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熵是热力学用以表述一个物质系统中能量耗散程度的量度。对于热力学系统的熵变规律可用熵原理加以概括为:对于任何过程,孤立系统的熵总趋于增大。熵埋论揭示出自然界一个最深刻而普遍的规律,爱因斯坦誉之为“科学第一法则”。以1865年提出熵理论的一百多年来,熵理论不仅在物物学、气象学和天文等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且在本世纪中叶之后,熵理论的影响也触及到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领  相似文献   

2.
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和经济增长动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其有效途径是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而如何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又是研究的难点.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并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绩效评价的方法很多,有仿生学的视角、系统动力学视角、投入产出视角、共生演化动力视角、链式关联网络的DEA模型视角、耗散与灰色关联熵的RIS演化视角等。考虑到区域创新是个复杂的过程,创新资源投入、运作、关联、产出、转化等都贯穿于全过程,即区域创新投入与产出是多变量的、不同量纲的,测量其绝对效率非常困难,只能采取相对效率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同时,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全国各个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区域创新绩效,本文的分析也基于此,对全国划分东、中、西3个大范围,以各个省份为区域边界,研究其相对的创新系统运作绩效。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方政府角度阐述区域创新系统内涵,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构成入手,了解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的联系与依存关系,进而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项目委托代理系统有序度和运行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传统的公有制经济中由委托代理关系所形成复杂链式结构所引致的系统运行效率低下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弊病,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拟结合熵——信息理论,从系统信息获取和缺失的角度对传统项目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链的有序度和信息的传递效率问题进行分析。1 委托代理系统的熵——信息理论分析熵的概念最早是被用来描述系统的热力学状态而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引入的,到本世纪40年代维纳和申农引入了信息概念,并指出熵的增减与信息的丧失或获取有关,从而奠定了熵——信息理论的基础。将申农对熵的定义引入人工与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运行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与功能、结构框架、运行机制与系统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针对吉林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吉林省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而给出了吉林省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知识溢出在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生命周期中产生的作用.本文基于波特的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了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系统不同生命周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区域创新系统处于生命周期前3个阶段,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的影响;而当区域创新系统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知识溢出对创新绩效产生负的效应并阻碍了经济主体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 DEMATEL 方法从创新环境、 创新投入、 创新产出、 创新合作和创新绩效5 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依据可拓学原理建立了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评价模型, 对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 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后指出各省市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为未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决策指导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建立政策经济收益的灰色评价模型--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改进的灰色多项式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政策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加大了科技创新的投入,相比科技创新投入的增速,科技产出却增长较慢.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取决于评价方法和评价因素指标,目前,评价方法的研究已日臻完善,但对评价因素指标还未达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汇总分析,并结合实证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2)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模型,从而揭示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程度与方向;(3)给出几点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水平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是我国确定的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针对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即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把促进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放在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选择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模式、加快以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发展载体建设以及培育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指明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衰退以及衰退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系统存在衰退现象;区域创新系统衰退可发生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任一阶段;区域创新系统的衰退存在着阶段性。本文首次将社会燃烧理论引入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中,并首次用来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衰退机理,丰富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洁  刘思峰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7):68-70,73
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与综合的相似性基本原理,引入热力学中熵理论的基本原理,对组织的知识创造的机理、关键、途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构造了知识创造的数学模型,指出任何组织都会伴随有效知识的逐步减少、熵值逐渐增加的情况,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以增加负熵来促进组织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提高生态效率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国大力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生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选取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的相关数据, 利用区位熵和熵权法测算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 并将空间权重加入到耦合协调模型中, 对长江经济带的金融集聚——区域创新——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研究表明, 长江经济带的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在波动中不断演进且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以及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 可以分为子系统发展均衡且高度发展型、创新滞后型、生态滞后型以及金融集聚滞后型4种模式。据此,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①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②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③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7.
区域文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区域创新主体的功能,分析了区域文化对创新主体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生态主导产业的特点,构建了区域生态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区域生态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型.基于极大熵准则,运用熵权分析法给出了各产业基于生态效益的指标排序,根据产业间的排序,确定区域的生态主导产业,并对山西生态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运用多 Agent 模型, 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创业系统理论模型, 通过 Python 编程仿真, 分析系统实现路径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 区域科技创新创业是一个相互促进、 相互融合的过程, 系统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实现创新引领创业, 创业推动创新的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人才、 融资以及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科技创新创业系统的影响, 提出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上看, 创新要素之间以及创新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从创新要素、 创新环境、 系统交互性、 创新绩效4 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密切值法对我国 30个省市自治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进行了评价。 实证结果表明: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发展不平衡, 北京、 广东和江苏位于前3 名, 东部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 系统交互性差异较大。 最后针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