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去年棉花减产、后期进口棉大量增加的影响,2003年度的棉花市场经历了大幅波动,标准级棉花的销售价格从新年度开始的13000元吨左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暴涨到17000元吨以上。今年3月份以来,由于进口棉增加,年度供需趋于平衡,棉花市场价格开始下跌,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后,受纺织产品销售和资金匮乏的影响,棉花销售价格加速下跌,五、六两个月的下跌幅度超过2000元/吨,已经跌破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国棉花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之纺织工业迅猛发展,使得国内棉花资源供求缺口较大,导致棉花收购价格大幅上扬,为2004年棉花生产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据最近各地对农民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04年全国植棉面积将达8389万亩,皮棉总产12000万担左右。然而,3月份突然出现全国范围内粮价巨幅上涨这个变数,使2004.年棉花生产形势变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3.
射阳县是江苏乃至全国棉花生产重点县之一,从2000年到2007年已连续8年,年产皮棉都在5万吨以上,最高的2004年超过了10万吨。今年,尽管植棉面积有所下降,但从目前的长势看,有望再破5万吨。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棉将陆续上市。目前,棉农最为关心的是今年的棉花收购价格,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当年的植棉收益,也将直接影响来年棉花种植的布局安排。为了科学地出台今年的新棉收购指导价,最近我们对全县棉花生产、购销趋势及相关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一些问题并非本县特有,而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普遍性,都是当前棉花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和需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3年以来,国内棉价大幅攀升,根据市场调查:1月份标准棉花平均到厂价为11100元/吨,2月份已达12500元/吨,3月份竟涨至13800元/吨,比年初上涨25%,比上年同期上涨60%以上,而且后市仍然看好。 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棉花供求缺口较大是导致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1、棉花减产。有关部门统计信息表明,2002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减少1000多万亩,比上年减少12%,其中春播棉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市场看,产大于需,价格下跌。据国际棉花咨询委 员会(ICAC)2005年1月份的棉花供求报告预测,2004/05年 度全球棉花供应将再创新高,大幅增加到3266万吨,增幅超 过10%,达到自1984/85年度以来最大的年度增幅。 随着2004/05年度经济状况的改善,较低价棉将刺激全 球棉花消费,棉花相比化纤将更具竞争力。ICAC报告预计新 年度全球纺织用棉将增加5.6%,达到2250万吨左右,比上年 度增加120万吨。全球棉花出口将由上年度的730万吨下跌 到674万吨。 产量大幅增加,并超过棉花用量,预计全球期末库存会增  相似文献   

6.
1.棉花期货成交量、持仓量情况。郑州棉花期货自2004年6月1日上市以来,到2007年8月底,累计已成交棉花期货合约3405万手(每手5吨,折合约1.70亿吨),累计成交金额约2.41万亿元。其中,2006/2007棉花年度合约成交量为309.85万手(折合皮棉1549.25万吨),成交金额2199.07亿元。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世界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产量增幅高于市场预期,产量创历史新高。预计世界棉花总产量将达2335万吨,比去年增产28l万吨,增长13.7%,世界棉花市场供给相应增长。  相似文献   

8.
一、2007年度棉花生产情况1.棉花种植成本略增。据棉区供销社调查统计,2007年度,植棉平均物化成本为240~260元/亩,劳动力成本约为750元/亩。每斤籽棉价格在2.4元可收回成本,与前几年植棉投  相似文献   

9.
新华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棉总产量为57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62万吨,减幅9.8%。另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纱产量1291.3万吨,较之前的统计公报数量增加171.3万吨,预计2006年棉纺织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度棉花总需求将达到985万吨左右,供需缺口加大。2006年全国棉花种埴面积将比上年增加。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最新植棉意向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将增长9.4%。收购基本结束价格持续稳定——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国供销社棉花企业(含供销社控股、参股棉花企业,…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德州市是传统的产棉区,植棉历史悠久。多年来,棉花一直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种植棉花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当地政府带来了滚滚财源。1999年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的生产和使用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笔者针对当前棉花市场存在的一些新  相似文献   

