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凤芹 《商业研究》2003,(20):115-116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历史与美国 192 9年大危机都不能成为中国拒绝混业经营的理由。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过程中 ,功能性金融监管是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业的产品不断创新,金融行业逐步从分业经营模式转向混业经营模式发展,混业经营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发展趋势对金融业的监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归纳和总结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金融监机制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中面临的挑战,并以全新方式提出我国金融业监管改革的新方法,旨在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业的产品不断创新,金融行业逐步从分业经营模式转向混业经营模式发展,混业经营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发展趋势对金融业的监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归纳和总结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金融监机制在混业经营的情况中面临的挑战,并以全新方式提出我国金融业监管改革的新方法,旨在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的趋势,我国也逐渐融入到这个趋势之中。随着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分业”为背景的中国金融业将直面以“混业”为背景的金融集团。因此,面对挑战,我国应尽快确定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中国的金融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然而,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模式仍然是采用"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本文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包括中国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在内的当今国际三种主流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探讨中国金融业在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现有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的问题,得出结论:分业监管模式不适合混业经营的趋势,将会被统一监管模式取代。最后,本文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模式作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鹏程 《商业时代》2008,(12):79-80
在经济国际化、一体化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金融业呈现混业经营大趋势.本文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成功经验及其监管模式,重点研究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的模式选择.提出混业经营后加大监管力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目前,银行被批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为混业经营做了铺垫。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应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明确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体系立法,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琳 《财贸研究》2002,(1):53-57
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讨论已有多时,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混业金融业务制度已成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但金融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与统一监管模式之争尚未引起我们的重视。在金融业务领域不断扩大、金融活动的传统界限逐步被打破的情况下,传统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监管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从长远看,加入WTO后,我国金融要逐步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为了确保金融运行的安全有效,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法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目前,银行被批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为混业经营做了铺垫.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应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明确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体系立法,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业从分业到混业经营的转变带来规模经济、分散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可能产生的法律、经营、信息、行业等问题,还会给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由此,对我国的多边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必须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已初步实践混业经营,造成分业监管不太适应我国金融业 的现状,为了应对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形势的最新变化,金融统一监管将成为一种必然,我国最终会 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金融业出现了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型的潮流,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基本上都完成了向混业体制的过渡,以金融机构全能化为特征的混业经营体制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模式。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金融业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金融经济瞬息万变,给中国传统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应顺应国际潮流,在保持国内金融业稳定的基础上,分步、渐进的对我国现行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最终实现金融业的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13.
何祥勇 《现代商业》2007,(26):25-26
随着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日益成熟,金融混业经营逐渐成为现代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合理选择,并提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施育进 《现代商业》2007,(27):18-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如何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系金融业正常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已势不可挡,所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必须改革。英国金融监管由混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监管体系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完善金融立法,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督协调体制并且强化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职责,严格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最终实现统一的综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出现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基本上完成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也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但我国目前对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监管。本文在介绍了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现状后,分析了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最后就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蕴珊 《价格月刊》2009,(4):57-58,65
德国金融业一直实行混业经营,但金融监管体制却经历了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变迁.研究德国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协调风险和效益之间的均衡。与之对应,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从而混业监管模式也成为一种趋势。反观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阶段以分业监管为重点,虽然在短期内适应我国分业经营为主的现状,但随着承诺WTO期限的到来以及混业经营的萌发,我国必然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施育进 《现代商业》2007,(33):18-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如何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系金融业正常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已势不可挡,所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必须改革.英国金融监管由混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监管体系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完善金融立法,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督协调体制并且强化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职责,严格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最终实现统一的综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协调风险和效益之间的均衡.与之对应,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从而混业监管模式也成为一种趋势.反观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阶段以分业监管为重点,虽然在短期内适应我国分业经营为主的现状,但随着承诺WTO期限的到来以及混业经营的萌发,我国必然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近百年的金融沿革史,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混业经营转向分业经营,然后又回归到混业经营的这样一个分舍过程。我国在加入WTO后,金融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如何选择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该文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之争论开始,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的金融业现状以及影响我国混业经营的因素,最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从法律、金融监管、金融模式选择等多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