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 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被国家列为 2000年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 县。 2000年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抓住春季、雨季和秋季植树造林的季节,经过上 下共同努力,完成了退耕 4万亩、还林 12万亩、还草 2万亩的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了自 治区林业厅的检查验收。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定《方案》。   为了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供应工作,固阳县成立了退耕还林 (草 )领导小组 ,制定了《固阳县 2000年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程粮款补助政策兑现方案》。规定粮 食供应标准、时间、品种、质量和比例。 (一 )粮食供应标准。经…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1017万亩,其中坡耕地627万亩。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547万亩。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我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周边荒山造林种草58万亩;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荒山造林种草54万亩;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90万亩。为了解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及农村产业结构影响情况,我们对民和县、互助县的5个乡的部分退耕地农户进行了访问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退耕还林还草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4.
数字三农     
<正>500 万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已下达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年度任务,安排山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83万亩、退耕还草17万亩。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还草后的林地经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如何处理好生态林目标与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是该工程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生态林和经济林的特点、目标的基础上 ,探讨其各自在退耕还林还草后应采取的经营模式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一、生态林的政府集中经营模式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就是为了改变我国的生态环境 ,生态目标是退耕还林还草的根本目标。据统计 ,目前我国仅 2 5度以上的坡耕地就达 915 1万亩 ,其中 70 %以上集中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西部地区 ,长江中上游地区 6 2 0 0万亩 ,黄河中上游地区15 71万亩。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  相似文献   

6.
政策咨询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西部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国家最近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具体政策,请问包括哪些内容?陕西省延安市秦农答: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前不久下发退耕工作实施方案,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13省、区、市的174个县被确定为试点县,全年"以粮食换林草"面积将达5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总面积为648万亩。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中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要求,有关部门将在长江上游(以三峡库区为界)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和黄河上中游(以小浪底库区为界)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新疆(含生产建设兵团)展开试点。试点示范工作由有关省区市政府负总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已下达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年度任务,安排山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00万亩。  相似文献   

8.
政策信息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各有关部门分工作了规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有关政策和办法;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建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财政部负责退耕还林还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参与退耕还林还草总体规划、计划的编制;国家林业局负责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总体规划、计划的编制,以及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监督;农业部负责已垦草场的退耕还草及天然草场的恢…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12.97吨上半年各级兽医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8.82万人次,检查兽药生产经营单位20.11万个次,查扣违法兽用抗菌药物12.97吨,查处违法行为1420起。254.9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共下达退耕还林还草各项资金254.9亿元,安排14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230万亩。  相似文献   

10.
1 吉县退耕还林(草)进程与做法1.1 进展情况吉县退耕还林试点县确定后,林业局及时制定了县级实施方案、完成了作业设计,将退耕还林任务落实到全县12个乡镇28个行政村的1582个农户。截至目前,9万亩任务已全部完成,其中退耕地完成栽植1.6万亩,宜林荒山完成栽植6.8万亩,共完成栽植8.4万亩,整地0.6万亩。1.2 主要做法(1)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县政府成立了由县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一直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1997年江总书记做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批示以及1999年朱总理提出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十六字措施后.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四期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下,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各项工程开局良好,成效显著.1999年以来,我省共完成退耕还林(草)801.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568.4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种草233.38万亩;天保工程共分流人员4 557人,完成人工造林57.92万亩,飞播造林160.88万亩,封山育林184.97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新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五个,四个国家级保护区和一个珍稀动物饲养抢救中心的二期规划和可研报告已经国家林业局审批,扩建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 ,实施“以粮换林”的德政工程——以粮代赈。前年四川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去年 9月 ,朱总理视察四川“天保工程”提出了“退耕还林(草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方针。四川省政府决定把全省2 5度以上的坡耕地 2 60 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 ,第一期先搞 3 0 0万亩 ,每亩补助粮食 1 0 0公斤 ,一定五年 ,五年后再递减。凉山州在这 3 0 0万亩的先行试点中实施退耕还林 5 0万亩。对此 ,州领导十分重视 ,要求各地认真落实。州粮食局局长焦新康作了具体部署 ,他要求 …  相似文献   

13.
正为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地尽快退下来,种上树和草。日前,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通知》明确,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主要政策有四个方面:一是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陡坡耕地基本农田调整为非基本农田。由各有关省在充分调查并解决好当前群众生计的基础上,研究拟定区域内扩大退耕还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产业调整,突出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全州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作物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结合本地气候、土壤、市场等因素,调优品种,在全州实施“11833”农民增收项目,在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区推广优质青稞1万亩,推广优质小麦1万亩,冬早脱毒马铃薯8000亩,扩大冬油菜3000亩。  相似文献   

15.
雅安市自1999年10月开展退耕还林工作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截至2003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7万公顷,累计完成配套荒山造林4.4万公顷。工程严格按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县级作业设计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工程作业设计、种苗供应及管理、档案管  相似文献   

16.
姚安县退耕还林工作至7月底,涉及全县12个乡(镇)、64个村委会、6368户农户的3万亩退耕还林计划任务(其中:退耕还林1.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5万亩)已经完成2.6万亩,占退耕还林计划面积的86.6%;完成预整地面积3万亩(含已完成的退耕还林面积),占退耕还林计划总面积的100%。  相似文献   

17.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甘肃省是全国最早实行退耕还林试点的3个省份之一。全省退耕还林工作从1999年启动以来,按照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统一组织,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至2002年底,全省完成退耕还林355.7万亩。其中,生态林275.36万亩,经济林49.72万亩,草30.62万亩,分别占退耕还林任务的77.41%、13.99%和8.60%。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着农业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开始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在退耕  相似文献   

18.
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近日下发了退耕工作实施方案: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的试点范围确定为长江上游的云南、四川、贵州、重庆、湖北和黄河上中游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新疆13个省区市174个县。退耕还林还草中央投资近19亿元,总面积为515万亩。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要求,相应安排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648万亩。在退耕试点示范工作中,国家将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每亩退耕地每年粮食补助标准为,长江上游地区150公斤,黄河上中游地区100公斤。粮食补助期限,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几年就补…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后农户增收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67.8万 hm~2,其中坡耕地41.8hm~2,坡耕地平均粮食产量156.1kg。根据调查统计,全省可退坡耕地共计36.5万 hm~2,主要包括25度以上陡坡耕地、25度以下山旱地、高海拔地区的农耕地和80年代以来新开垦地四种类型。青海省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 hm~2,周边荒山造林种草3.8万 hm~2,2001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66万 hm~2,荒山造林种草3.6万hm~2,2002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种草各6万 hm~2。本文结合我省2000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民和、互助县的5个乡15户退耕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最大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因而深得我省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群众的积极性很高。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已退耕还林(草)265.1万亩,占计划的57.6%,其中退耕造林可持续发展德最”,护据已计林152.81万亩,占66.44%;宜林荒山造林112.9万亩,占48.82%;封山育林155.66万亩,占计划的77.83%。我省今年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特点是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做到了“五结合、五优先”。一是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