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直以为老上海所特有的那种情调和韵味,早已随东去的黄浦江水一去而不复返了,特别是当我被南京路上如潮的人流拥向外滩,面对矗立在黄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塔时,那种沧海桑田更让我有一种“逝者如斯夫”的感觉。无奈,只能骑上自行车,在一条条纵横阡陌般的弄堂内穿梭着。外白渡桥下的涛声依旧,老城隍庙的九曲桥依然弯曲玲珑,孙科与蓝妮的玫瑰别墅神秘依然,郁达夫的尚贤坊拥挤凌乱如故,陈逸飞的“新天地”仍在刻意地营造着一份昨天再来的感觉,但最后也只能唤起我对老上海的一些零星的感触。难道“十里洋场”的上海,有石库门、老弄堂的上海,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有“白兰花,栀子花”的叫卖声的上海,真的像一头头被拆除的老虎灶一样,永远留在了历史和“老克勒”们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情色     
前阵子去了趟日本,回来后碰到朋友,总会遇到色迷迷的问话:“给我带写真集了吗?”“在东京街头,有没有一些穿着制服的女学生,很清纯可爱的那种,略带羞涩地说:‘你好,可以给我一些钱吗?’”。莞尔之余,不禁万分感慨,难道现今的日本留给人们的仅是情色了吗?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有个人曾经对我说,他最欣赏的女孩子是那种在他贫困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吃窝头就咸菜而毫无怨言,在他成功的时候和他一起衣香鬓影地出入香港美食城而毫不逊色的女子。 那个时候在北京,香港美食城是某种暧昧的象征,那种感觉有点像刚粉碎“四人帮”时候的大个儿录音机,听音乐是其次,它是配着喇叭裤、蛤蟆镜一起招摇过市的道  相似文献   

4.
情结晋阳城     
我是在临猗中学上完三年高中的。高二的时候,班里来了一名太原籍的新同学,因为兴趣相投,和我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也许是“月是故乡明”吧,他经常和我谈起太原,言语之间流露出对太原的无限思念.说起汾河,更是眉飞色舞。“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山村”,那种引以为豪的情感让我多少有些嫉妒。那时候,我对太原,对汾河就已充满了神往。  相似文献   

5.
高原蒙太奇     
出生在邙山洛河岸边的我,从儿时起便沉迷于小桥流水的风光和风花雪月的情调。但骨子里却梦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种大自然的粗犷豪放。这次陕甘宁的摄影之旅,满足了我儿时的梦想,虽然在摄影方面有得有失,但一些难得的经验和感受,相信还值得与影友们共享。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实习期间,自始至终,我总能听到有经验的老陪同或前辈们这样议论:“日本的随员特别讨厌。”听多了,自然留心起来。然而在与八名日方随员的合作过程中,我非但没觉得有什么讨厌之处,反倒常常被JTB(日本交通公社)随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当然,也有个别随员让我觉得“这人怎么那样,真不可思议”,却没有那种强烈的厌恶感。那为什么围绕日本随员会  相似文献   

7.
猎影魔鬼城     
在新疆那么多可拍照的地方,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位于准噶尔盆地的魔鬼城。我总有一个梦想,就是到魔鬼城去拍时装和姑娘,一想到把时装和姑娘放在魔鬼出没的地方,由此产生出那种恐怖与美丽的反差,我就兴奋不已。可是令我失望的是至今没有哪位姑娘愿意让我带她们去魔鬼的住地,更没有哪家时装公司愿意把他们只在“T”型台上表演的高贵时装,展示在魔鬼的身边,到是我和诸位影友先后去了两三次,拍了一堆很不成样的照片。 在准噶尔盆地的戈壁上遍布着“雅丹地貌”。大约2.3—1.9亿年前,是地质学上称为“三叠纪”的时期,准噶尔曾是一大片  相似文献   

8.
黑漆漆的大胡子盖住半张方脸,那双眼睛看人的时候实实在在,一笑变成趴着的小括弧。我猜,他差不多属于那种“醉里挑灯看剑”的东北大汉。奇怪的是,听他讲旅行的故事,我开始对他的外型印象产生错位。  相似文献   

9.
在将舒适作为穿着和整理行装的核心的同时,还有许多其它方面需要考虑。我不确定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从一个讨厌买衣服的人变成了一个满世界赶时髦的人,但是我想那应该是在几年前的那个酷热的下午,我乘坐的出租车在印度浦那(Poona,现在拼为Pune)的一个传统纱丽店前停下来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到那种地方去。当我看见成堆的  相似文献   

