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谭旭玲 《大众商务》2011,(11):105-105
贝克特创作于1952年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其主体内容的荒诞是指剧本以畸形变态的人物和事件表现人类在荒诞世界中无所适从、无所作为的尴尬处境,揭示西方现代人痛苦、焦虑而又悲观绝望的畸形心态。其“等待”主题解释对现代世界、现代人的环境及其精神危机深刻而敏锐的探索,反映了荒诞无所不在地把人桎梏于枷锁中。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自由"范畴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贯穿黑格尔美学的中心范畴,作为审美范畴它是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而形成和和谐状态,又是把这些建立面统一起来的内在力量。而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劳动实践,因此美的本质、审美活动、艺术的产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黑格尔克服了古希腊美学“和谐”说和德国古典美学“自由”说的片面性,发展了美学史上的审美范畴,并给马克思主义美学以深刻的影响,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和抽象的人性论,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夏益群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6):122-123,136
基于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探析小说《静静的顿河》中“家”的时空体,挖掘其客观的审美艺术效果,揭示小说深广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众多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史家都只从文学的艺术审美形式方面理解“文学的自觉”,造成了文学理论和对文学创作实践的评价相脱节的理论误区。本文从文学表现时代生活、作家个人独特情感出发,以文学的人文关怀作为终极意义,提出“文学的自觉”应该包含文学内容的自觉,而不是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  相似文献   

5.
艺术“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与西方传统艺术理论中的典型范畴相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从创作美学的角度考察,意境重在主体内在体验的呈现,典型重在客体外部特征的描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察,意境重在审美领悟,典型重在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6.
“静”与“寂”作为中日两国的审美范畴,分别代表了本国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质。“寂”有“寂声”“寂色”“寂心”三个层面的意义,从审美心境上来说,“寂”属于精神内涵层面,而“静”范畴也是从主体精神状态层面上界定的,所以日本审美“寂”范畴和中国古典审美“静”范畴在审美价值上具有相通性。“寂”的审美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静”的审美意识古已有之,受佛道和禅宗思想的熏染,两国文化相互渗透和汇合造就了审美思维的关联。但审美的根系本身是在意识形态的诉求之上,对美的体验的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意识,所以两者在理论内涵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人民应该成为艺术表现的主体,表达他们的愿望,并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他们审美欣赏的需要,反对以内容的低俗冒充通俗形式而混行于世。社会主义的人民文艺,要在文化艺术惠民的诸多措施中,在群众中唤起艺术家,实现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鉴赏家和评判者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的文艺审美教育观,恪守以文艺审美知识的普及开启民智;寓"温柔敦厚"之审美教育精神及"人性美"之教化于艺术教育实践中;其独树一帜的文艺审美教育观和强调艺术教育"三鼎足"的理念,关涉人的"类本质教育",于当下反思我们的文艺审美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反思借鉴价值。同时,丰子恺先生在文艺审美教育及其他艺术理论开创的话语实践中,融中西话语资源为一体,形成自我文论话语的写作范例,也值得成为我们今天文论话语重建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雅文艺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性格和民族形象的艺术特征,高雅文艺的生产充分体现了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文艺生产中本来就存在着艺术价值与交换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在高雅文艺生产中又显得特别突出,导致了高雅文艺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雅文艺追求的是审美价值,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话语,它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使其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趋越市俗的情趣,超越市场选择。因为高雅文艺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是民族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于高雅文艺生产的扶持也是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李洪志没有什么理论思维,甚至连起码的科学常识都不懂。所以能兴风作浪,在于他借人捉刀抬神汉巫婆之牙慧,东拼西凑杜撰了一套荒诞邪说,蛊惑了人心。他胡诌的所谓“宇宙观”、“生命起源”和“救世说”便是其中最荒诞、最离奇的邪说之一。李洪志的“宇宙观”、“生命起源”和“救世说”五花八门,归根结蒂是关于对自然界,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即人们对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他的要害,就是用唯心主义的荒诞邪说,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相似文献   

11.
内心世界的审美观照是当代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散经历了从现实言说到反现实言说的发展,在“人”的学的意义上,它使抒情散更深入地展现“人”的灵魂的丰富性,并且为抒情艺术带来新的实践。《小街驶过乌篷船》在这些方面有一定代表性。作运用“拼贴画”的叙述方法和意象结构形式等,抒写了作丰富的又是矛盾着的内心世界。作以一些技巧艺术地设置一定的心理距离,为读营造了较浓郁的审美观照氛围。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是艺术语言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生化”是艺术语言的特质。艺术语言陌生化并不是文学家的故弄玄虚,而是由文学艺术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它既是诗人和文学家的审美追求和选择,也是读者的审美要求和需要。要实现陌生化,就必须大胆颠覆习惯性的用语方式,创造性地赋予语言以新鲜感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艺术审美教育与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是实现审美教育的手段,审美教育是学校美育教育的目的.艺术审美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艺术审美教育,进而实现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4.
"美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不被重视,却在另外的地方兴旺发达。"文学艺术"一直发挥美育的效应。"文学艺术"不以教育为主要目的,但它一直以"情感教育"的方式表达"美育"的意义和价值。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可以视为"情感教育"的一份个案。福楼拜关注的"情感教育",主要是人的内心深处的"激情"。  相似文献   

15.
韩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柳在学教授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意境,以及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理想对中国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审美欣赏角度看,他的作品体现出了追求审美要素的整体性发展特点,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欣赏优越性;从审美欣赏的内容看,他的作品将传统性和现代性、欧洲艺术和东方艺术、中国艺术精神和韩国文化表现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审美艺术表现载体看,他的艺术作品的另一个创新就在于艺术表现媒体的革故鼎新,这也是他的审美创造的艺术特点之一。同时,他的作品还传递了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艺术价值观和文化人类观。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它的表现需要借助于基础造型元素线条、块、面、空间关系及写意手法的运用。文章重点从线、面、空间创作方法和写意的表现手法论述意境在中国现代雕塑陶艺中的运用,从而论证意境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对心范畴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分别从和、虚、诚三个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论述,使心范畴的审美特征更为突显。《淮南子》认为和谐快乐是心灵最高的审美状态;虚静的心灵可以超越世俗和欲望,到达自由的境界;诚挚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共鸣是获得艺术感染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荣格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通过对集体无意识与创作过程、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关系的分析,以及对里比多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阐述等,确立其美学理论的基本构架。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抓好美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课题也摆到了高等教育的桌面上,艺术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且因艺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艺术课也就成了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艺术教育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如何构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体系,该文从普通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功能、教学目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及建设方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唤起审美鉴赏是意境审美价值之一。具体体现在 :一、意境能唤起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 ;二、意境能唤起对人美的审美欣赏 ;三、意境能唤起对艺术美的审美鉴赏。本文通过实例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