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交叉的产物,其特色就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检验法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演化和影响.从法经济学分析,合同法就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在合同救济系统中对履行承诺实行激励机制,把交易失败的可能降至最低,因此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保障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2.
法律经济学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与法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战后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法律经济学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初创时期、7080年代的蓬勃发展时期和90年代以后的平和发展时期.尽管其成就已有目共睹,但要取得新的进展则非常艰难.丰富理性选择理论、引入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融合将成为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理论发源于经济学,随着这一理论对法学特别是公司资本法律制度影响的日益深入,从经济学向法学引入人力资本理论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属性进行分析和界定,以完成人力资本理论从经济理念向法律理念的转变。本文即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人力资本的法律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区别及其人力资本的法律属性,试图为人力资本理论在法学中的应用和完善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丁飞 《改革与战略》2012,28(12):29-32,54
经济学与法学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上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法经济学.法经济学的诞生对于经济学、法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法学对经济学的影响或者说法律对经济的影响无疑体现在对经济制度的塑造上,也就是法律对经济的规制、法律制度的运行保障着经济制度的构建、法律制度的变迁决定着经济制度的创新,并从刑法规制的角度形成了新的一门学科——经济刑法学.  相似文献   

5.
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而建立的经济学在各方面都受到挑战,其中主要的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不相关性和经济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两大问题。面对这种挑战,作为经济学新发展的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都对理性进行了新的诠释。博弈论通过扩张理性来说明经济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力图使经济理论更好地从可能走向现实;行为经济学力图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理性使经济学在面对经济现实时能有更大的作为。前者是使理性极度扩张,后者是削弱理性的刚性。作为经济学假设的理性是有一定韧性的,理性的扩张和削弱目的都是使经济学理论能直面经济现实。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的殊途同归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经济学是有科学性的。  相似文献   

6.
犯罪是一个代价与收益二者在犯罪人心中博弈的产物。当行为人认为实施犯罪行为所得到的收益大于接受惩罚时所付出的代价时,行为人就会选择实施犯罪行为。犯罪中止制度建立的一大社会基础,就在于行为人是理性的经济人。犯罪中止制度通过减少惩罚代价为手段鼓励犯罪人及时停止犯罪,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能够达到以最小的经济或社会代价保护更多的利益。犯罪中止制度就是一个行为人与社会进行收益交换而达到共赢目的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法律的本质问题,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最复杂的问题,讨论至今也未能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共识.一方面我们耍承认人的理性在对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不可否认本质研究对法学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本文并没有时法律的本质是什么做一交代,而是以认识方法为主,论述了法律本质的客观性,指出传统的把法律本质归结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如何以时空为线索,较全面地把握法的本质.最后说明了法律本质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刑事证明责任分担中出现了举证倒置的立法规定,比如在部分持有型犯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中,这与传统的无罪推定、保障人权理念产生了冲突.通过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以理性人的假设出发,基于控诉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成本--收益之间的衡量、公平--效率之间的博弈,论证了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现有的关于“白领犯罪”研究大多从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出发,而忽略了对行为人非理性因素的考虑。本次研究加入了对心理因素的度量和考察,建立了行为经济学模型。然后从157个已知的白领犯罪案例出发,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白领犯罪”的行为学模型对案例中体现的白领人员犯罪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比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更好地契合了行为人的实际行为。  相似文献   

10.
张伟 《新疆财经》2001,(6):24-26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假设是“理性经济人”,所谓理性,主流经济学一般解释为在给定约束条件下个体追求自利最大化的行为方式。主流经济学正是基于这个核心假设通过演绎推理,形成一种理解经济系统的抽象均衡模式。然而这种模式缺少经济史理论和其理论构建的经验支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理性假说,如有限理性假说,角色理性假说等等。这些假说大大增强了经济学对经济现象与经济历史过程的解释力,但是它们仍存在严重缺陷,本文拟重新审视几个重要的理性假说,运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新的理性假说-经济系统理性假说。  相似文献   

11.
认知理性与制度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经济学是一个极其庞杂的研究体系,这里尝试给出一个有助于系统把握制度经济学的新视角.基于认知理性,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归纳出四种典型的制度研究范式:即完全理性范式、接近完全理性范式、有限理性范式和演化理性范式.在这四种范式中,个体对制度的建构能力依次减弱,制度对个体的塑造能力依次增强,制度也逐渐从浓缩信息功能转变为认知塑造功能.本文还探讨了上述不同范式间的互动与交融,并进一步展望了制度经济学未来的理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法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学科.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责任保险这一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可以考察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基础,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此项制度.  相似文献   

13.
黎少峰 《开放导报》2004,(3):105-108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里程碑,主流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学公设中存在两种相悖的人性假设;人类同时具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种倾向,利己主义收敛于利他主义;由于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完全理性并不必然带来福利的最大化;以机会成本理论证明了“有限理性”;非理性深刻地影响经济生活。作为结论,应根据经济分析和研究的不同需要设置人性假设:理性假设、非理性假设、理性与非理性共存假设。  相似文献   

14.
论文贯穿经济学思想史综述了人类对理性、有界理性的认识及其学术前沿:首先介绍作为经济学大厦基础的理性选择理论;然后阐述Simon(1955)早期有界理性的思想;最后以现代心理学与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视角,对社会偏好、自控问题、不确定下的判断、框架效应等问题一一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前,法律仍然把经济学的应用限制在反垄断法、税收和货币赔偿的决定等领域。这种有限的相互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律的经济分析开始扩展到更传统的领域,如财产、合同、侵权、刑法等。法经济学恪守“理性人”信念,把主体描绘成效益最大化追求者,在此前提下,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法律制度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鹏祥  梁宇 《特区经济》2011,(4):256-258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是在对英美等国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一词本是经济学的概念,当前,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成为解释和确立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据。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现象,以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法学关注的是经济交往中的法律现象,以法律关系为对象。本质属性的不同就注定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进入法学领域时,必然会"入乡随俗",进而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本文笔者认为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认清公司的本质属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启路 《魅力中国》2009,(4):141-142
法律的本质问题,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最复杂的问题,讨论至今也未能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共识。一方面我们要承认人的理性在对本质问题把握上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不可否认本质研究对法学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本文并没有对法律的本质是什么做一交代,而是以认识方法为主,论述了法律本质的客观性,指出传统的把法律长质归结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如何以时空为线索,较全面地把握法的本质最后说明了法律本质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所谓法律经济学是一门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用微观经济学或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研究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效率等方面学科,是由法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法律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为"效率",即要求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都要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并促使其最大化,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其研究目的在于建立解释法律现象与现实的全新的方法论结构体系,它可用来服务于整个法律制度,也包括经济法制的变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刘永波 《魅力中国》2013,(32):330-330
法学研究主要以法学理论、科研成果为重点,逐渐探讨我国法律完善的历程以及改革中的理论问题,从而分析具体的实际案例,指导法学执行的实际过程。法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讲究规律和价值,注重法律的庄严效果,通过具体的研究过程来不断构建法律的框架,从而健全我国的法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更加严明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法学的研究就是很好的开始,经过研究思想的不断转变,研究的成果也在不断的完善,本文通过对法学研究的分析,探索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法经济学视野中的效率与正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昉青 《发展》2008,(4):130-131
传统法学认为正义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法经济学理论坚持效益应被看作法律的首要价值目标,本文对效率与正义作为法的基本价值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并阐述效率与正义之间所具有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