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安全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甚至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形势,指出了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提出了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安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社会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粮食金融属性和能源属性凸显,审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能脱离全球环境。科学审视全球环境下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有三大基本结论:第一,我国粮食安全面对的全球环境是不安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时常冲击全球粮食安全格局,全球粮食安全面对长期供求压力,全球需要加快建设粮食危机预防与治理机制;第二,全球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导性因素,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思考及其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炳生 《改革》2006,(2):19-25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两大基本目标之一。为此,需要树立正确的粮食安全观,认清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规律,制定科学的粮食生产与贸易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八连增”之下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夏收将至,中国粮食生产在去年实现"八连增"后,今年乃至以后如何续写粮食连续增产连增传奇?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粮食安全环境下,我国粮食安全又该如何持续保障?我们特编发一组关乎粮食安全的理论文章,以飨读者。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粮食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大幅提高了国内的粮  相似文献   

5.
万道琴 《中国经贸》2011,(14):160-160
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球一直关注的问题。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政策一个长期目标。本文主要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我国粮食安全具体战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以发展眼光,未雨绸缪,筑牢粮食安全体系,保持粮食供需总量的平衡尤为重要。本文从粮食安全体系中的储备、生产加工、批发到零售市场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探讨粮食安全的完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粮食安全问题涉及经济、社会与政治等诸多因素,危及粮食安全的原因来源于粮食产、购、销、调、存、加等多个环节,当粮食出现危急时,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干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粮食危机、自然灾害频发更是为我国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为适应粮食安全决策科学化的需要,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以防范于未然,避免由于粮食短缺和涨价产生更深层次的问题, 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峥 《科技和产业》2006,6(4):57-60
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生产反复出现波动并影响到世界粮食市场。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中国政策制定者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成为国际社会和海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对象。本文阐述了粮食安全的内涵,分析了造成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叶兴庆 《发展》2014,(4):13-14
正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这是综合考虑我国未来粮食供求格局、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等因素后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是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粮食观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安全思想的继承和升华,更是对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问题的精准把握。围绕着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地位、形势、目标、方法、机制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为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工作赢得了主动权,为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规划提供了新思路,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确保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欠发达地区(以甘肃省为例)在粮食安全方面只需解决自身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把握粮食市场化改革与粮食安全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趋势,作为已经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福建省,其粮食安全问题如何解决?本旨在强调要在把握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与粮食安全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考虑粮食安全战略,并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安全主要矛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粮食安全概念及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在1 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针对2 0世纪70年代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和粮食生产短缺的矛盾提出的,认为粮食安全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问题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人口增加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张的趋势不会改变,粮食增产的难度较大,长期来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粮食安全正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保障粮食安全,应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增强农业抗风险抵御能力,提高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并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粮食产量遭遇“天花板”制约,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倒逼国内必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种粮成本上升和比较效益下降、纵向种粮补贴力度不足和横向产粮利益补偿缺位、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失衡问题,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针对当前粮食安全蕴含的新风险,应当明确产销区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体系,设立“粮食安全发展基金”,探索新型产销协作关系,在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种粮农户增收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提升的有机统一,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深刻含义.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以来,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极端天气事件不断上演及自然灾害的频发,把粮食生产与保障提升为重要主题.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粮食总体现状,分析了粮食生产供应格局存在的问题,并在如何做好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我国实现了粮食连续9年增产,总产量达到5.9亿吨左右,粮食供求总体基本平衡,但这是一种很紧张的平衡。如果我国出现较大的粮食供求缺口,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首先,这是由粮食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粮食是一种特殊的产  相似文献   

19.
浙江作为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产需缺口仍将继续扩大。而在粮食供需总体平稳的大背景下,浙江要居安思危,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不可有丝毫懈怠当前,全球仍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问题,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的人数仍在攀升,粮食风险随时有可能波及国内。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稳定,供需平衡有余,但近年来进口量快速增长,品种间、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稳定、发展大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我市作为粮食生产大市和消费大市,发展粮食加工业是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客观要求。为了解和掌握我市粮食加工业发展状况,我们对全市粮食加工业发展情况作了一个调查,重点调查研究了互利达实业有限公司、文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