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也可能是前进中万劫不复的深渊,成功案例在我们身边载沉载浮,已经让很多企业盲目地认为提升业绩和降低风险的不二法门就在眼前,同时“品牌延伸陷阱”更是频繁出现在书本上、网络上。不少企业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纷纷扯起了品牌延伸的大旗,在企业决策层眼中,似乎只要企业把品牌加以延伸,使企业形成规模,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娃哈哈的品牌延伸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延伸是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所推介的重要营销策略之一,即以现有品牌名称推广新产品。品牌延伸策略具有多种优势。首先,企业在利用自己已经树立起来的市场形象介绍新产品时,容易赢得消费者好感,人们“爱屋及乌”的心理会使新产品受到市场格外的青睐;其次,企业使用数年、数十年的老牌子,顾客熟悉,消费群体稳定,给新产品冠以老牌号容易被消费者认可、接受;最后,借用原有品牌比重新培育一个陌生的新牌子经济划算,企业可以节省一大笔品牌宣传推广费用。然而,利益和风险始终是并存的,如果使用不当,特别是超限度使用,则容易落人品牌延伸的陷阱,一损俱损。那么,如何兴利除弊,跳过陷阱吃到品牌延伸的馅饼呢?从娃哈哈品牌的延伸策略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3.
品牌延伸的三大核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就是指企业在已经确立的品牌地位的基础上,将原有品牌运用到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希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少的营销费用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盛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世界许多著名企业就是靠品牌延伸实现其快速扩张的。  相似文献   

4.
品牌延伸是企业做大做强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需要,品牌延伸在我国日益引起企业的重视和应用,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论文首先讨论了企业进行品牌延伸的必要性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品牌延伸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品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市场导入风险不断加剧的今天,品牌延伸成了众多企业优先考虑策略之一。成功的品牌延伸无疑可以减小风险、降低成本,增加品牌价值,但现实中很多失败的品牌延伸案例证明,实施品牌延伸策略也需要承担风险。品牌延伸是一个过程,本文对品牌延伸实施前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的成长,许多家电企业选择了品牌延伸战略。品牌延伸是企业将某一知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扩展到与成名产品不太相同的产品上,以凭借现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海尔、长虹、TCL等企业都是品牌延伸策略较为成功的企业。青岛海尔集团从做电冰箱一种产品开始,经过多轮兼并组合,  相似文献   

7.
副品牌的主战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牌延伸是目前业界比较盛行的一种品牌营销策略。众多企业成功地进行了品牌延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如海尔、娃哈哈、TCL等通过品牌延伸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媒介和人力资源成本飞涨、推广新品牌风险大成本高的今天,品牌延伸成为新产品推广的重要利器。然而,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延伸不当不仅会导致新产品推广失利,  相似文献   

8.
《企业研究》2007,(11):37-39
所谓品牌延伸(Brand Exten- sion),就是指企业在已经确立的品牌地位的基础上,将原有品牌运用到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希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少的营销费用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品牌延伸是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盛行于欧美发达国家,世界许多的著名企业大多是靠品牌延伸实现其快速扩张的。美国著名品牌学家艾·里斯曾说,"若是撰述美国过去10年的营销史,最具有意义的趋势就是延伸品牌线。"据统计,过去10年中,美国新崛起的知名品牌,有2/3是靠品牌延伸成功的。由尼尔森公司所做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在1977至1984年间,所有进入超级市场的新产品中,有40%是通过品牌延伸而完成的。然而品牌延伸是  相似文献   

9.
品牌是产品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区分生产商或是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利用原品牌的力量或影响力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商标淡化会割断驰名商标与特定商品间的联系,导致驰名商标对消费者的特殊吸引力下降。品牌延伸同样存在“自我淡化”的风险,企业在品牌延伸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董征 《企业研究》2012,(22):24-25
品牌延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说明对品牌延伸进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要创建一个新品牌往往耗资巨大,同时又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相比较而言,巧妙运用建立起来的品牌进行延伸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新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并占领更多的细分市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新产品失败的风险。就中国企业具体情况而言,在运用品牌延伸策略时存在着许多误区,而且在进行品牌延伸时对可能遇到的风险估计不充分,因此企业必须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审视品牌延伸,要了解品牌延伸的风险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规避风险,以确保品牌延伸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品牌延伸是企业经营产品扩张的一项惯用策略。品牌延伸策略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多少。在企业的品牌延伸之路上,潜在的经济价值与暗藏的企业风险并存。结合品牌延伸策略成功与失败的经典案例,探索企业在品牌延伸策略决策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丽 《活力》2006,(6):42-42
品牌延伸是指将已被市场接受的品牌延伸使用到其他产品和行业上的经营行为。尽管品牌延伸策略在产品投放初期有不少积极作用,但长期看来,有诸多弊端。若对不可延伸的品牌进行延伸,或延伸到不应延伸的领域,不仅会导致新产品推广失利,还可能影响到原有品牌的资产,甚至导致企业的衰退、倒闭。因而品牌延伸要谨慎而行。  相似文献   

