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守英 《西部大开发》2012,(Z1):100-102
让农民自己成为征地拆迁主体;实现同地同价同权;被征地农民集体保有留用地,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利用低价强制征用农民土地、独家出让建设用地的独特土地制度安排,实现土地从资源向资产、资本的转化,获得巨额土地增值收益,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资本,为经济高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部最近决定从三个方面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首先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圈,限制城市的盲目扩张。凡城镇人均用地超过规定标准、闲置土地没有充分利用的,城镇建成区不得占用新地扩展。其次是加强农村集体用地的管理,严格控制乡(镇)村建设占用耕地。乡(镇)村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对因投资者或开发商投入不足造成土地闲置的,责令其限期完成投资,否则依法收回土地;对暂不能投资开发,耕种条件未破坏可继续…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且其扩张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以陕西省为例,根据陕西省2013年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分析模型,研究陕西省城市用地中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为集约利用土地和有效配置各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8.86%,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2.2%,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48%。陕西省建设用地的资源配置属"倚资本发展型"。在今后的发展中,陕西必须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一、土地滚动开发机制的主要特征浦东新匕土地滚动开发机制的启动特征是土地资本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作为城市土地,当它不能作为商品在土地市场上流通经营时,尚不具有资本的特征。因此,必须赋予它可有偿使用的经营属性,并日在投资开发中实现增值。浦东开发从初期就致力于变土地划拨为土地有偿使用,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变政府投资开发为委托开发公司滚动开发。政府作为城市土地的所有者,以土地“空转”的形式向国有开发公司有偿投入成片出让土地的使用权,使开发公司拥有了有价值的土地资本。拥有土地资本的国有开发公…  相似文献   

5.
一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有限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性制约 目前,广东省东西北不少市县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加速上升阶段,对土地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迫切地需要大量的土地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支撑。一些市县借着“双转移”园、工业区建设,近几年的用地总量相当于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用地量。大有珠三角当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有限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性制约。广东是全国的经济大省,也是资源贫省,人均占有耕地仅有0.38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广东提出2011年要实现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的目标,如果按照2006年每新增亿元GDP需要用地147亩来计算,今后几年每年需要新增建设用地51万亩。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建设用地的迅速扩张,造成一定的土地资源浪费。文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入和人口等因素与建设用地的变化的相互关系,得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次之,人口因素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因子,也是土地扩张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增长空间扩大和经济活动成本偏低的矛盾: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产业升级和结构变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新的增长内容又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形成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土地、资金、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使用成本又很低,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不利于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妨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吕宏泽 《魅力中国》2014,(17):35-35
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规模与日俱增,大量建设用地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土地转让活动也随之日益频繁。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增强土地利用和综合开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传斌  方竞 《乡镇经济》2006,(12):16-18
一、农民失地问题的背景及现状 (一)农民失地问题的背景 1.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就经济和社会结构演化而言,现代化就表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加强工业区建设和扩大城市规模,必然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为发展工业和建设城市提供土地,征用农民土地和产生失地农民就不可避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看,失地农民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伴生物,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性前提,农民失地客观上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滚动开发机制的主要特征 浦东新区土地滚动开发机制的启动特征是土地资本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 作为城市土地,当它不能作为商品在土地市场上流通经营时,尚不具有资本的特征。因此,必须赋予它可有偿使用的经营属性,并且在投资开发中实现增值。浦东开发从初期就致力于变土地划拨为土地有偿使用,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变政府投资开发为委托开发公司滚动开发。政府作为城市土地的所有者,以土地“空转”的形式向国有开发公司有偿投入成片出让土地的使用权,使开发公司拥有了有价值的土地资本。 拥有土地资本的国有开发公司为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1.合理增加建设用地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建设用地增加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在工业化中期.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主导产业向重化工业演进.是建设用地扩张最快的时期。“十一五”时期.浙江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充分利用浙江较发达的产业基础、较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较充裕的资本与企业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  相似文献   

