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传双 《新智慧》2005,(1):22-23
为规范关联方交易及其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财政部于1997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简称《关联方交易准则》)。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笔感到《关联方交易准则》在关联方交易范围的界定及披露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会计处理上还有不够明确的地方。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绍军  车芳 《新智慧》2004,(10B):54-54
中英两国对关联方的定义都抓住了关联方关系的实质,即控制或重大影响。但相比之下,两国对关联方的定义存在如下显差异:①英国《关联方披露准则》(FRS8)在其定义中明确规定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各方也是关联方,而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简称《关联方准则》)中,这种情况不视为关联方。②英国的FRS8在其定义中对影响的程度进行了描述,而我国的《关联方准则》在  相似文献   

3.
杨津 《新智慧》2006,(11):43-44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以下简称“新准则”)由四章12条内容组成。第一章总则,阐述了制定本准则的目的及关联方披露的基本要求;第二章关联方,明确了关联方定义和关联方的判断原则;第三章关联方交易。介绍关联方交易包括的各种类型;第四章披露,主要内容是对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披露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传双 《新智慧》2007,(6):35-35
2006年2月,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以下简称“新准则”)为企业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提供了更为规范的标准,但仍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小星 《现代经济》2007,6(8):112-113,133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建立起一套顺应国际趋同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有效应对新准则下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新挑战。本文比较了新旧关联方交易准则之间及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分析新准则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对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智慧》2006,(10):36-36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及其指南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样本公司的考察,描述并概括出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刘承智 《新智慧》2007,(9):64-66
在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方面,《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与税法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协调对策,尝试实现二者的融合,以降低纳税人的财务核算成本和征纳双方遵从税法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陈刚 《全国商情》2012,(24):51-53
由于关联方交易中的各方存在控制或影响的关系,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性令人置疑。关联方交易的隐蔽性和多样性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造假、人为调节会计利润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关联方交易的动机及关联方交易的手段分析,从规范关联方交易、完善会计准则、加强信息披露、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关联方交易中的各方存在控制或影响的关系,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性令人置疑.关联方交易的隐蔽性和多样性已经成为上市公司造假、人为调节会计利润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关联方交易存在的问题、关联方交易的动机及关联方交易的手段分析,从规范关联方交易、完善会计准则、加强信息披露、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特征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是指,在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事项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未能察觉出对财务报告具有重大影响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存在重大的错报、漏报情况,从而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项目的审计风险而言,它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必然性。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可以被认识和控制,但是不能被完全消除。例如,在关联方交易审计中常采用抽样技术,而不进行全面检查,这必然会导致样本和总体特征之间出现偏差。而且,注册会计师对适当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的职业判断也可能出现偏差。可见,通过对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研究,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遭受损失的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2.复杂性。影响并能改变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因素众多而复杂,难以准确计量。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同其他审计风险一样,也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方面构成,其中需要评估的是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在关联方交易中,影响这两种风险的因素很多,注册会计师对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关联方交易广泛地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中,具有两面性的特征。本文对关联交易在我国的现状和危害做了简要的概述,进而总结了会计对关联交易规范的历程及会计规范的局限性,最后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市资格控制参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准则,中介行为,监管及惩处等五个方面对关联交易规范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雪  邹航 《新智慧》2004,(6A):51-51
为完善关联方交易立法,加强对债权人及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比如,美国在处理关联方交易的法律关系时,通常运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深石原则和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原则。以上第一、第二项原则的目的在于保护子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前指法院在某些情况下,否认子公司的法人人格,把子公司与母公司视为同一法律主体,使母公司  相似文献   

14.
关联方交易广泛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如商品购销和劳务提供、资产租赁、提供资金、关联担保、管理合同、研发项目等交易往往有失公允。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及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一些规范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秀梅 《新智慧》2004,(3A):18-19
财政部颁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规定,关联方间所售资产售价超过公允价值的部分记入“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账户,不能转增资本和弥补亏损。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向关联方高价出售资产来确认高额利润的空间大为减少。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下,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退市  相似文献   

16.
张文静  陶昱 《新智慧》2005,(2):50-50
《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要求,关联方交易中的受益方应将显失公允的交易金额部分记人“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这一规定是针对关联方利用非公允关联方交易转移利润粉饰业绩行为而提出的限制措施,大大地压缩了卜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空间。但是,将非公允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又会使关联方交易成为卜市公司包装净资产的重要工具。例如,《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股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发行股票前一年末的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  相似文献   

17.
白晨曦 《新智慧》2007,(4):16-17
一、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给关联方的会计处理 对于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给关联方的交易,应区别正常的商品销售(含提供劳务)与非正常商品销售及其他销售(除商品销售以外出售的其他资产)处理。  相似文献   

18.
李莹 《新智慧》2007,(4):32-33
目前,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通过对台湾博达案造假流程的分析,指出近年采关联方交易发展的新趋势和特点,并提出一些识别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志明 《新智慧》2005,(3):60-60
《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而作为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捐赠,计入资本公积。《规定》的出台,对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起到了限制作用。从而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但笔认为其中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在此提出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剑  张丽娟 《新智慧》2006,(1):66-67
融资租赁业务经常在我国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发生。但现有的有关关联方交易与融资租赁的会计准则都没有对这一类业务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为实务中关联方利用融资租赁业务操纵利润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