11.
3月份以来,我们先后对全县2007年棉花生产情况、2008年的植棉意向和当前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得出的结论是:2007年农民在棉花生产上实现了减产不减收的目标,但2008年植棉面积减少已成事实,而且幅度较大,当前棉田的春播备耕正按农事序时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棉花是射阳的传统种植项目,多年来一直是该县财政收入和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植棉面积不断扩大。为了利用好资源优势,增强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该县于2001年9月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县级棉花协会,探索出一条棉花管理新途径,有效地维护了棉花市场秩序,解决了棉农“卖棉难”的问题,提高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2004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达90万亩,棉花总产达210万担左右,第九次在全国夺冠,创下全国县级棉花总产新记录,23万户棉农来自棉花的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3个亿,人均增收162元。  相似文献   

13.
《齐鲁粮食》2002,(2):50-50
1.棉花可能是我国人世受到不利影响最突出的农产品。棉花进口配额巨大,2002年为81.85万吨。2004年为89.4万吨,非国营贸易的份额更高达67%。我国国内棉花价格一直高于国际市场。2001年10月份欧洲棉花到岸价格A指数折合为每担360元,比我国的收购价都低。而质量差距是与进口棉花相比最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销区特别是浙江棉花供求与正常年景相比波澜不惊,呈逐月下降之态。突出特点一是供求稳中呈降、需求不旺。棉花市场始终处于旺季不旺状态,棉麻公司棉花销售不见起色,价格走势也很平稳。例如新疆棉花浙江区域市场价由年初的14500/吨稳至现阶段的14600元/吨,如果计算棉花库存资金利息和有关保管费用每月约计120元/吨,则棉花呈下降态势。二是棉花下游产品市场不畅,棉纺企业采购不活跃,后期棉花销售前景不容乐观。究其棉花供求现状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起,中国棉花进口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2003年,进口棉花95.43万吨,超出承诺配额数量(85.6万吨)的11.5%:2004年进口198.4万吨,是承诺配额数量(89.4万吨)的2.22倍;2005年进口265.3万吨,是承诺配额量的2.97倍;2006年进口380.62万吨,是承诺配额量的4.26倍。按照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中国对超出配额以外的棉花可以征收40%的关税,但实际上,几年来中国一直没有对配额外进口棉花征收规定的高额关税,即出现超配额低关税进口现象。毋庸置疑,中国棉花进口出现超配额低关税的现象,是缘于加入WTO后中国纺织品强劲的出口态势所引致的对棉花需求的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年度和下个年度,中国棉花市场缺口仍然存在,但影响其变化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当前中国棉花形势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特点:第一,中国纺纱能力高速发展。2004年纺纱1120万吨,用棉770万吨。今年有可能再增加100万吨纱,用棉840万吨。第二,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棉花可用耕地增长余地不大。第三,中国棉花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是长期的,这是根据以上两个因素得出的结论。第四,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农村工作通讯》2004,(5):56-56
1、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内地棉花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一批大型棉花企业正在形成。未来3~5年,可能出现5~7家年经营量5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棉花企业,十几家年经营10万吨以上的大型棉花企业,将在未来棉花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谁来担当棉花产业化的重任?湖北省钟祥市棉花协会发挥职能作用,扛起了全市棉花产业化的大梁,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3年,全市20多万亩棉花喜获丰收,单产近70公斤,总产超过30万担,棉花总产值3.5亿元.亩平收入1980元,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54000个植棉户,户平增收300多元。2004年,市棉花协会又与入会的12984户棉农签订了产、购、销合同,采取各种形式同棉农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向棉花产业化迈出重要的步伐。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经国务院批准,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农业发展银行七个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3年度棉花工作,分析新年度棉花形势,部署2004年度的棉花工作。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棉花工作十分重视,今年3月份以来,针对市场情况的变化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20.
11月份,我国棉花采摘基本结束。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调查,2007年全国棉花总产预计为750万吨,较上月预计数减少8万吨。全国棉花收购进入后期,受棉副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籽棉收购价格先涨后跌,收购进度超过七成。11月份国内皮棉销售价格相对稳定,总体价格水平高于上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