13.
品牌延伸切勿偏离核心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向东 《企业研究》2000,(10):26-27
拙作《为品牌延伸辩护》、《娃哈哈不拘一格打品牌》在《中国经营报》等媒体发表后,引发了有关品牌延伸的讨论。许多人士认同在中国这一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财力并不雄厚且品牌营销能力较弱的中国企业应通过品牌延伸来迅速而稳健地壮大自己。同时,大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品牌延伸的具体操作问题,大家尤其关心品牌延伸风险应如何回避。 正如笔者曾指出过的“品牌延伸,对企业而言,既可能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也可能是前进中万劫不复的深渊”,未经理性决策和操作不够科学稳健的品牌延伸也是很危险的。若对不可延伸的品牌进行延伸,或延…  相似文献   

14.
品牌延伸策略在当今企业界已被广泛使用,作为品牌延伸策略的一种方式,品牌垂直延伸策略对企业而言同样具有一些好处,值得企业界进行研究和探讨。文章通过分析品牌垂直延伸的概念及类型,提出进行品牌垂直延伸的好处及其风险,最后对企业品牌如何进行垂直延伸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企业家最常用的策略是进行品牌延伸。成功的品牌延伸能够搭上原有品牌的便车,节约品牌推广的成本。然而,品牌延伸并非都是无本万利的好事,而是在“馅饼”与“陷阱”这把双刃剑上的舞蹈。正如营销专家艾·里斯所忠告的:“品牌延伸是橡皮筋,你愈伸展一个名称,它也就会变得越脆弱”。过度的品牌延伸,很容易像金属的疲劳现象一样,将品牌这根橡皮筋拉断,进而产生品牌管理中的“过劳死”。分析企业经营的历史,由于品牌延伸混乱而招致经营失败的例子远比成功的多。  相似文献   

16.
彭旭知 《企业研究》2004,(5S):32-32
继“双汇”“打响中国肉类第一品牌”之后,深圳路路佳鞋业有限公司又把“中国拖鞋第一品牌”大旗高高挂起。想通过占领空白品牌市场来获得先发优势,做大做强企业。  相似文献   

17.
郑伶俐 《企业导报》2012,(15):118-120
本文要针对品牌延伸传播策略实施中有可能出现的诸多风险:如损害原有品牌形象、模糊品牌定位、产生心理冲突和跷跷板效应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品牌延伸传播策略的实施应该注意考虑原品牌的强势度、核心价值、行业特点和产品特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起海尔、春兰、健力宝、茅台等知名品牌,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这些企业树立的名牌可以说是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效益。延伸和壮大名牌的影响,已成为企业取胜之道的最坚实资本。品牌扩展策略也称品牌延伸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凭借现有名牌产品形成系列名牌产品的一种名牌创新策略。由于这种做法既节约了新品牌的促销费用,又可使新产品搭乘原品牌的声誉便车,得到消费者承认,起到“借船出海”、“借势造势”的作用,有人便形象地称之为“搭乘名牌列车”策略。正因为如此,品牌拓展策…  相似文献   

19.
差异化的最大敌人是增长,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增长,不断地扩张产品线,分散力量,因而失去了差异化的特性。增长并非不好,但是追求增长不要改变原有的策略。最好的方式不是采取商品线延伸的策略(即以一个品牌发展多种商品),而是采取多品牌策略,即每个商品有单独的品牌,并拥有个别的差异化策略,如此每个品牌个性分明,市场可以扩大。譬如吉列(Gillette)拥有5个品牌的刮须刀,因而占有 65%的市场。 因此,要做到“差异化”,必须做以下三个牺牲: 一、商品的牺牲:集中焦点在一种产品比分散在各种商品更有利,譬如肯德基…  相似文献   

20.
继“双汇”“打响中国肉类第一品牌”之后,深圳路路佳鞋业有限公司又把“中国拖鞋第一品牌”大旗高高挂起。想通过占领空白品牌市场来获得先发优势,做大做强企业。 在市场高度品牌化的今天,这种针对细分市场的品牌策略无疑是中小企业走向大企业的有效途径。路路佳也正因为这种策略的实施,使2003的销售额比上年翻了一翻,同时品牌的知名度也大幅度提高。 路路佳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完全归功于总体品牌策略的推行。但在具体的贯彻执行上却存在很多让笔者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