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养涛 《价值工程》2012,31(11):234-235
高校扩招是在亚洲爆发金融风暴的国际背景下,国家为了稳定国内经济发展,迎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而出台的政策。该政策的出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但是实施过程中,高校盲目扩招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高校负债严重,高等教育消费日益昂贵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为此,需要通过正确认识和实施高校扩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逐年降低高校扩招的比率等方式来有针对性的解决高校盲目扩招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我国高等教育高效高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之后,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普及化,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呈迅速增加的态势。由于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人才需求状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高校扩招、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理性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培养与就业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动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为“学有所教”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高校却由于快速扩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严重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多年,拟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扩招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我国高校收入结构,增强我国高校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也使我国高校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剧增,财务风险加大,财务人员工作量增加,因此,控制扩招规模、建立扩招成本、效益综合分析体系,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连年扩招。扩招使更多的考生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高校扩招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刺激经济增长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从643万上升到1301万,整整扩大了一倍。然而,由此带来的“扩招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等因素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使原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受到极大的挑战。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高校就业指导方式进行创新,以使毕业生能够真正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就业的问题是我国高校扩招以后的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共同解决。本文研究了社会培训机构在我国的基本定位,并且研究了社会培训机构对我国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创业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万春 《价值工程》2011,30(4):271-271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高校就业问题越发突出,与之对应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缺乏连贯性、教育职能低下等问题,在此提出分阶段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以期促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金久仁 《中国就业》2007,(10):23-26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大扩招,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国家包分配逐渐走向市场、自主择业;另一方面,由高校扩招而带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由2001年的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4.5%,2006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脚步的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就业指导是现代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学生的就业定位直接决定了就业率高低,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现就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准确定位以及相关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此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大,加之高校办学体制和形式的多元化等因素,都使高校教育成本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本文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教育改革政策以来,一方面确实达到了当时"带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的扩招目标,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另一方面,我国的就业政策也由"包分配"方式转向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近些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加大,俨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关系经济发展之大问题。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仅为159万人,而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49万人。16年的时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了近5倍,随之带来的则是越来越高的大学生失业率。  相似文献   

13.
黄捷 《中外企业家》2009,(24):168-169
高校贷款源于扩招后政府未扩大投入,高校建设资金缺口大,只得向银行贷款解决。因此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为防范高校贷款风险,当务之急,政府应出面牵头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中央政府承担高校基本建设支出,地方政府负担部分利息,高校自身挖掘潜力解决剩余的贷款。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大高校连年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高等学府进行学习和深造。在此背景下,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多、因扩招造成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学生的管理难度也相对增加。因此,如何加强高校辅导员开展高质量的学生管理工作、如何有效提升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各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本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角度探讨了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各大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不得不举债办学,许多高校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本文对我国高校所面临的债务危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债务危机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投资扩张的动因、特点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凡 《事业财会》2006,(2):37-38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快速扩张时期,高校大规模“扩招”,不到5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与“扩招”相伴的是高校投资扩张,各地兴起“大学城热”、“新校区热”,原本宁静沉寂的校园成为一方投资的热土.高楼拔地而起,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高校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但高校的投资扩张也给高校的投资管理和投资风险控制带来了挑战,如何优化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控制投资风险,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投资管理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为应对扩招带来的压力,银行贷款规模急剧膨胀。高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贷款风险最终将转化为财政风险,由国家财政买单。因此,研究高校贷款风险的产生机理和控制显得特别重要。一、高校贷款风险产生的原因(一)高校扩招带来的资金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还贷风险。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20世纪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随之带来的是基础教育设施等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金需求逐年增长。高校资金来源于政府投入、学生缴费和高校自筹。但政…  相似文献   

19.
高校扩招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方向,旨在提高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才的比重。随着扩招脚步的不断加快,高校原有寝室、体育场馆、教学楼、实验楼等基础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教学需求,因此,我国各高校都在纷纷新建基建工程,提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生活条件奠定基础。随着基建工程的增多,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也成为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难点。如何进行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新的工作重点。文中就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重点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游凌 《企业研究》2012,(8):150-151
高校扩招使得地方很多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教育资金需求逐年增长,高校教学资源不足问题严重体现出来,大部分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着学校建设资金短缺的严重问题。但是贷款规模过大,贷款结构过度集中,很容易引发高校财务风险,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公办高校因扩招建设新校区而导致的资金问题,可以首先采用贴息、补息等办法,减轻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债务负担,或将中长期贷款转为长期,解决短期集中还款带来的严重问题;同时,将公办高等院校贷款债务转为国债形式,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