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王亚斌  李香梅  刘梁 《商业时代》2005,(29):51-51,57
事项法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一种方法、一种研究角度,强调按照具体经济事项来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实现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文章论述了事项会计产生的必然趋势以及给会计理论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及界定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核算获得的反映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它可以客观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又是相关使用者进行预测、分析、决策的可靠依据。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和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报告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编造假证假账假表,虚盈实亏,虚亏实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  相似文献   

3.
会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方式,不仅要准确记录经济活动,更要为经济活动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真实信息。但在现实经济之中,这种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其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这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断带来了挑战,也严重干预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本文试从会计监管的角度入手,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加强会计监管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分析与会计透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瑞 《商业研究》2003,(5):84-85
在市场经济中,法治环境的不健全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给造假者有空 可钻,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可以从提高会计透明度的角度出发来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尽快制定提 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的相应准则,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的真伪关系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本文针对施工企业在实施会计委派制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回顾,从实际情况出发,说明施工企业实施会计委派制具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对经济业务事项的确认、记录、分析、报告一系列过程,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影响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铁路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铁路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的扩大,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会计信息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或需要进行加工、计算、分类、汇总而形成的有用的会计数据,为会计管理及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一部分经济信息。目前理论界主要针对会计规范和会计行为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应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追本溯源,探究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提出了国有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丁云慧 《现代商业》2007,(21):44-45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备受关注,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取欺诈的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给广大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郑百文、银广厦以及美国的安然、世通公司等国内外一系列的会计造假大案,引发了全球性的会计危机。本文从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入手,结合新会计准则总结出相关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备受关注,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取欺诈的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给广大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入手,总结出相关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经济信息,它是人们通过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在经济活动实践中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失真会让使用者不能真实地了解到客观的经济活动,对决策者制定相关决定有着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文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柴洁敏 《上海商业》2004,(10):47-48
财务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数据、资料,是一个单位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的综合体现。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作出投资决策,评价企业业绩的主要依据。其是否真实可靠,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近年来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失真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成了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地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妨碍了市场的有序运行,本文就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刘镇宁 《商业会计》2006,(11):57-58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广大的信息使用者将以此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而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笔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因此努力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机理看,应从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入手治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防范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宝敏 《商场现代化》2012,(20):120-121
会计信息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人们运用会计理论与方法,通过工作实践来对会计状况作出反映的一种经济信息,其在保障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谓的会计信息失真,即指的是会计信息未能对客观经济活动作出真实反映,从而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一种虚假资料,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资料必然误导了使用者的相关决策[1]。因此保证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国有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从自身从事多年的财务经验中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相关意见,希望为我国的会计领域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李威 《商场现代化》2006,(20):305-307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备受关注,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取欺诈的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给广大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郑百文、银广夏以及美国的安然、世通公司等国内外一系列的会计造假大案,引发了全球性的会计危机。本文从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入手,总结出相关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孔艳华 《中国市场》2015,(11):75-76
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会影响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甚至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对当今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剖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下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失真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备受关注,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粉饰业绩、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非法目的,授意、指使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加之自身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总是选择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采取欺诈的手段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给广大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郑百文、银广厦以及美国的安然、世通公司等国内外一系列的会计造假大案,引发了全球性的会计危机.本文从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入手,结合新会计准则总结出相关的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会计部门在公司中的作用地来越突出,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扣讨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其可靠性,直接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影响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甚至容易产生腐败,危害很大。而目前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仍有待完善,社会和企业都应采取有效行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依法维护国家经济的有序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华荣 《财贸研究》2004,15(6):113-114
<正>一、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会计是个信息系统,其基本的目标就是满足信息使用者不断变化和增加的信息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会计模式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必须改革现行的会计模式,采用事项会计模式,在事项会计的基础上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立辉 《现代商业》2007,(21):81-82
当前,会计理论界和各级政府郁在致力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努力探索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和方法。但从实际情况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刻不容缓。否则,投资者难以做出正确选择,信息使用者难以做出正确决策。给予上述的考虑,本文首先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