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智能制造的新模式.辽宁省作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大省,"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上下游产业链智能制造模式,针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分析发展智能制造的突出问题、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关键任务点,认为应首先构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和标准化体系,"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企业依据标准化的技术层级个性化迭代同步推进;其次建成省内优势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典型工程,在代表性制造行业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办法;同时构建出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转型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调研发现,目前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的成熟度不高、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薄弱、金融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发展的支撑不够、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未形成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通过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资源、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建设、助推金融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发展、重点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生态系统等路径,来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字化改造的基础框架,本文将产业数字化改造分为IT架构升级、数据驱动、平台化和平台依附四类模式。制造业与服务业数字化改造的不同模式主要表现在:从IT架构升级看,制造业需要逐步建立数字化架构体系,而服务业应顺应数字化趋势,快速推进数字化架构体系升级;从数据驱动看,制造业需要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协同驱动,而服务业主要是消费端数据驱动;从平台化看,制造业主要需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而服务业主要需要打造消费端互联网平台;从平台依附看,制造业主要是依附生产性互联网平台,而服务业主要是依附消费互联网平台。同时,政府对两类产业数字化改造应采取不同的政策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4.
纺织服装业     
一、2002年纺织经济运行分析 (一)纺织服装业增长景气指数逐月攀升。 纺织服装业是入世受惠行业,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入世对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积极效应明显。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2002年度纺织服装业增长景气指数一直呈现良好运行态势,由于对入世的乐观预期,景气指数从  相似文献   

5.
破局·重塑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从建设培育阶段进入赋能应用阶段的第一年.根据工信部数据,目前全国已遴选出15家"双跨"平台,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重点平台超100个,连接设备数超7000万台(套),工业APP近60万个;工业互联网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应用范围由企业销售、物流等外部环节向研发、控制、检测等内部环节延伸,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突破1500个.  相似文献   

6.
一、浙江省典型产业价值链分析--以浙江纺织产业链为例 (一)浙江省2005年纺织业集群产值及项目罗列 (二)产业价值链分析 浙江纺织产业链以中下游的服装生产为主,织造企业和上游的纺织机械都比较少.浙江省纺织产品在国内形成了一些品牌,更多的是形成了大批纺织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7.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数字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以“柠檬豆”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赋能以平台用户需求场景为牵引,开发冗余数据资源,整合异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导和数字协同;工业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映射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可调用的数据资源,数字孪生产生更丰富的场景,驱动网络效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的本质是基于场景赋能体系构建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基于网络效应形成的生态构建过程之间的交互共演。响应场景驱动创新范式,研究有助于完善平台组织理论,丰富网络效应研究情境,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晋江看我国服装品牌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江作为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化纤、织造、染整、成衣生产为一体的完整体系.纺织服装业如今已成为晋江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晋江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朱婷  池仁勇 《经济问题探索》2007,(10):150-154,160
本文对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和其竞争力的概念进行释义,在详细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实力、活力、潜力、魅力四大方面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浙江省纺织、服装两个行业中的六个中小企业集群,进行数据收集,利用主成分及AHP法对六个集群网络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排序.最后提出提升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产业面临日益增强的环境规制,研究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有助于协调好环境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用1991—2013年中国纺织产业中纺织业、纺织服装业、皮革业和化纤业四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就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纺织产业的升级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验证了正式环境规制对纺织产业升级的门槛效应及四个行业之间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纺织产业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当以工业污染排放强度为门槛变量时,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它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从而验证了两者之间的门槛特征和行业异质性。非正式环境中,收入水平对纺织产业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受教育程度对纺织产业升级也有轻微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快时尚行业,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时尚,对于纺织服装、服饰行业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门问题.本文以沪深股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其股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纺织服装、服饰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对股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企业规模与营运能力和成长性能力对股价有较弱的影响,说明在纺织服装行业内财务信息在股价波动上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结论为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利益者进行投资提供了经验数据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2.
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促进我国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以海尔卡奥斯平台用户企业A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企业间信任通过驱动企业知识交易与复用、提升数字化水平的过程和内在机制。研究表明:①知识交易和复用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情境下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②企业通过构建信任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交易和复用中的合作互动,从而有助于获取与应用平台模块化数字知识;③知识交易与复用对企业数字化基础和管理能力的同步构建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总体情况 (一)"第一梯队"优势突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均衡发展 凭借良好的经济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环境,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全国前列.据赛迪2019年、2020 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显示,江苏、浙江、上海数字经济总指数连续两年稳定在全国前 5 名(见表 1),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数字经济均衡发展特色明显.在数字产业化方面,长三角地区抢先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及相关服务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坐拥14个集群(见表2),占比超过20%.其中,长三角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显著,集成电路、机器人研发制造全国领先.从产业规模上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量共计为 1306.59 亿块,占全国总产量的51.9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超过30%.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浙江、江苏连续两年居全国前两位,加上安徽,三者在发展工业数字经济方面表现优异.其中,江苏涌现出以苏州紫光云(UNIPower)、徐工汉云等为代表的60多个省重点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30万家上云企业、95家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安徽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20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100台,"皖企登云"企业达5100家,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4.
纺织工业是福建省传统产业,服装工业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1999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当年价)186.2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同时纺织服装企业也是我省出口的生力军,1999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业完成出口交货值78.97亿元,占纺织眼装业销售产值的比  相似文献   

15.
《经贸实践》2010,(5):F0002-F0002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负责调节全省近期国民经济运行、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的省政府组成部门,挂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牌子。将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的经济运行调节、工业行业管理和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职责、原省信息产业厅的职责、原省乡镇企业局的职责,整合划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统针织行业的转型升级,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的3D虚拟仿真教学建设势在必行.在分析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思维模式改革策略,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搭建虚实结合的针织虚拟实践教学平台,通过针织织物设计系统(SDS-ONE APEX33D)对针织服装设计规划、配色以及生产模式实施方向定制,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资源的深度协调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住房贷款担保信息化步伐显著加快。包括非法调用、数据泄露在内的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日志、软件权限控制等传统的解决方案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文从某地住房贷款担保系统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出发,通过数据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将数据安全法律责任、数据安全标准化、数据分级分类、人员数据安全能力以及数字化平台融合,构建成为“五位一体”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外向型发展已经跨出了可喜的步子。据不完全统计,到1991年底为止,上海在境外开设的工业企业有30多家,行业涉及到搪瓷不锈钢器皿、纺织、机床、标准件、工具、医药、服装、化工、轻工等系统的20多个行业。上海目前直接从事出口创汇和间接从事出口产品生产的工业企业近3000家,涉及全市工业系统的180个行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居多,而农业企业较少;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是制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因素.企业对于疫情防控数字化应用、政府监管数字化等政策较为满意,而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本地政策、上下游企业数据协同的规范等则抱有更高的期许.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精准施策,引导企业增强转型意识,加强数据治理和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广平 《生产力研究》2022,(7):81-85+149
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制度安排,既包括“三医”联动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政策,又包括药品工艺变更行政许可、药物警戒数据管理和医保业务编码标准等制度的协同效应。文章基于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问题、政府监管制度、“三医”联动改革等阐述,分析了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要素,特别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医保编码标准,构建以部门间互动效应、产业供应链和数字化技术互动效应为维度的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耦合效应框架,并提出了数据要素、平台经济、产品结构和部门协调等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