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财贸研究》2020,(1):93-110
以200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消极绩效反馈下期望绩效差距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未实现组织期望绩效时,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的程度越大,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能够弱化期望绩效差距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信息透明度在期望绩效差距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文章从期望绩效反馈的视角深入阐述了股价波动的成因,同时从内部监督的角度提出了平稳资本市场表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财贸研究》2020,(6):98-110
选取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经营现金流透明度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应计会计盈余,经营现金流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进一步,考察市场关注度对经营现金流透明度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市场关注度对股价崩盘风险存在双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市场关注度的提高增大了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压力,使其更倾向于操纵现金流信息,进而导致现金流透明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升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关注度的逐步提高,投资者消化、吸收与理解信息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企业隐藏坏消息的能力受到限制,从而降低了经营现金流透明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即表现为市场关注度越高,经营现金流透明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不完全假说,以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透明度越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相反地,会计信息透明度越高,未来股价崩盘的可能性越小。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是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本市场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环境政策日趋严格,环境负面消息累积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不断提高。文章基于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企业的经验数据,探讨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且当媒体关注越高、分析师关注越高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强。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发现,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要通过治理机制和信息机制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换言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够通过提高公司环境绩效和公司信息透明度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具有资本市场有效性,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政府完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以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企业优化战略决策以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社会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信息逐渐成为投资者评判一家企业的重要参考。此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程度进一步上升。股价崩盘是一种股市极端现象,对行业、市场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有较大负面影响。相关研究证实,环境信息的披露可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为进一步了解环境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文章在概括环境信息披露、股价崩盘的基础上,从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以及相关监管入手,对环境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抑制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6.
以2006—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中国银监会公布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构建中国地级市的银行竞争指标,检验银行竞争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竞争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降低主要得益于银行信贷和债权监督,而银行竞争能够显著提升公司信息质量,减少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行为,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竞争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和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公司更为明显,而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传统物理网点下的银行竞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通过对KH药业的案例分析得出,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增加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之后又利用回归实证分析了众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显示,在强制披露的前提下,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推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加剧了股价的崩盘风险,"社会责任的崩盘效应"不是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8.
孙刚  郑琦 《财经论丛》2021,(6):78-89
文章聚焦于"产业政策要准"这一核心问题,分析了我国高科技产业政策微观实施与资本市场信息风险的关系.文章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视为实施高科技产业政策的重要机制,研究发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的企业其股价崩盘风险显著降低.围绕两者间的实现机制及其价值效应,文章进一步拓展研究发现,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后企业盈利操纵性部分显著减少,盈利稳定性更高,股价波动同步性程度更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更精准,企业价值显著提升.文章从我国产业政策微观实施的视角,解释了上市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制,表明国家宏观政策的微观实施具有抑制信息"失真"和信息"扭曲"的作用,对从产业政策执行视角厘清政治因素与资本市场信息风险定价的形成途径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可以抑制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促进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研究有助于丰富机构投资者的考察,对正确引领机构投资者发挥稳定资本市场作用,预防与应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创新作为具有高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性的内部活动,究竟会对股价崩盘风险与股价特质性波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已有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本文以2007~2017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创新投入对于股价崩盘风险和股价特质性波动的作用效果。OLS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投入显著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同时提高了企业特质性波动。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相比于不符合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条件的企业,符合这一政策条件的企业在政策实施后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特质性波动显著上升,与OLS回归结果一致。上述结论在PSM-DID等多项稳健性测试中保持一致。本文研究对于上市公司加强研发信息披露,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以及政府部门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均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高管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大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有效的内部控制则可以弱化高管持股比例增加在股价稳定性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监管部门要完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对企业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而企业要从机制和制度两方面去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股价崩盘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学者开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制及降低风险的方法进行探究。将国内外财务和金融领域关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分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企业投融资行为、管理层行为及特质、机构投资者、外部监管、政策实施及制度改革这六类进行了系统梳理,对风险预防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徐威 《现代商业》2023,(5):129-132
本文将2019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18]35号)》作为外生事件,选取2018年~2021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经营租赁信息入表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营租赁信息入表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说明新租赁准则实施后,经营租赁信息入表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14.
徐绮琳 《中国商论》2024,(2):122-127
数字化时代,制造业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还有着巨大的转型发展机遇。本文选取2010—2020年全部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旨在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在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崩盘风险路径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股价崩盘风险会相应增加。数字化转型对整个路径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对投资者情绪高涨带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抑制能力越强。综合以上结论,企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减少由投资者情绪高涨带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数字化转型程度,验证了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调节效应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制造业和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致先  徐冰 《商业会计》2023,(22):70-73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实证检验了审计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然后引入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别利用逐步回归法和Bootstrap法检验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越高,其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审计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投资者保护与股价崩盘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价崩盘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阻碍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探究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已成为当前公司财务和资产定价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以2001-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地区投资者保护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业绩差、成长性低的公司中上述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地区投资者保护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降低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路径实现。本研究不但将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视角拓展到了宏观领域,深化了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加强投资者保护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股市自2007年来爆发大规模的股价崩盘,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遭受重大挫折。结合实际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样本资料,本文发现:实际盈余管理应用程度越高,越可能发生股价崩盘;实际盈余管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程度显著强于应计盈余管理。通过研究,本文丰富了我国的实际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文献,建议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遏制企业滥用实际盈余管理操纵盈余的行为,对如何降低我国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春涛  王悦  张璇 《财贸经济》2021,42(6):37-53
企业的激进避税行为通过积累大量负面信息而增加股价暴跌风险.本文采用2004-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激进避税行为对股价暴跌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避税显著增加了股价暴跌风险."金税三期"工程的双重差分检验、PSM检验、工具变量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企业避税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依赖外部监管强度,在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多、被"四大"审计、机构持股比例较高和法治环境较好的企业中,企业的负面信息难以囤积,避税增加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效应被弱化.另外,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避税对股价暴跌的影响在国有企业、透明度低的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可能的原因是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导致了较高的信息不对称,在透明度低和外部市场化程度低的企业中,避税行为也伴随较高的信息不对称,负面信息的不断囤积导致股价暴跌风险加剧.因此,强化企业外部监管和税收征管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并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07-201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企业寻租理论,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旨在为财政政策经济后果的研究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制度环境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补贴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正相关关系更强;在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政府补贴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正相关关系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寻租是两者正向关系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可以借助政府补贴粉饰公司业绩和隐藏公司负面消息。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0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父子共同决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发现,父子共同决策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显著负相关。机制分析表明,父子共同决策通过缓解两类代理冲突降低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外部监督水平较低时,父子共同决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