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齐丽梅 《特区经济》2010,(5):298-299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创新需求敏感,创新冲动强烈。只有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提升千千万万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才能得到增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之一,现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加以实施。近期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的重大决策,表明自主创新已被提升到战略地位的高度。基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文章探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瓶颈问题、未来的自主创新模式以及实现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把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自主创新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丰富和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与服务力度,建设一个把自主创新战略落到实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4.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规制的调控与推动、扶持与激励,需要提高政府规制干预作用的有效性。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对发挥政府规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用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去年天津港"天津港深水航道、港池、泊位适航水深应用与水深动态维护研究"项目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今年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研究"项目荣获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标明我国港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地提升,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在我国港口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正>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有关自主创新的内容里,对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作了重点论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众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只有企业成为了自主创新的主体,我国的自主创新才会有强大的源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也才会有质的改变。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有赖于千千万万个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特别是让企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研究评测正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有限,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探索中.文章基于此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创新"指标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自主创新能力评测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从深度和广度方面设计了影响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的测度框架,构建四川省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全会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固然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相应创新要素的投入.然而,更需要的是适宜的创新环境,从根本上讲,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可靠制度保障.因为,好的创新环境会不断孕育出大量的创新思想、增进创新动力、形成创新成果、促进创新扩散.  相似文献   

9.
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核心与关键。自主创新的特点决定了财税政策介入的必要。近年来,一系列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不断的积极探索与完善。一、财税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作为政府干预和引导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手段,财税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直接财政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借助自主创新联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跨国公司的专利之争和标准之争,是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视角探讨自主创新联盟现象,认为自主创新联盟能够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从推动优势企业间的联盟、鼓励战略层面的合作、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做好协调整合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联盟的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资讯快递     
《中国高新区》2014,(11):10-10
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个城市的8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和深圳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我国第五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诞生,意味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新苏南模式"正式开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与对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虽然企业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其对外技术依赖较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仍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形式的特征,并没有得到扭转.我们认为,技术后发优势的诱惑、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策略的威胁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而构建的博弈模型,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成因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推演.模型推演结果表明,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并打破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13.
李梅 《天津经济》2008,(3):61-64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对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作用日益重要,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方略。在后WT0时代,  相似文献   

14.
卢平 《发展》2017,(10):61-62
一、甘肃省股权激励政策综述 股权激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股权激励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股权激励政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5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了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2010年起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针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股权激励政策试点,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  相似文献   

15.
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近十五年的发展历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程;是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的历程;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部署之年,也是“十五”计划全面完成和“十一五”规划工作启动之年,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关键年。为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大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国家将不断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并将采取若干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期,自主创新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核心,实际上您的一生一直都在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请您谈谈自主创新的现实意义以及您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经国务院批准,张江高新区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3月29日上海召开了"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今后,举全市之力建设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如何在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国家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20.
赵晓 《宁波经济》2006,(4):35-36
我们知道,"神六"的上天并不证明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经很强,更不证明中国将轻松走上自主创新之路。一个清楚的事实就是,如果中国的科技创新靠的是政府投资的办法,尤其是"神六"那样的非常特殊的发展模式,那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企业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市场才是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目前,美欧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企业研发投资占研发总投资的70%左右,但在我国,国家投入的研发经费约为58%,地方政府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