10.
莉香带着一脸真纯的表情,问完治:“你可不可以教我,有什么办法可以不去喜欢一个人?”“恋爱就像一本参考书。即使不成功,人和人相爱的瞬间,那种感觉会永远留在心里,只有这样才会 让人有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才能变成一把照亮黑暗的手电筒。”  相似文献   

11.
我一直热衷于去独具魅力的古村镇访古寻幽。走在铺着硕大青石板的蜿蜒巷道中,两边是高大的风火墙,墙上衰草枯杨,青苔苍然,耳畔则是“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原始音乐的伴唱,此时此刻你真就会那种返朴归真的飘然欲仙之感。陈年的古镇竟有如佳酿。  相似文献   

12.
绅士自述?累     
从早上一睁眼到晚上入睡前,我必须随时随地地注意我的行为举止和言谈话语。 着装是最重要的事情。英国人有一句话:“The clothes makes the man。”和中国人说的“人靠衣妆马配鞍”,是一个意思。平时上班,我一定要穿深色西装,名牌衬衫,衬衫的质地要好,别穿那种特薄的,因为我们里面一般不穿背心或棉毛衫,可不想让人一眼看透。高级衬衫可配袖扣,一般是银灰色或金色的,一定要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第一春的旅游盛会上,我先就“十五”期间发挥我省旅游资源和新兴产业优势,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初次攀岩下来后,周围的教练和攀岩老手热情鼓励我:“不错不错,第一次攀岩就上去了。”我深知自己还差得很远:“不行不行,全靠大家帮助。”想起自己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岩壁上感到害怕时、全身紧贴在岩壁上的情景,脑子里突然闪现过紧贴在纱窗上一动不动的壁虎的样子,不由脱口而出:“我觉得自己在上面挺笨的,害怕时全身紧贴在岩壁上,跟壁虎似的。”“哈哈!你知道吗,壁虎可是最高级的攀岩动物!”《山野》杂志编辑谢弥青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长城,吸引过无数人赞美与感叹,然而.若非你亲身经历.是很难有这份兴致与情怀的。于是乎,“不到长城非好汉”对于人们便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近几年,我先后登过八达岭,慕田峪,黄崖关等名的长城.总觉得好汉当得不过瘾,没有“第一”的感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小时侯“玩打仗”,总喜欢为自己构筑一个个掩体,玩沙子时也喜欢堆出一个个碉堡。今天,童年的梦在喧闹的城市中早已远逝。然而,我们能有机会进入四川阿坝州的神山——嘉莫木尔多山,再钻进那里藏民建起的石碉房子,也许我们又找回了那种童年所憧憬的景象。当然,我们可能会带上那种叫“文化”的眼镜去欣赏那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信箱     
《时尚旅游》杂志社: 你们好!我第一次接触《时尚》是在时尚书店,因为单位离中粮广场很近的缘故,无意间的偶遇使我结识了这间外表非常耀眼极具吸引力的小屋,让我深陷在“时尚”的包围中。我深深的被屋内时尚的氛围感染了,在门口的书架上留连了许久,几乎翻遍了书架上的每一本杂志,《时尚·伊人》.《时尚·先生》、《时尚·健康》、《时尚旅游》……哪本都是那么的爱不释手。心动不如行动,因为在小屋可以用9折的价钱买到“新鲜  相似文献   

18.
雁门商埠     
耳听着东汉张衡“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泪沾巾”的词句,沿着西周穆天子“绝喻之关瞪”登临西关(即雁门关)的古代石板路,结伴踏上了炎黄开拓中原时的北边主门户——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古关、险关的雁门关。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和朋友在冷气开足了的麦当劳里嚼汉堡。他突然指着四面的摩天楼说,“太阳的影子都让这些楼切碎了!”然后就讲起了云的投影在高山草甸上,如何自由自在地飘动,一脸向往。“还有月亮眯着眼睛变成一根银线,流星拖着火尾巴划过半个夜空……”;他讲着城市所没有的那种夜的灿烂,“那怕树摇下了最后一片叶子,雪地里杂沓的小动物的脚印也不会让你觉得寂寞……” 列出北京九条最经典的徒步线路,供你一一尝试,据说由易及难,装备由简及繁,危险系数却也是自夏而冬,由小及大。京郊山水的清新空气,是终我一生也呼吸不尽的。  相似文献   

20.
我对“尊重客人”的理解沈浩群我们饭店的宗旨是"宾客至上,服务第一"。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尊重客人,为客人提供最佳服务。记得我刚入店的时候,一天我和部门主管宋美云一起在大堂等电梯,当时宾客进进出出,大堂里很热闹,我们身边就站着两位外宾,也像是在等电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