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当前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税负较重、医疗教育等支出过大等突出问题。如何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提高居民收入,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更是亿万老百姓的迫切期盼.本文分析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中等收入群体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家庭年收入水平和农民收入上,加之中国典型的区域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就是解决这"三大差别",必须把推进重点人群收入增长、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以和突破农地制度瓶颈和伴生的低收入农民群体增收作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与突破口,寻找短板,深化改革,突破瓶颈制约,切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4.
盛毅 《北方经济》2017,(3):27-30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如果中等收入群体数量要占据主体地位,必须依赖于中高端产业结构的形成.当从业者主要分布在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行业中时,由于这类行业劳动生产率低,从业者收入普遍较低.只有从业者普遍进入资金密集尤其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等收入群体才可能扩大.目前,无论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还是从各产业内部结构看,抑或从主要就业岗位看,支撑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产业结构尚在形成之中,应通过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中高端行业发展,推进收入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  相似文献   

5.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大力发展,中国正迈入中等收入偏高国家的行列,但仍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已步入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否能够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关键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步伐,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国企改革,增大中等收入群体基数,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基尼系数,实现收入群体的橄榄型分布,使得整个经济社会进入发达经济体和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建设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界定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今后近二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伟蓝图,是我国民族振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步骤。从宏观上来说,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从微观来说,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其实现程度和出现的问题实施监测、预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个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同收入分布、人口环境、居住条件等内容,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数量没有统一的定性和定量标准,而其又是衡量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在此,借助数理统计理论和多年的住户调查工作经验,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及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要素资源的收入分配机制深刻地影响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一方面通过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使更多的农村居民挤身于全国居民中等收入群体;另一方面又存在扩大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隐忧.为促进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和扩大,在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要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避免两极分化,要为推进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就业,创造坚实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民在中等收入群体扩展中的主体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军丽  曾国平 《改革》2005,(2):66-69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展是一次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等收入群体的划分主要依据家庭收入水平并以劳动者职业为显著标志。应界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科学原则及可行性标准,从农民的数量特征和该阶层以职业转移为基础的上升流变两方面可证明农民在中等收入群体扩展中的主体作用。农民自身素质落后是阻碍其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需通过发展农村教育、科技事业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从浙江的省情看,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应在继续完善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政策的基础上,把政策重点从过去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为主转到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上来,即从“提低”转到“扩中”,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国民中的比重,最终形成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橄榄型收入分布。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目标是黑龙江省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基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理论,研究省域内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与测度标准、群体特征等,对当前和未来黑龙江省如何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目标提出建议,丰富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共同富裕进程中,通过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民收入是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才能呈现乡村振兴成果,促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文章厘清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的理论源流及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阐释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状况的理论创新,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分配结构的考量表明: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愈加多元化,整体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二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但在扩大,而且处在高位徘徊,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的绝对值与相对值上,也体现在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占比上;三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并未随着农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缩小,也并未随着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而改善;四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在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同时仍居高不下等。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可从要素支撑能力、收入分配制度、在地化经济、益农利农联结机制、产业融合与产业升级、生产力发展方式、乡村治理体系、政策目标、基础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2.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当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涵盖九大类职业,职业规模约占劳动力总人口的14.86%,主要集中在东部及东南沿海的中等以上城市、中西部大城市,而在农村地区、中西部中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还很小。中等收入群体内部有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之分,呈“金字塔”型。中等收入群体的主体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力军,一些新生的中等收入群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王莹  杨春凤 《广西经济》2023,(5):130-135
中等收入群体大多有着稳定的收入来源、较强的消费能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另一部分人也要富起来,并带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教育人力资本是影响个人收入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借鉴和比较已有关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测算文献的基础上,使用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位数的75%~150%界定为中等收入群体,测算了我国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教育投资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资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原因。因此,为扎实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应充分发挥教育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体制改革下,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增长,人们收入水平整体得到提高,但收入高低存在差异性,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水平有着很大不同,本文对低中高不同的收入群体进行了消费与收入间关系的比较探究。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转型的特定时期,我国收入水平差距呈现出 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六 大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培育中等收入阶 层作为改善收入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更具有建设和完 善与现代化相匹配的社会阶层结构的经济取向。  相似文献   

16.
牧云志  何晓媛 《改革与战略》2010,26(5):137-139,142
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在于确定中等收入的范围和比重,但目前对该问题没有十分有效的定量方法。文章以浙江省为例,确定了浙江城市居民中等收入的范围,运用正态分布原理预测2010年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将达到32.9%,最后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舟山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呈日益拉大的趋势。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内部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加大。收入分配开始向金融业、信息技术产业、电力、燃气、  相似文献   

18.
刘洋 《改革与战略》2014,(5):31-33,104
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必须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节收入差距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政策取向,让高收入阶层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如何看待高收入阶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收入阶层中的主流,是以正当收入为来源形成的高收入群体,这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带动作用,应当给以充分肯定;高收入阶层中的支流,或者说暗流、浊流,是以不正当收入为基础形成的高收入群体,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过程中的伴随产物,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起阻碍与破坏作用,必须遏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MCA法对广西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消费结构同收入结构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对应关系,收入水平越高,消费结构也越高级。2)消费收入弹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3)中等偏下和中等偏上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旺盛且偏重于食品类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