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具体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网络结构。结点的创新功能,进而系统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健  李国平 《经济前沿》2005,(12):16-18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创新发展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通过一种什么途径才能够使“东部领飞、西部跟进、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四大方略既分别实现,又不失偏颇;既分别发展,又有机协调,进而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呢?笔者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正是这样的崭新途径。本文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内涵,特点及功能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路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某区域内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市场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也称区域创新网络,它体现区域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构成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区域创新系统可以看成是发展企业和区域经济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它可以激活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更好地控制环境,凡是存在经济活动的地区、就会有复杂的网络关系。有了多样化的网络关系,创新才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的创新主体已经很难超越所根植的网络独自完成创新的全过程,协同创新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发挥着引擎作用。基于文献梳理和对区域创新网络特征、主体功能的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及其运行机理,为主体各方探索和实践依靠区域内部创新资源和支持力量进行协同创新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制度创新是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运用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制度在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相关实证研究也显示了制度的重要性,而当前的行政体制是制约我国区域创新的深层制度因素。最后,本文借鉴高绩效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安排,提出区域创新体系中制度创新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自身的建设固然重要,但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主体之间的合作更是充分发挥区域创新系统功能的关键。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分析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的创新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行为主体间的创新关联。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析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的内涵和运行机理,构建了包括"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四维度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法评价了2012—2016年中国24个城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与其综合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受创新要素、创新网络结构、创新国际化功能和创新生态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城市圈的辐射效应显著,大城市良好的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带动提高了相邻城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石峰  戴冬阳 《技术经济》2013,32(1):40-43
从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系统效率、区域创新系统环境、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理论、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人们要么片面强调技术创新而忽略制度创新,要么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割裂开来,造成了系统结构的失衡,阻碍了其创新功能的实现。有必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并促进其有效运行是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其首要前提则是对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的正确认识。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总结当前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的不同理解.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新概念.并对该概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