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安远  朱婧姝  郭华珍 《中国市场》2015,(1):145-152,156
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114届(1901—2014年,其中1940一1942年未颁奖),本文在简略地介绍诺贝尔奖颁奖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历届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时年龄、获奖后生存年限和逝世时年龄(享年)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研究,同时对相关问题做出分析和澄清,去伪存真,力求全面而精准。在历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诺贝尔奖得主中,获奖者人次获奖时青年人(18~40岁)占比是8.87%/6.83%(含1位17岁时获和平奖的未成年少女),中年人(41~65岁)占比是68.17%/62.27%,老年人(66岁及以上)占比是22.96%/30.90%,女性占比是2.96%/5.44%。  相似文献   

2.
朱安远 《中国市场》2014,(26):153-158
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113届(1901—2013年),本文在简略地介绍诺贝尔奖颁奖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各个方面阐述已逝诺贝尔奖得主的有关情况。自1903年起,无诺奖得主逝世的喜乐年仅4年。2013年新近逝世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创历年来新高(多达18人),可谓是诺贝尔奖得主最为悲伤的一年。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114届(1901—2014年,其中1940—1942年未颁奖),本文在简略地介绍诺贝尔奖颁奖概况、基本国家知识和国籍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以三种主要统计口径(获诺奖时国籍、出生地国籍和逝世地国籍)系统地阐明了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情况(包括双重国籍和多重国籍者)并对相关问题做出分析和澄清,去伪存真,力求全面而精准。除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第一(14.5人),美国与英国并列第二(各11人)以外,其余5项诺奖均是美国雄踞榜首。美国是诺贝尔奖得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诺奖得主总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  相似文献   

