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省是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形式。生态省建设,必须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建设发达的经济、良好的生态和明的社会为基本内容的生态经济建设工作。属于我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地区体系的宏观建设层次。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生态经济问题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建立高产、高效、优质、低耗、无污染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会计问题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建立环境会计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概念体系和综合反映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计量支持系统,以促进环境会计取得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已成为中国的顶层设计,生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与传统经济展开博弈,而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耦合。本文从博弈主体力量和博弈要素力量两个角度构建了对比模型,进而研究了由博弈演化为耦合的机理。研究发现:就主体力量对比而言,中国生态经济的推行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但生态恶化的现实压力可能会缩短这一过程;就博弈要素力量演化对比而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将经历“泥泞的中间地带”。因此,在生态经济推进之初,更多地契入耦合要素可以加快双方主动融合,更好地促进经济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然而"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影响的存在给生态经济的推行带来了困难。通过构筑政府与企业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得出纳什均衡点,进而将均衡点引入企业间博弈,从而搭建起生态经济发展的双层次博弈模型。分析表明: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贴、提高投机的惩罚力度,有利于鼓励企业实施生态经济生产模式,而生态经济模式的额外成本却阻碍生态经济的推行。同时,通过企业群体内博弈分析表明:公众监督奖惩机制会对博弈参数影响生态经济的推行造成干扰,在公众监督对企业的综合奖励影响高于惩罚时,关键参数对推进生态经济的实施具有正面作用,反之则起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加快绿色经济的建设步伐,持续推进绿色经济模式的研究力度,充分结合科技、法律、行政等有效手段,大力开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绿色经济体系,在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构建生态文明的同时,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全球碳减排事业做出贡献。绿色经济是指在以持续、和谐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大力促进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对生态经济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生态经济管理问题。指出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和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所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最后探索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平衡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有必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降低经济发展的生态成本,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生态补偿的内涵出发,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就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结构调整缓慢,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创新乏力;资源压力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需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上规模,上档次,增加附加值;运用各种杠杆鼓励和促进结构的调整;打好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促进湖南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立生态文明观、协调发展观和新财富观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