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论写意木雕     
现代术雕的样式和创作几乎人人都有所了解.诸如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根雕等。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兼有叠雕、透雕、镂空雕、镶嵌雕、圆雕等类开型,题材以历吏故事、民间传说、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为主。乐清黄杨木雕的主要材料为黄杨木.表现题材也以人物、山水、花鸟、走兽为主。根雕以巧借天然纹理为主.在原有的块面纹理上雕刻出各种题材。  相似文献   

2.
<正>光润的表面、黄亮的色彩、细腻的纹理、唯美的神态……黄杨木雕所呈现给我们的尽是神韵之美。黄杨木雕,顾名思义是因其雕刻的木材是黄杨木而得名。黄杨,是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俗话说:"千年难长黄杨木",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一般  相似文献   

3.
《中国集体经济》2014,(8):86-87
<正>袁水法,男,1947年出生,浙江嵊州人,工艺美术师,获"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1968年,袁水法凭着美术功底,开始拜师学习木雕艺术。1980年考入嵊县工艺美术厂,担任木雕车间主任,创作的《八仙》、《岳飞》、《仕女》等根雕作品被送往国外展销。1988年,赴东阳怀鲁木雕工艺厂担任技师,研究创作日本佛教用品,制作的木雕佛像深受日本市场青睐。1991年1月应邀考察日本的佛教艺术。1991年创办嵊县城关雕刻艺术研究所(剡江艺术雕刻厂)。创作的根雕作品《达摩》、《夕照渔归》、《北国情怀》、《举杯邀明月》、《静夜思》、《天问》等,其中《达摩》在2002年省级展览会上获金奖,其他五件作品均录入《浙江根雕艺术》一书。黄杨木雕"水浒英雄谱"系列作品获国家级金奖,《林冲雪夜上梁山》作品也获全国金奖。黄杨木雕《十八罗汉》编入《木雕罗汉百态》一书。  相似文献   

4.
<正>一、黄杨木雕的起源与沿革黄杨木雕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木雕门类齐全。因其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如今,黄杨木雕展现出了技艺更趋精湛,作品更臻完善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情省力》2004,(3):42-44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白雕、木雕、竹雕四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徽派“四雕”以歙县、黟县、婺源县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四雕”的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  相似文献   

6.
光润的表面、黄亮的色彩、细腻的纹理、唯美的神态……黄杨木雕所呈现给我们的尽是神韵之美。  相似文献   

7.
沉香、小叶紫檀、猛犸牙、黄杨木等珍贵材质雕刻而成的一件件精美艺品呈于堂上,精湛的工艺着实令人叹服,拥有如此技艺者,当今世上不出  相似文献   

8.
《开放潮》2005,(4):51-51
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牙角雕,顾名思义,应为各种用兽牙、兽角制作的雕刻品,然而在收藏界,其含义则主要是指象牙和犀角的雕刻品。象牙以光洁如玉,柔韧细腻的质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象牙雕作为一项特种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犀角雕在我国古代各种门类的工艺美术品中,属于既高雅又稀有的品种,与竹木、金玉等雕刻器物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雕刻工艺新品种。竹木牙角匏器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  相似文献   

9.
青海民间木雕包括古代木雕遗存和现代木雕作品。其形态涉及建筑雕刻、宗教雕刻、生活用具;其造型涵盖了远古图腾、传统风俗等内容。形态各异、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宗教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0.
宋士亮 《魅力中国》2014,(26):73-73
徽州木雕历史悠久,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美学观念。通过分析徽州木雕的艺术特征和艺术特点,了解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绍兴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品种丰富多彩。绍兴民间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的艺人非常之多,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其中,尤以雕塑艺人最为著名,他们人数众多,从艺领域广泛,在行业中影响很大。从雕塑用材看,从艺领域有木雕、竹雕、石雕、砖雕、玉雕、铜雕、锡雕等;在木雕领域中,又可细分为根雕、古沉木雕、仿古木雕、佛像木雕、骨木镶嵌、圆雕(箍桶)等。从雕刻手法看,还有微雕、微刻等品种。再从"塑"这一工艺手法看,又有花雕、油泥堆  相似文献   