4.
朱安远  郭华珍  朱婧姝 《中国市场》2015,(6):167-172,176
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114届(1901—2014年,其中1940—1942年未颁奖),本文在简略地介绍诺贝尔奖颁奖概况、基本国家知识和国籍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以三种主要统计口径(获诺奖时国籍、出生地国籍和逝世地国籍)系统地阐明了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国籍的分布情况(包括双重国籍和多重国籍者)并对相关问题做出分析和澄清,去伪存真,力求全面而精准。除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第一(14.5人),美国与英国并列第二(各11人)以外,其余5项诺奖均是美国雄踞榜首。美国是诺贝尔奖得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诺奖得主总人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奖是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权威性国际大奖,每年颁奖一次,号称"天下第一奖"和"万奖之王"。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是全球超级科技精英的顶尖人物,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望,荣登诺奖得主殿堂是全世界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夙愿和至高无上的荣誉。因获取诺贝尔奖提名是赢得诺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杨振宁和李政道极为特殊的情况另议),故对诺奖提名情况进行研究无疑属于诺学范畴。本文主要利用诺奖官网提名数据库中已公开的原始资料对1901—196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统计分析和研究探讨,力求全面深入而严密精准。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是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权威性国际大奖,每年颁奖一次,号称"天下第一奖"和"万奖之王"。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是全球超级科技精英的顶尖人物,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望,荣登诺奖得主殿堂是全世界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夙愿和至高无上的荣誉。因获取诺贝尔奖提名是赢得诺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杨振宁和李政道极为特殊的情况另议),故对诺奖提名情况进行研究无疑属于诺学范畴。本文主要利用诺奖官网提名数据库中已公开的原始资料对1901—196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统计分析和研究探讨,力求全面深入而严密精准。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了115届(1901—2015年,其中1940—1942年未颁奖),共有870人874人次赢得诺奖,另有23个组织机构在24个年度内26次荣获诺和奖。在所有诺奖得主中,迄今共出现过18个国家的2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不含阿拉法特),其中获奖时在任14位,前任8位,后任4位。除温斯顿·丘吉尔是诺文奖得主以外,其余25位均是诺和奖得主。还重点介绍了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及其荣获诺奖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奖迄今已颁发了115届(1901—2015年,其中1940—1942年未颁奖),共有870人874人次赢得诺奖,另有23个组织机构在24个年度内26次荣获诺和奖。在所有诺奖得主中,迄今共出现过18个国家的26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不含阿拉法特),其中获奖时在任14位,前任8位,后任4位。除温斯顿·丘吉尔是诺文奖得主以外,其余25位均是诺和奖得主。还重点介绍了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及其荣获诺奖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颁发的知名国际生物医学大奖中,沃伦·阿尔波特基金奖的权威性和名望声誉仅次于享有"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之盛誉的拉斯克奖,1987年以来阿奖共颁发过28届(1990年未颁奖,2008年和2009年合为1届颁奖),获奖者共计59人(其中女性得主5人,尚无双料得主和组织机构得主),其中诺奖得主8人,拉奖得主18人。2011年和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先后摘取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和沃伦·阿尔波特基金奖,这是她日后最终成功问鼎诺医奖的前奏曲,屠呦呦先生接连斩获3项世界级大奖,从而锁定了她在医学科学界的"青蒿素之母"的崇高地位。对生命科学领域当今炙手可热的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轨迹及其发明专利权之争予以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颁发的知名国际生物医学大奖中,沃伦·阿尔波特基金奖的权威性和名望声誉仅次于享有"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之盛誉的拉斯克奖,1987年以来阿奖共颁发过28届(1990年未颁奖,2008年和2009年合为1届颁奖),获奖者共计59人(其中女性得主5人,尚无双料得主和组织机构得主),其中诺奖得主8人,拉奖得主18人。2011年和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先后摘取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和沃伦·阿尔波特基金奖,这是她日后最终成功问鼎诺医奖的前奏曲,屠呦呦先生接连斩获3项世界级大奖,从而锁定了她在医学科学界的"青蒿素之母"的崇高地位。对生命科学领域当今炙手可热的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轨迹及其发明专利权之争予以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11.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现由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4个奖项组成,因其LBM得主获奖后成为诺奖得主的比例很高而号称"诺贝尔奖的风向标"。2011年摘取LCM桂冠的屠呦呦女士荣幸地又赢得2015年诺医奖而成为其新科得主,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本土科学家首次荣膺的2项享有国际声誉的世界级著名科学大奖。70年来,拉奖共颁发过67届,共有366人(含双料得主6人)372次和4个团体4次获奖,其中诺奖得主共87人(含双料拉奖得主1人)和1个团体(无国界医生组织获诺和奖)。简略介绍了美国的公共卫生体系,详细阐明了拉奖的颁奖概况及相关事宜。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遗嘱而创设,始颁于1901年,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与和平奖5个奖项组成。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国家银行捐资创设,始颁于1969年。尽管经济学奖的颁奖机构、提名要求、评审流程、获奖标准和颁奖典礼与传统的诺物奖和诺化奖相一致,但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诺贝尔奖",迄今仍是唯一与诺贝尔基金会有关的"非诺贝尔奖"。因诺经奖的身世特殊,它问世伊始便一直伴随着很大的争议与质疑,常陷于社会舆论争议的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诺贝尔遗嘱而创设的诺贝尔奖是举世闻名和全球瞩目的永久性和综合性年度权威大奖,现由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6个单项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所组成。诺奖的原始资本来源于诺贝尔遗嘱的捐赠,诺贝尔基金会是诺贝尔遗产的合法所有者和实际经营者,是所有诺奖机构的联合管理者。诺奖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知名度的国际性大奖,它以制度严谨规范、颁奖仪式隆重、奖金数额丰厚、持续时间悠长和世界声誉甚高而著称。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与诺奖奖金有关的事宜,还顺便论及了诺奖得主的颁奖辞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奖是举世瞩目的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综合性和永久性年度国际大奖,被公认是当今世界科技人文界的最高荣誉和最大奖赏,在全球享有崇高地位和显赫声誉,其影响力非他奖所能及,号称"天下第一奖"和"万奖之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举世公认的最具权威、最有学术声望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级最高科技奖,原始创新乃探索科学真谛之精髓,诺奖获奖名录及其学术成就是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历程的缩影。相对来说,基于诺贝尔人文科学奖的非议较多,但总体上它依然弘扬和彰显了高雅文学、人道主义和正义精神,维护和捍卫了世界和平。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870人874人次赢得诺奖,另有23个组织机构在24个年度内26次荣获诺和奖。首先简略地介绍了诺奖由来、组织机构和颁奖、诺奖奖品及颁奖典礼,然后尝试对诺奖得主做一个基于宏观的全面大盘点,以激发人们对诺学的关注和热爱。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奖是举世瞩目的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综合性和永久性年度国际大奖,被公认是当今世界科技人文界的最高荣誉和最大奖赏,在全球享有崇高地位和显赫声誉,其影响力非他奖所能及,号称"天下第一奖"和"万奖之王"。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举世公认的最具权威、最有学术声望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级最高科技奖,原始创新乃探索科学真谛之精髓,诺奖获奖名录及其学术成就是20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历程的缩影。相对来说,基于诺贝尔人文科学奖的非议较多,但总体上它依然弘扬和彰显了高雅文学、人道主义和正义精神,维护和捍卫了世界和平。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870人874人次赢得诺奖,另有23个组织机构在24个年度内26次荣获诺和奖。首先简略地介绍了诺奖由来、组织机构和颁奖、诺奖奖品及颁奖典礼,然后尝试对诺奖得主做一个基于宏观的全面大盘点,以激发人们对诺学的关注和热爱。  相似文献   

