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由于信用证独立分离的特性,使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风险频繁发生,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损失.本文分析了目前信用证结算中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出口企业信用证风险防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面板数据分析显示,福建省机电产品出口存在出口竞争力弱、依存度高、市场集中、核心技术缺乏等主要问题。后危机时代福建省机电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多渠道降低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使温州出口企业面临出口需求萎缩风险、收汇风险和汇率风险。温州出口企业在汇率兑换上采取游击战,在货币结算上实行运动战,在市场营销上坚持阵地战,在生产经营上采用一体化联合作战。这"四大战术"在应对出口需求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
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债危机已经席卷整个欧元区,由希腊蔓延至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在这场经济风暴中,我国对欧洲的产品出口也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分析欧债危机的现状和原因,我们发现此次危机对我国对欧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元汇率、欧洲市场需求的萎缩和欧洲市场挤出效应等方面.欧元汇率持续下跌,给以欧元作为结算单位的中国企业带来很大的汇兑风险,许多中小企业出口利润都淹没在汇率风险中.而欧洲市场需求的萎缩和欧洲市场挤出效应使我国的对欧贸易严重受挫.我国外销企业只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开拓市场和防范汇率波动风险,才能抵御欧债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使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趋恶化,出口快速增长面临挑战。次贷危机通过外部市场需求不足、人民币升值、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出口坏账风险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途径时我国出口产生影响。为了应对次贷危机,政府应积极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稳定或适度贬值人民币汇率;出口企业要着力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加强出口坏账风险的管理,加大防范各种贸易保护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王港  魏敏 《时代经贸》2010,(24):165-166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的营销活动面临着诸多风险,并且这些风险伴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及早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管理。本文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产品策略风险、价格策略风险、促销策略风险和分销策略风险进行分析,探讨营销风险生成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营销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由于信用证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使得信用证的结算方式远远比国内结算复杂得多。在信用证出口押汇业务中,银行的风险来自多方面,包括法律风险、信用证风险、出口商风险以及银行内部风险等等。在所有这些风险中,法律风险是第一位的。目前,在我国没有相应法律规范的背景下,银行只有不断规范自身出口押汇业务,完善质押条款,加强风险监控,才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的营销活动面临着诸多风险,并且这些风险伴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及早发现风险,对风险进行管理.本文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产品策略风险、价格策略风险、促销策略风险和分销策略风险进行分析,探讨营销风险生成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营销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我国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低迷、传统优势逐渐丧失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巨大挑战。这些外贸企业仅仅依靠出口数量扩张、劳动力要素密集和廉价销售的经营方式已经难以支撑其长期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后危机时代我国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出口采用汇付方式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付方式是国际贸易最简单、最常用的货款结算方式,有预付和到付两个基本种类。随着买卖双方交易地位的变化,卖方已很难争取到预付货款和即期信用证等相对有利的结算方式。汇付方式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国家信用风险、商业信用风险和结算风险。文章从风险回避、风险转嫁、风险控制、风险承担和风险保险等具体防范措施,来降低、转移和分散采用汇付方式出口潜在的风险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比较高。国际收支在年GDP中占有比较重要的比例,进出口是国际收支的重要内容。进出口企业实施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处处涉及利用外币结算、交易等。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汇率风险以及防范有利于稳定出口企业市场营运环境的恶化,有利于出口企业对外投资的做出合理选择,也有利于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实施有效的外汇管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小微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出口业务面临着很大压力,而我国政府、各级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都采取各种措施来帮扶小微企业.对于小微外贸企业而言应从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出发,来利用各种扶持措施、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等来降低出口风险,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晓红 《时代经贸》2012,(16):174-174
我国小微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出口业务面临着很大压力,而我国政府、各级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都采取各种措施来帮扶小微企业。对于小微外贸企业而言应从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出发,来利用各种扶持措施、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等来降低出口风险,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田泽  杨光  张静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185-186
中国机电产品贸易情况,后危机时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原因,重点分析其给中国机电产品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等方面提出TBT的预警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FOB术语下出口合同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口合同中以FOB贸易术语成交的比例越来越大.本文从保险、货代、船货衔接、提单以及结算方式等方面对FOB贸易术语下出口合同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以便出口商更透彻地了解FOB术语,从而减少可能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家上市企业2007-2010年数据为样本,构建企业抗风险能力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时代危机对兵团不同上市企业及企业不同指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危机对不同企业和企业不同指标的影响具有差异。实证结果政策含义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兵团应对危机的重点首先放在农业型和外销型企业,其次才是工业型、商业服务型和内销型企业,建材类和工程类企业因受危机的影响较小无需特殊政策应对;提升兵团上市企业抗风险能力重点在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纵横》1998,(10):30-33
一、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风险大增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企业对东亚出口风险急剧加大,不少企业因此蒙受了大小不等的损失,致使很多企业对与危机国家的贸易丧失了信心,缺乏有效防范出口风险的手段,已成为制约我对危机国家出口的重要因素。1、东南亚国家及日、...  相似文献   

18.
魏昀妍  岳文  韩剑 《当代财经》2023,(4):106-117
区域贸易协定不仅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危机下稳定贸易发展、保障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通过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研究情境,重点探讨危机之前签订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对我国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是增强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原因,这一结论在经历了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减少企业出口风险和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区域贸易协定增强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更有助于增强融资约束较高以及年龄较大企业的出口韧性;进一步研究揭示了,相对于企业出口恢复程度,区域贸易协定对企业抵御风险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可将区域贸易协定目的国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以便尽可能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负面效应。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区域贸易协定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差异,进而有效增强企业出口韧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出口企业普遍采用汇付、托收、信用证这三种结算方式,而以国际保理、福费廷和银行保函为代表的新型结算方式,在出口结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后,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使用率迅速下降,而非信用证支付方式,如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以及赊销(O/A)等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却大行其道,很快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流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基层农行在进出口高端客户市场营销中遇到的问题 以临海市支行为例,近几年该行对临海市进出口高端客户市场营销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1)企业结算方式改变增加融资风险。最近临海支行对临海生产旅游用品结算方式进行调查,发现近两年外向型企业结算方式变化较大,从原来90%货物采用信用证结算转到约40%货物采用T/T(电汇)结算。对农行来说,一是融资前购销合同的真实性无法把握;二是融资后企业汇路无法把握,融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