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台湾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台湾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两岸贸易占台湾对外贸易比重平均约为3成,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总额比重达4成左右,目前大陆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及出超地区.  相似文献   

2.
陈小平 《财贸经济》1998,(7):64-64,F003
两岸经贸关系及台资、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市场的分析陈小平一、两岸经贸关系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实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香港转口的商品进出口间接贸易;二是台商对祖国大陆的直接投资。自80年代初以来,两岸经贸关系中间虽有波折,但总体上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大陆与台湾经济的互补性使两岸贸易依存度越来越大 ,区域整合是两岸经贸发展最终趋势。因此 ,在WTO的框架下只有不断地加强两岸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才能达成共同繁荣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4.
自1978年以来,大陆与台湾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得两岸经贸关系更加紧密。本文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两岸贸易比较优势进行了对比,指出大陆在纺织品、衣物、办公及通讯设备方面具有极强比较优势,台湾在化学品、办公及通讯设备方面的比较优势强于大陆,二者在农业和自动化产业中比较优势均较弱。  相似文献   

5.
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贸易规模和水平的持续飞速提高为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其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文章通过对2000~2009年大陆与台湾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以及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比较高,并且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占总产业内贸易的份额有所上升,表明大陆与台湾在国际分工的地位上以及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文章最后提出了在ECFA框架下发展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经过2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互补互利、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格局。两岸贸易额从1979年的0.77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257亿美元,20年间,两岸贸易总额已超过1600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台商在大陆投资项目43945个,合同金额446.7亿美元,实际投资240亿美元,占大陆引进外商投资总额的7.8%。目前,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台商最理想的投资地区,台湾则成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2000年,随着世界和亚太地区经济景气的强劲回升,特别是两岸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贸统计》2010,(3):17-20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我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两岸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本刊特邀商务部台港澳司官员就两岸贸易发展情况,从统计角度做一个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签署生效,开启了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的新时期,海峡两岸经贸发展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扩大.ECFA时代如何进一步提升检验检疫服务海峡两岸经贸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笔者提出几点思考. 一、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 大陆一直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持鼓励与开放政策,尤其是2005年以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农业的政策措施,对台湾部分农产品采取单方面的零关税进口政策,准予台湾产22种水果检验检疫准入,对其中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进口;准予台湾产11种蔬菜检验检疫准入,并实行零关税;对台湾籍渔船打捞的部分远洋、近海水产品和在台湾地区养殖的部分水产品共计8个品种实行零关税.  相似文献   

9.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发展。随着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经贸交流政策的逐步开放,海峡两岸的服务贸易也日益频繁。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以及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大陆与台湾经贸往来不断深化,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2010年,两岸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新阶段。台湾是广西重要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ECFA助推了桂台经贸发展进程。基于阐述桂台贸易发展现状,分析ECFA对桂台贸易的影响以及在ECFA框架下桂台贸易面临的挑战,以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贸易结构;发挥区位优势,深化桂台产业合作;进一步深化桂台经贸交流;扩大桂台服务贸易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分别加入WTO,成为WTO的成员方以后对两岸的经贸关系将产生何种影响,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台湾加入WTO以后,是遵循WTO多边贸易规则,使两岸之间的“三通”加速,还是引用“互不适用”条款,继续阻碍两岸之间“三通”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将证明,决定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走势的基本因素是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WTO多边贸易规则对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走势将不会发生重要的影响。海峡两岸分别加入WTO以后,两岸的经贸关系很可能继续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亚太地区区域内贸易增长迅速,日本和“四小”的贸易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贸易占“四小”、东盟和中国大陆的贸易总额约3成,日本与区域内的各国和地区贸易更加密切,“四小”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而对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有所增加。区域内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扩大,区域内各国和地区间吸引外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成长三角”计划的实施,“东北亚经济圈”的逐渐形成,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之间经贸关系的不断扩大,表明90年代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3.
逐渐回升的两岸经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逐渐回升的两岸经贸关系──台湾对祖国大陆经贸政策的调整趋向盛健,王建民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岸关系紧张对两岸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一度显现,两岸贸易增长明显减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观望。今年以来,台当局重新调整与适度开放大陆经贸政策,两岸经贸关系重新升温,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1995~2010年间大陆9省市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但大陆不同省市与台湾贸易成本的绝对值以及下降幅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岸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降低了贸易成本;两岸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仍然很大;福建省与台湾的历史联系紧密度较高对该省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影响已经不显著;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经贸政策对两岸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大。研究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海峡两岸可以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正> 台湾与澳门是两个具有特殊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的地区,台澳经贸关系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因受海峡两岸关系和澳门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呈现时断时续、繁复多变的特征。“九九”后澳门主权回归大陆,将对台湾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就此问题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依据"中先台后"的原则,台湾也已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名义加入WTO.GATT和WTO把主权国家内存在原单独关税定义为"一个与其他领土之间大部分贸易保持着单独税或其他单独贸易规章的地区",其核心宗旨为"区域经贸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台湾加入WTO并不涉及国家主权其他方面,因而不可能根本改变两岸经贸关系性质.两岸同处于WTO框架下,将使两岸经贸关系从双边制约转为多边制约,使两岸原来视同国际性经贸关系的经贸关系得到更加稳定的发展,使台商在大陆的"外商待遇"得到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海峡两岸间接贸易的发展态势及其波动的成因,通过考察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分析其与两岸间接贸易的互动关系,认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增长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对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不断相互渗透,任何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关系已经不能排除其他贸易伙伴的影响而独善其身,近几年来,大陆与台湾除了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外,亦分别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加深,两岸经济的关系也不断加强,海峡两岸的贸易对于台湾经济来说,特别是对外经贸发展的影响也是日趋深刻的。贸易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之中,贸易从原来的间接化走向直接化的发展方式。但是两岸之间的贸易失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逆差在持续扩大。究竟目前海峡两岸的贸易结构和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将要朝哪些方向进行改进?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与WTO规则一致的原则下,内地分别与香港、澳门两个作为WTO成员方的独立关税区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随着祖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的日益发展,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与台湾相互之间在经贸关系方面作出某种更加优惠安排也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