16.
次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者——李政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是由瑞典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捐资创建的,现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和经济学奖(前5项1901年首次颁奖,后1项1969年首次颁奖)6个奖项组成,在其112年(1901—2012)的颁奖历史上,所有获奖者总计835人839人次(另有21个机构24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其中居里夫人(法国,1867—1934)、鲍林(美国,1901—1994)、巴丁(美国,1908—1991)和桑格(英国,1918—)4人先后两次获奖。本文详细介绍了李政道教授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简要评述了他的主要科研成就,并根据翔实的资料分析阐明: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是所有诺贝尔奖获奖者中次年轻的获奖者(即除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以外,李政道是迄今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获奖者)。  相似文献   

17.
朱安远 《中国市场》2013,(30):172-179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发明家、工业化学家、国际实业家、慈善家和人道主义者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最终版遗嘱(1895年)创设的,现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6个奖项组成。诺贝尔和平奖是对全世界追求和平正义事业人士和组织机构的最高奖赏,迄今全世界共有101人和21个组织机构24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概况以及21个组织机构的简况及其荣获诺奖的原因,力求详尽而精准。文后笔者强力推荐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角逐诺贝尔和平奖,并衷心而热切地祝愿他早日成功!  相似文献   

18.
朱安远 《中国市场》2013,(25):142-150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发明家、工业化学家、国际实业家、慈善家和人道主义者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最终版遗嘱(1895年)创设的,现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6个奖项组成。诺贝尔和平奖是对全世界追求和平正义事业人士和组织机构的最高奖赏,迄今全世界共有101人和21个组织机构24次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概况以及21个组织机构的简况及其荣获诺奖的原因,力求详尽而精准。文后笔者强力推荐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卓越贡献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角逐诺贝尔和平奖,并衷心而热切地祝愿他早日成功!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概览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现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和经济学奖(前5项1901年首次颁奖,后1项1969年首次颁奖)6个奖项组成。按其影响力和关注度来衡量,诺贝尔文学奖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本文对迄今所有109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力求全面而准确。中国作家莫言的最新获奖无疑会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并提升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朱安远 《中国市场》2014,(44):162-171
瑞典奉行典型的社会民主主义模式,是举世公认的社会福利国家制度的典范,以高工资、高税收和高福利而著称,其国民平均期望寿命和幸福感指数均位居世界前茅。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奖(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负责颁发)是瑞典最具特质的国家级品牌,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的18位院士负责遴选和颁发。本文简略地介绍了瑞典的历史、行政区划、人文特色、政体、宗教体系和高等教育等,重点从多个视角对瑞典文学院历史上所有的190位院士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类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