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白青青 《商》2013,(9Z):99-99
目前,会计的国际协调、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了我国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还存在一些障碍。本文共叙述了六部分,分别是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趋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障碍、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对策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曹潇羽 《商》2014,(29):132-132
2012年9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所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等效。意味着中国公司在欧盟国家上市,只需要出具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本文描述了近五年来中欧会计准则趋同历程,以及新准则实施以来对双边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并就此影响给我国今后会计准则国际持续趋同的工作提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郭道扬 《财经论丛》2006,(5):102-102
当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国际会计发展的主旋律,各国均采取不同的战略和措施,努力促进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今年2月,我国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也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汪祥耀教授的新作《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恰逢此时出版,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战略、路径选择和有关措施展开系统的研究,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92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1997年颁布实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后,对于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至此,也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进入到一个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的时期。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本文讨论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必然性和影响,研究了准则趋同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国对国际趋同的态度,最后对新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2006年新准则颁布以来,我国会计准则跟国际会计准则开始从实质上趋同起来,但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的过程中存在不足。本文对于加强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与国际趋同,针对准则制定者、实施者的准则实施开展过程及反馈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今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虽然我国加快了步伐,颁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准则,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仍然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魏学谦 《现代商业》2007,(27):53-53
会计准则的发展已经由国际协调过渡到了国际趋同阶段,各国正逐渐加入到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行列中。我国也加快了步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颁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的新准则,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并指出了其实质。  相似文献   

8.
如今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国际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融入国际济潮流中,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虽然我国加快了步伐,颁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新准则,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仍然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尽可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是我国会计界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的发展已经由国际协调过渡到了国际趋同阶段,各国正逐渐加入到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行列中.我国也加快了步伐,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颁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的新准则,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含义,回顾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并指出了其实质.  相似文献   

10.
从新会计准则的发布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智群 《商场现代化》2006,(13):291-29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新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会计人员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了解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现状、实质,及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我们学习,理解,实施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1.
沈卫香 《现代商业》2011,(7):258-259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各国会计规范走向世界大同的必然要求。我国多年致力于会计准则的体系建设,力求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文章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现状,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的差异及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理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主流。然而趋同不是等同,在吸收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要慎重考虑准则的实施成本和执行效果,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本文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国际会计报告准则的发展趋势,认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应是互动的、双向的趋同,提出应在慎重考虑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加强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可降低成本,增强性价比,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同时,也是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趋同的需求,意义重大。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整体概述的框架及制定此原则的机构不同、在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上有差异等方面。我国应加快建设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与国际规则之间相互借鉴,循序渐进地进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在本质上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4.
陈钦婵 《商》2012,(13):76-76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日益加深,我们作为新一代会计人,必须要从深化经贸合作、维护国家利益以及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必须认真总结我国会计审计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的借鉴国际相关会计审计准则,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准则,为扩大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标准趋同的统一信息平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多更好地"走出去",有利于逐步推进我国会计审计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本文试图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进行梳理,明确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质,并通过对若干具体准则的分析研究得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促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上一直保持积极的态度,提出了协调的策略以及实现的建议。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趋同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但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在趋同过程中势必存在诸多障碍与困难,我们如何应对?2009年9月财政部颁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2009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会计审计准则改革的成就。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从而减少制度变迁成本,最大化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利益,使会计准则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际经济交往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本文是通过对新准则的研究,结合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资产减值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相关准则的变化,分析新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和特殊性,并分析提出趋同的动因,使之更好的理解新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并能够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梁丽媛  谷栗 《中国市场》2008,(5):102-103
本文在探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趋同的必然性的基础上,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现状、概念、方式讨论国际协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协调趋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当前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审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首先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历程进行回顾和整理,阐述会计准则改革动因的体现,然后讨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差异及原因,既而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做出几点思考,说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以及我国对于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态度,最后尝试提出我国会计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我国推出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文论述新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在分析存在这些不足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商业语言同一的要求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作为世界商业语言,全球趋同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本文是通过对新准则的研究,结合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资产减值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相关准则的变化,分析新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和特殊性,并分析提出趋同的动因,使之更好的理解新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并能够更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