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集体经济》2011,(4):24-27
除了备受关注的个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提醒说,无处不在的“隐形税”其实更值得关注。 据记者调查,我国的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前者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月月缴;后者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城建税和营业税等,是天天缴。问接税也可称为“隐形税”,是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缴纳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税(Social Security Tax)是指被保障人及其所在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按一定工薪比例缴纳的用于社会保障的一种税收.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政府可以为社会保障制度筹集充足资金,对老年人、失业者、疾病患者和其他低收入阶层提供生活和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税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安全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唐葵 《中国经贸》2011,(6):257-258
新近关于济南市政协委员潘耀民连续三年在济南市两会上提出“馒头税”一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何为“馒头税”?为什么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如此关注?本文分析了“馒头税”的实质、税收负担者、所包括的税种和该类税收给民众带来的税收负担程度等,希望为揭开盘固在民众头上的被暗藏起来的沉重“隐性税负”的神秘面纱作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4.
刘海蓉 《发展》2007,(10):105-106
2007年3月,以"两税合并"为主旨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在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新税法在所得税税率和税收优惠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我国经济也必将产生重大  相似文献   

5.
众说纷纭遗产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200多年前就曾指出,"世界上只有两件事不可避免,一是死亡,二是税收"。这句名言,把税收的必然存在比作了不可避免的死亡,在人们谈论税收时常常津津乐道。有意思的是,有一种税,将这两种必然之事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税就是遗产税。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遗产税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总遗产税制(即"先税后分"),二是分遗产税制(即"先分后税"),三是混合遗产税制(即总分遗产税制)。为了防止财产所有者在生前以赠送财产的方式逃避遗产税,有些国家开征了赠与税,作为遗  相似文献   

6.
是生态税(Ecological Taxation)、绿色税(Green Tax)还是环境税(Environmental Taxation)? 10月27日,环境税说法获官方认可.与此同时,环境保护的开征也将在"十二五"期间落定.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体系 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后,逐渐形成了现有房地产税收体系. 目前,在房地产开发、转让、出租、保有过程中涉及税种主要有11个.其中,5个直接以房地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契税;6个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依据课税环节不同,房地产税收可分为土地购置税环节、房地产交易环节和房地产保有环节三大税收类别,在不同环节中,税负水平和效果是各不相同的.在土地购置环节,房地产开发企业向政府取得土地时支付的税金主要是契税(税率3%-5%)和耕地占用税(税率5-50元/平方米),税负负担较轻.  相似文献   

8.
杨得前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72-76
税制特征与税收遵从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是税收遵从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文章以28个国家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税收遵从与税制的简化与透明度、估税制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税制的简化与透明度对税收遵从有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在研究中没有发现自我估税与税收遵从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一个简单、透明的税制不仅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纳税遵从.自我估税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对提高税收遵从度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钰 《特区经济》2009,(11):121-123
在纳税人、征税人、用税人"三位一体"的税收格局下,用税人被赋予规划使用社会民众即纳税人所纳税款的权利,而权利在没有任何制约和制衡的情况下存在着被无限扩张及滥用的可能,此时,民众理应对用税人的用税权利享有监督权。基于民众与用税人的博弈分析,可考虑从提供有效监督渠道、提高监督额外收益、减少监督成本等方面构建有效的用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公民只有在知道自己的税的用途,知道了自己到底已经缴了多少税,知道了其他人已经缴了多少部,才能比较出是否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才会心平气和、心甘情愿地纳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之一 中国古代税收历史脉络 夏、商、周(西周)三代的三种赋税形态,史称"贡"、"助"、"彻".尽管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总的税率大致都是十分之一,即所谓"什一而税".夏之贡近似于定额课征形式;商之助和周之彻,均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前者为劳役课征形式,后者为劳役向实物课征的过渡形式.共同的特点是:税率低,贡赋并重,租税合一.它反映了在国家出现的早期阶段,实行分封制政体,税收的初级形态,也反映了税收从自下而上的自愿形式向自上而下的强制形式的演化过程.三代时期的"工商食官"、"市廛而不税,关讥而不征",到了西周后期,有了"关市之征",即有了初始的商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可长久支持的生态税制体系,让税制保护我们的环境,在现阶段开征污染税很有必要,但污染税制设计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遵循税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我国制定有效的污染税应遵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原则、污染者付费与使用者付费相结合原则、保持税收中性原则、保持税收适度弹性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和简单实用相结合的原则、专款专用与纳入一般财政收入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
税务专版     
《辽宁经济》2011,(4):72-73
税企联手送税法携手健步迎全运沈阳市地税局第二稽查分局于4月1日举办"喜迎全运和谐税企"健步行宣传活动暨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此次活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将税收宣传和喜迎全运结合起来,不仅彰显了地方税务工作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社  相似文献   

14.
郭聪聪 《特区经济》2014,(9):194-195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根据环境保护税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提出了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征收环境保护税应遵守的原则。在环境保护税计税依据的选择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企业购进生产用原材料、能源中所含可致污染的物质多少作为计税依据"。此外,针对我国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事实,开创性地提出开征突发环境事件税,作为对环境保护税的有益补充,形成环境保护税和突发环境事件税相结合,日常管理与突发事件处理并重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李萍 《发展》2003,(2):54-56
税收结构是实现税收职能作用的首要前提,它决定税收作用的范围和深度,只有税收结构合理,才能从总体上发挥税收的作用,因此,税收结构问题是各国关注的焦点。税制结构优化的内容。税收结构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不同税系或不同税种的配置问题,简言之就是税种的布局问题。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税收结构中主体税种的确立,因为各税系或各税种在税收制度或税收分配活动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如果其中的某一类税收在履行税收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便属于税收结构中的主体税种。它主要取决于是否在财政收入分配、经济调控、收入公平分配中…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经常遇到一些非经营个人到税务部门咨询,想知道老百姓与税收有哪些关系,个人一般要缴哪些税。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现将与个人(非工商户)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车船税的有关政策归纳如下,以期对老百姓纳税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沈阳市皇姑区地税局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让纳税人缴明白税、方便税、舒心税。一是注重检查管理做减法。逐项清理全局审批事项,全面厘定行政审批清单,明确了税务行政处罚权力运行流程,全面规范自由裁量权,避免了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梳理纳税人办理业务操作手册,明确受理时限、需要提供资料,采取事前告知等方式不让纳税人"多头跑"、"来回找"。运用信息技术简化纳税人涉税事项办理,深化网上办税业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藏省的调查,日本的资产税在日本全部税收(含地方税)中的比重占9.7%,在自民党的土地税制改革大纲中.决定自1992年起导入新的土地保有税,税收可望达到2000~3000亿日元。资产税的重点将无大的变动。以经济协力开发机构(OECD)24个加盟国为对象.核算1988年的不动产税(固定资产税、继承、赠与税等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结果是:资产税比重最大的是美国,占14.4%,英国也高达13.9%,然后是加拿大10.8%,日本继之.以下顺次是瑞士、卢森堡、法国。在发达雷家首脑会议的7个与会国中日本恰  相似文献   

19.
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对企业诚信纳税,防范税收风险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定义入手,说明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结合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实际流程,分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的纳税调整等细节.最后针对汇算清缴的后续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岩  刘冬 《天津经济》2014,(10):53-55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多数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纷纷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而研发费用的合理投入、正确归集、准确加计成为税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对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申报环节等掌握尺度不一,再加之税会存在的差异,造成一些企业在确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时出现问题.本文针对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适用范围,就企业申请享受自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税务检查中应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了分析,为税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