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开始由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生存型社会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过渡.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矛盾.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到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题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都强调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分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一些公共服务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公民生活的需要,且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问题较突出.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完善财政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等政策建议,能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拟合城乡差距,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而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财政支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调节的内在机理,找出了制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了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出发,分析乡镇政府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度障碍和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严峻,主要表现为供给总量不足,与国际差距较大;地区间不均等,四大区域差距大;城乡间不均等,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群体间不均等,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究其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事权财权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采取统筹城乡发展、匹配事权财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全面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在新世纪的重要的战略抉择.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实现是城乡发展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安排.因此,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设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供给机制,促进相关制度整合,推动跨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7.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学者围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范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和标准、非均等化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梳理了制度的研究视角和治理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其中,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能够有效缩小城乡间、区域间以及群体间的公共服务差异,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并且促进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积极的推动了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转移支付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逐渐成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化是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需求。法治精神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灵魂;法律体系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制度基础;法治政府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我国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大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福建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统筹发展难度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和需求不相适应,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雪虹 《北方经济》2011,(11):62-63
宁夏作为西部内陆省分,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比较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而言城乡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宁夏要更加努力,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体制测度: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发  周琛影 《改革》2013,(1):50-57
按照区域公共服务支出均等化—区域财力分配均等化—均等化转移支付这样一个分析框架,评估财政体制运行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均等化上,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的均衡水平显著提高,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均衡效果改善一般。在区域财力分配均等化上,区域初次财力分配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财力再分配均衡水平不断提升,造成财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由区域间、东部地区差距转变为东部、西部地区内的差距。转移支付提高了区域财力总体均衡与区域间财力均衡水平,却没有有效抑制东部、西部地区内的财力差距。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变迁,应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分工、区域财力均衡分配、改进均等化转移支付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新疆财经》2010,(5):41-44
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新疆地处边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是其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新疆城乡在社会保障、城乡就业、教育科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推进新疆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有助于我们明晰差距,增强责任感,进而找到路径,通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新疆城乡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熟度模型不仅可以对政府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能力做出评价,而且可以为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出持续改进的方法与途径。文章首先回顾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然后提出了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熟度模型,将成熟度划分为4个等级(萌芽级、发育级、优化级、完全级),并对每一级别详加描述,最后提出了成熟度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针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极不均衡的现实,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协调发展机制、多元供给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西部大开发升级转型、维护社会公正、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在交通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要围绕以人的权利和公正推动西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公众需求出发,在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城乡制度衔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不断提升西部人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平效应有利于形成社会公正独立的价值观,增强国家的凝聚力.面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前提,才能使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平坦和顺畅.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但是要实现“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这一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要统筹城乡发展.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上保证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建设的步伐.进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在对基本公共服务要求上,已从“十一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转变,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一项新的课题,也是“十二五”时期社会事业发展中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正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阐述了关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梯次结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指出:"公共产品是所有成员共同享用的集体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