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观还是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产权对效率的重要作用.产权残缺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将导致一系列后果,如自贬效应与高损失性、收益非货币化严重、人力资本流失、使用及配置效率低下乃至宏观经济效率低下等等.探讨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并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对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权观还是西方产权理论,都强调产权对效率的重要作用。产权残缺会影响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收入的分配等等,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将导致一系列后果,如自贬效应与高损失性、收益非货币化严重、人力资本流失、使用及配置效率低下乃至宏观经济效翠低下等等。探讨人力资本产权残缺并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对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知识经济时代激励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完善,人力资本产权的确立已不可避免,它对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将人力资本产权纳入到企业改革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中,以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使用和配置。 相似文献
4.
王何燕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3):10-10
根据人力资本的特征。采用适当的激励手段使人力资本的产出水平最大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入手,论述了产权激励是实现优化公司治理,达到有效激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设计了以多元激励为核心的薪酬激励机制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5.
“产权残缺”是指产权的所有者对他所拥有的权利具有排他的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和自由的转让权等权能不能完全行使其权力,或者这些方面的权能受到限制或禁止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论人力资本产权收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财务角度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实现机制进行研究.从财务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是有意识投资的,具有促进财富和经济增长的内在特性的,一种能享有资本产权收益的价值.所有员工都符合人力资本的特性,因此都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栽体.按层次可将人力资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特性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特性,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在双重特性上的分布程度是不同的.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既包括债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也包括股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相对于非人力资本享受的税后收益,人力资本的税后收益的意义更为广泛,还包括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收益.文章提出构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实施人力资本产权基金制度的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7.
罗明忠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16(2):83-86
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学术界观点不一,相应地,对有关人力资本产权的几个问题的回答也各不相同。但人力资本产权概念的确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调动经营的积极性;对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讨论,本身说明我国开始重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而且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价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成败。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任务,其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靠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奏效,必须尊重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实施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措施,从物质、精神到人文环境创建完善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必要性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并结合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存问题 ,提出了对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一度被归结为: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体制僵硬等因素,而随着现代人力资本产权理论以及激励理论的兴起,对此问题的研究视角逐步从“体制”因素转向“人”的因素。本文将从“人”的因素这一角度,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缺失的原因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人力资本产权"分歧的化解及其与智力资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理论,本质上是“虚拟资本”问题,是对这些过去被看作是费用或成本的东西进行“资本化定价”。我国经济学界“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分歧,关键在于没有从虚拟资本这个角度来思考“人力资本”这类问题。特别是由于在研究企业产权理论时,没有引进另一类虚拟资本——“智力资本”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是经济生活中最为稀缺的人力资本资源。企业家人力资本既不同于非人力资本资源,也不同于一般的人力资本资源,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于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经济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内涵、结构与功能,得出关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3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产权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以及目前人力资本产权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人力资本产权会计改革的具体思路,以期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产权会计发展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变革三次浪潮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股权化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基本逻辑和大趋势.如何在实际操作层面解决"两权分离"悖论,不仅是现代公司制度运作和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的逻辑起点、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1992年以来,中国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变革经历了三次浪潮.目前,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实现人力资本股权化、稚行股权激励计划,已经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如何实际"行动"的问题.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变革积极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是未来中国企业必然而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企业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艰难探索期,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本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不够,用产权激励进行界定,把企业发展、产权配置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才能形成新的激励机制,但核心问题是如何切入产权激励的路径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虚拟资本"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本质上是提出了"虚拟资本"问题,是对这些过去被看作是费用或成本的东西进行"资本化定价".在当代企业的资本范畴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实体资本为一方的"硬资本"和以虚拟资本为另一方的"软资本"两大部份,而这两大部份是建立在"资本三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基础上的.由"资本三要素"的基础概念,我们可以推解出一系列新的资本概念和形态,从中我们可以较清晰地辨别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构架与层次,并可直观地厘清它们的边界与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特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18.
当国有企业引入人力资本产权、把国有企业看成一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时,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也进行了制度创新,从而大大节约了国有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进而指明了未来国企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对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实证比较分析表明 ,同属于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以及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之间之所以出现较大的经济效率差异 ,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产权的性质 ,而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上的差异 ,尤其是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是导致两者经济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