12.
缅甸的民间雕刻艺术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盛行于13世纪,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完美体现。缅甸的雕刻不仅品种繁多,而且雕饰精美,巧夺天工,常见的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石雕、泥雕、漆雕等等,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在缅甸的雕刻艺术品中,木雕是最负盛名的,木雕的原材料大多选用黄洋木和柚木。雕刻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逐渐的改变着,最早的雕刻作品主要是人物、动物和花鸟等图案,此后便有了反映古代建筑、佛教寺庙、佛教故事、帝王及贵族们半世俗,半宗教生活等方面的题材的木雕作品。缅甸的雕刻师们具有…  相似文献   

13.
仿古木雕     
《中国集体经济》2014,(8):19-19
<正>中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嵊州的仿古木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进入兴盛时期,主要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工艺精湛、古韵盎然。产品大多数依照明清时期的门窗、屏风、挂落、家具和各种装饰性浮雕进行仿制,然后以科学的方法予以处理,使产品由新成旧,以满足社会各界需求。  相似文献   

14.
根雕     
亦木 《走向世界》2010,(13):94-95
根的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它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中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原始社会用木锄松土,古帝少吴时期雕刻木像,商周时期造木人……木雕作品同其他工艺美术一样,从原始人的劳动中逐渐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正>在木雕造型中,仕女形象是常见的题材。叶润周、冯文土、高公博、林学善、佘国平、叶萌春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都创作过仕女的形象,受到大家的称道。我在对学生辅导木雕技法时,也常以仕女的形象作为教材进行讲解。那么何为仕女呢?从其名称的定义看,是指被授予官职的妇女。而在男人当道的封建社会中,妇女入朝为官当属凤毛麟角,十分稀罕。因此,我认为这里指的仕女应该是封建中有一定地位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妇女。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的传统建筑雕刻遗存现状出发,指出了天津古建筑雕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论述了天津传统建筑砖雕、木雕和石雕的基本概况。尤以杨柳青现今保存依旧完好的府邸建筑群一石家大院“尊美堂”为典例,探析了天津砖雕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一尊尊透着灵性的根雕作品,无不散发着艺术神韵。嵊州作为"中国根艺之乡",根雕人才辈出。其中嵊州根雕的领军人物乃至浙派根雕的代表人物之一的郑剑夫大师,匠心独运,操刀首创古沉木雕刻艺术先河,使嵊州根雕艺术事业生机盎然,锦上添花,以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在全国根艺界独树一帜。近日,笔者偕友一起走进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的郑剑夫古沉木雕艺术馆。望着馆内一件件古沉木雕作品,那些苍桑的达摩、威猛的罗汉、嗔笑的弥勒佛、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塑工艺,如玉雕、木雕、石雕、泥雕、竹雕等,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雕刻就像立体的画,以刀为笔,以大自然所赐的天然材质生动体现质感美、雕塑美、艺术美。刀法好比书法、绘画中的笔触,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是其心灵与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在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石雕、玉雕、木雕、竹雕……各种材质的雕刻作品缤纷呈现,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9.
<正>剑川木雕产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的独特精湛的技艺。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以浮雕居多,现已发展为艺术价值很高的木雕工艺品。尤其是云木雕花镶嵌大理石家具,用优质硬木精心雕出龙、凤、狮子、孔雀、梅花等传统图案,制成桌、椅、茶几等,再镶嵌上苍山特产的彩花大理石,显得古朴大方、新颖高雅,非  相似文献   

20.
张胜红家住一楼,有个不大的小院,栽种着月季、金银花、茶花、桃树、石榴、金桔。气温低,植物没有开花,却绿叶饱满,修剪有致,由此可见主人平日的细心照料。来到客厅,我们的眼睛更亮了。几樽博古架上摆了上百块的长江石,墙上挂着洞箫,茶几上茶香飘逸。一旁,竹篮里堆满了香蕉桔子苹果梨火龙果,更凭添几分生活的幽雅芬芳……这时,张胜红把自己雕刻的手工艺品一一摆在我们面前,黄杨木、寿山石、象牙、橄榄核,她笑着说,"这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