12.
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是保障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前提。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现。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正在遭遇严峻的“土地困局”。  相似文献   

13.
2013年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出口略有复苏,而消费低迷.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投资,而主动力是房地产投资,并不断以“土地”来扩张金融,表现为“资产负债表”扩张.从国际比较来看,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尤其是部分一线城市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泡沫化,且受到城市化超前、去工业化以及人口红利消退等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驱动的增长持续难度在加大.金融体系的扩张主要服务于“土地”为基准的房地产和基建,而实体经济负债增加,实际利率上升,但生产者价格指数下跌,利润收缩,实体经济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剧了结构的不均衡.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考虑选择的政策包括:转变政府目标、修正房地产行业定位、改善供给机制及改革金融体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根本上依赖于经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体制、工业化起步型阶段;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生产结构调整型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则,准备条件推动工业化全面加快的阶段;初步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强力的宏观激励政策,中国经济从2009年第四季度全面复苏,经济增长回到了潜在增长率之上。中国正处在城市化拉升期,因此投资对城市化是有效的,2010年应继续全面复苏。但强力的宏观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宏观政策的正常化是2010年的重要抉择。继续沿着原有的激励方式和城市化模式,必然加快土地城市化的扩张和高价房地产的模式,直接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因此应倡导稳速增效,提高城市化聚集度、改革政府体制,消解地方政府、大企业集团等带来的“倒逼机制”,让宏观政策正常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和印度为研究对象,从资本总量和结构上考查了国际资本流入对两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模型检验得出结论;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同向变动,外国证券投资与经济增长反向变动;在印度,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外国证券投资以及外债等其他投资与经济增长有稳定的同向变动关系,外资在两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有明显区别,中国主要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企业竞争力,刺激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印度主要是通过借外债和吸引外国证券投资,补充本国资金不足,增加本国的消费和投资,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膨胀问题。投资膨胀是否引起了经济过热,大家议论纷纷。时下固定资产投资扩张有两个主要背景,一个是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及消费升级,由汽车、住宅产业带动新的增长周期,对投资品的需求旺盛。二是地方政府行政主导的投资项目猛上,为出政绩,争相以优惠条件吸引投资。在此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处于什么境地?现在经济形势很  相似文献   

18.
股市泡沫削弱了实业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有国债资金的强力支撑,1998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状况仍不理想,表现为投资波动较大,投资增速低缓,上升通道还末打开,增长前景仍不明朗。投资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在于:除去财政投资以外的社会投资意愿不足,从而形成在财政投资扩张的同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及民间投资无法有效跟进和逐步扩张的局面,而社会投资意愿不足又与实业投资利润微薄以及股票投资利润丰厚(股市泡沫过度膨胀)有显关系,正是由于实业资本与股票资本收益的巨大反差,导致投资越来越倾向于追求短期化、投机化的投资活动,社会资本呈现频繁流向股票市场逐利的基本趋势,实业领域愈加缺乏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经济结构变迁与上海市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经济结构的变迁将通过影响资本效率或经济规模刺激经济增长,其中,产业结构的投资结构通过对资本效率和经济规模的双重影响刺激上海市经济增长,消费结构则仅通过资本效率来影响经济增长,而不对经济规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如果没有干扰,仍然按照惯性发展,中国经济在2008年仍然将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能还是投资的扩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会提高。这其中既有收入增长的影响,也有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增长的影响。股市可能会不断创出新高,在股价攀升的影响下,企业融资更加容易,进一步刺激了投资的;中动。晚会已经开始,一次欢乐的高潮会引发下一次欢乐的高潮,只要没有人取走桌子上的酒瓶,晚会可能会持续到很晚很晚。但是。没有不散的筵席。导致晚会提前结束的原因,可能会是天上突然下雨,可能会是过度摄入酒精引起的不适。也可能会是由于邻居叫来了警察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