济晴雨表的西部广告业也因西部的再生而复苏发展。西部经济的振  相似文献   

18.
胡宏 《中国西部》2012,(27):11-13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教育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教育兴则百业旺,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教育更是引领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力保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在采入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倾情倾力,真心为教师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引领中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成都市,在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走在了中国西部甚至全国的前列,这是成都全市上下尊师重教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本期特别刊登中共四川省常委、成都市市委书记黄新初在今年全市教师座谈会上的致辞,希望尊师重教真正成为全社会的自觉风尚,让“学有良教”成为整个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自觉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导航定位提出的“314”战略部署,重庆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建设西部开放型服务经济高地,有效集聚要素,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与带动作用,推动自身及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从工商业中心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林少红 《发展》2002,(2):7-8
西部地区,是祖国的半壁江山,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经济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西部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相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属于我们的“不发达”地区,对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朱容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讲到西部大开发问题,当前把握时机,发挥地区自身优势不失为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明智的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