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LED光源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大观》2007,(10):63-65
1964年世界上第一支红色发光二极管研制成功,之后出现了黄光LED,绿光LED。1994年蓝光LED的研制成功使白光LED的开发威为可能。1996年日本Nichia公司成功开发出二波长白光(基于蓝光单晶片衬底上加以YAG黄色荧光粉混合产生白光)LED并成功实现商品化,同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该项技术的专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土霉素(OTC)-铕(Eu^3+)作为荧光探针,提出了一种荧光光度法测量胆红素(BR)的方法。在pH=7.3的酸度条件下,BR能使OTC—Eu^3+位于612nm处的特征荧光显著减弱且减弱的荧光强度与BR的含量成正比。测量的线性范围为5.0×10^-7mol/L-3.0×10^-5mol/L,检测限为7.7×10^-8mol/L。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LED在室内照明的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元会 《中国科技财富》2010,(7):I0040-I0041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期研究出现蓝光LED后,很快就成功解决了白光LED。白光LED的问世及其快速发展,受到了世界各照明企业的关注,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十多年中,使白光LED的光效提高了近十倍,作为一种新型的固体光源(SSL)进入照明领域,成为第二代(气体放电灯)光源以后的第三代新型光源。  相似文献   

4.
方志烈 《中国科技财富》2010,(9):I0030-I0032
半导体照明发展至今,在发光效率的提高上可谓高速,近四、五年内提高了四、五倍,白光功率LED产品发光效率从20—251m/W提高到1201m/W。实验室最高水平已达2081m/W,中5的白光LED已达到2491m/W。.在信号和显示领域,色光LED为主的景观照明和全彩屏幕显示等已广泛应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的LED背光LCD显示屏已大量使用,LED背光的LCDTV正高速发展,而30W、80W、100W甚至150W的白光LED路灯则开始装上街头、道路,  相似文献   

5.
吴春海 《中国科技财富》2010,(9):I0034-I0036
LED路灯大规模推广在即,色温(光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色温的生理和心理属性,并结合白光推广案例,探讨色温与亮(照)度、舒适感的关系。在深圳LED路灯测试有关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契合目前LED路灯技术水平的色温区间。  相似文献   

6.
LED(又称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利用电子发光原理制成的半导体器件,它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变光,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耗电少、体积小等特点,被称为21世纪的“汽车绿色照明光源”。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13.8kN/cm2和22.8kN/cm2两种压力,对La2O3和Co3O4粉末压片,在983K1223K之间,用XRD定量研究固相反应合成LaCoO3-δ的动力学。分析两种压力下的克努森扩散系数DK表明,样品孔隙度下降对气体内扩散阻力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孔隙变化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固态离子扩散控制固相反应合成LaCoO3-δ的速率,反应的控速环节为固态离子扩散。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6,(5):83-87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高速发展,光源的发光效率在不断提高,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饰带来了一个新的照明时代,以其功耗低、体积小、寿命长、发光不产生势等特点,已成为各种照明设备的首选。目前几乎所有的照明设备都有LED的身影。LED光源以发光色彩均匀,安全无高压,维护工作少,安装方便适应市场,以清晰、美观、更具价值感,给世界一个崭新的照明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Hella Marine公司最近展示其第二代LED兆光束泛光灯(Mega Beam Floodlight)。据称,这种新升级的泛光灯的光强度是第一代泛光灯的3倍.可在所有类型船舶上提供大功率的能效和可靠的密集范围的照明。该灯采用先进的镜片和LED(发光二极管)技术,展现出均匀高强度的白光。其耗电量仅为15W,虽然所需能量比一个55W的卤素灯的30%还要少,但能提供等同的照明效果。  相似文献   

10.
警示台     
《中国对外贸易》2011,(5):78-78
CTee与欧司朗(Osram)近日宣布,两家已签署全面性的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此项协议涵盖双方在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的技术、白光LED、萤光粉、封装、LED灯泡灯具,以及LED照明控制系统等领域的专利。同时,欧司朗也表示,已完成与日亚化学、丰田合成和飞利浦的全球专利互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财富》2010,(9):I0048-I0051
近些年来,随着半导体发光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和显色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满足路灯照明的需要,而且LED灯具有全固体、无污染、工作寿命长及发热量低、超低功耗、节能显著等优点。LED已被作为新型照明光源,不仅有上述优点,还方便控制,特别适合于多路LED线路中对不同的LED或LED组进行控制或调节,达到更加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Cargotec公司最近开发出一款货舱用的称之为MacLux的新型照明系统,采用的是LED(发光二极管)技术,可通过一个低功率输入产生一个高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考察了MCX固相萃取柱和C18-SCX串联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猪肝、猪肉及鱼肉等样品中克伦特罗(CL)、沙丁胺醇(SAL)和特布他林(TE)等β2-受体激动剂的基质效应。[方法]样品采用乙酸铵缓冲溶液酶解提取,并分别经过MCX固相萃取柱和C18-SCX串联柱净化,洗脱液经浓缩吹干后,残渣用标准溶液溶解定容,LC-MS/MS测定。[结果]两种净化方法均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结论]在样品定量时需要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或同位素内标及其他净化手段来消除基质效应。  相似文献   

14.
《广告大观》2007,(12):68-70
发光二极管(简称LED,Light Emit Diode)是一种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的半导体发光器件。自从1968年全球第一个商用LED诞生之日起,该产品的性能及应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具有寿命长,光色纯,流明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5.
闫兴 《广告大观》2005,(5):47-47
传统的发光标识大多采用日光灯霓虹灯做光源.能耗大.寿命短、维护困难.经常出现缺笔少画的现象,近年来随着LED亮度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持续降低采用LED作为发光标识光源的应用已成为可能.LED光源低压安全、能耗小寿命长.无须维护.作为户外标识用光源非常合适。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半导体光电器件及其应用产品的企业,为满足户外标识发光用LED光源的需求,我们在2003年成功开发出了专利产品金属外壳封装LED光源模块。  相似文献   

16.
《广告大观》2007,(9):72-73
色度处理技术对于LED显示屏的图像质量至关重要。色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基色波长的选择、白场色坐标的调配、色度均匀性的处理、色彩还原处理技术等以及本文提出的3+2多基色LED显示屏色度处理方法,该方法可再现更多的自然界色彩,使LED显示屏更加五彩斑斓、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17.
武志军  路晴 《中国品牌》2011,(10):64-65
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LED中心”)隶属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于2011年3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验收评审。该中心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已建成运行的LED应用产品的专门检测机构,主要设置有光电胜能检测室、安规与环境检测室、电磁兼容检测室和材料性能检测室等4个实验室。检测能力涵盖LED照明光源和灯具、显示屏、背光源、汽车灯具和交通信号装置。  相似文献   

18.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提供高速数据业务。3G与传统2G的主要区别是,它能实现声音和数据的高速传输,并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f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发光二极管(LED)信号机相对于传统灯丝信号机具有节能、可视性好、免调整、免维护、寿命长等诸多技术经济优势,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铁路迅速推广应用。LED的发光原理与灯泡不同,当LED直接替换灯泡时,需要解决功率匹配、灯丝检查、灯丝安全等问题,保证其兼容性。适时修改信号标准,以适应铁路信号安全要求,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封装工艺,结合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封装结构的发展介绍目前国际主流白光封装技术,设计了单个大功率芯片封装结构并对整个封装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