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屏蔽泵尾部端盖上加装排气管,将启泵时泵体内空气或气液混合氨排出,解决了泵在启动运行时电机腔内的压力与出口压力不一致,产生气蚀,造成低温屏蔽泵启动电机声音异常、泵体振动大,常温屏蔽泵启动电流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解决往复式注水泵电机过热问题,根据电机温度的标准、注水泵电机功率配备的标准,测试了注水泵的实际工况和电机实际功率,分析了可能过热的原因,认为泵电机实际功率达不到额定功率、使用变频器、供电质量差是电机过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交流润滑油泵启动失败原因的查找,分析其启动逻辑,得知导致该泵启动失败是源于启动逻辑条件闭锁。经重新激活启动逻辑使该泵顺利启动。根据此次故障总结提出启动逻辑上的优化建议,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离心泵在运转过程中,难免出现一系列的故障,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处理故障,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和保障,文章针对各种故障,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为生产保驾护航。造成输油离心泵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设备出厂故障、启动故障、运行故障、选型故障等等,往往这些故障会导致离心泵无法正常启动、泵的排量不足、泵震动噪音大、轴承高温发热、泵超负荷汽蚀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这些故障进行分析及排除。  相似文献   

5.
1.停泵前关闭进水闸门并带清水停泵前关闭闸门并带清水,将管道内的物料带尽,避免停泵后物料在进料管及蜗壳内沉淀。否则有三种情况影响泵的寿命。(1)停泵后物料下沉,再次使用泵时不能启动。(2)停泵后虽能再次启动,但泵在启动中会产生较大晃动。这主要是沉淀的物料,造成水轮旋转中产生偏心力。(3)停泵后物料下沉造成泵进水管路被堵。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高速泵启动故障的原因分析,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消除高速泵启动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M310型百万千瓦机组的主冷却剂泵组的三级密封结构、轴封水系统、联锁保护设置、主泵组冷却水、化学和容积系统条件、主泵组及辅助系统单调、报警和运转实验、主泵组启动水质、系统压力等阐述。从结构上对主泵组进行功能阐述,对主泵组的调试条件、注意事项、调试内容等进行论述,梳理主泵组启动条件及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8.
炼油厂焦化装置柴油泵与回流泵机械密封,频繁出现泄漏超标现象。分析泄漏原因,认为是波纹管内焦粉堆积,使波纹管失弹、端面磨损与密封局部过热所致。提出将密封改造为串联式机械密封,辅助系统改造为PLAN32+53A方案。  相似文献   

9.
D45 0 -60× 9型输油泵额定扬程 5 40m ,排量 45 0m3 h ,功率85 0kW ,采用填料密封。由于泵压力大 ( 5 .4MPa) ,使盘根内外压差大 ,当高速旋转的泵轴使填料稍有磨损 ,介质 (原油 )便沿轴外流 ,最多 5 4L h ,平常为 10L h ,均严重超标。为了减少泄漏量 ,不图 1断地紧盘根 ,加剧了轴与盘根的磨损 ,同时使轴和轴承产生高温(用远红外测温仪测得温度为 87~ 10 5℃ ) ,曾出现石棉盘根过热划伤轴套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 ,在泵的填料环处外接一根铜管使泵内经盘根漏出的部分油引到泵的吸入端 ,减轻了外层盘根的压力 ,从而减少了泄漏量。此法通过…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夏季,日照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安装的3# 75 kW防洪泵在启动过程中,按下启动按钮后,Y形启动接触器吸合正常,达到设定延时时间8 s后,接触器由Y形启动向△形运行转换时,接触器无法吸合,防洪泵不能正常启动.  相似文献   

11.
1.问题与1000m3液氧储槽配套AC180液氧泵,预冷启动后响声大。盘车没有发现异常,重新加温、预冷、启动,响声依然很大。随后将泵解体,发现叶轮紧固螺栓松动,诱导轮晃动量很大。叶轮与诱导轮的轴向接触端面磨损严重。叶轮(铸造黄铜)内孔严重磨损,磨损量0.9~1mm。叶轮键槽两个,一长一短,长的固定诱导轮)严重磨损,其中的键有一个断为两节。叶轮、诱导轮顶部与机  相似文献   

12.
陈小萌 《中国核工业》2017,(Z1):101-105
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TNPS3&4)的循环冷却水泵使用混凝土蜗壳泵,系统采用一机三泵母管制的配置方案.机组满功率运行期间,循泵入口海水水温高时(连续一周平均海水水温≥18℃),打开集管上联络阀,三台循环水泵同时运行,采用母管制供水;循泵入口海水水温低时(连续一周平均海水水温< 18℃),运行2台,一台备用,关闭联络阀,采用单元制供水.在初始设计中,循环水泵从初始启动准备到具备允许启动条件需要9.5小时.此时间延长了机组启动准备时间,而且在两台循环水泵采用单元制方式运行时,若出现一台循泵故障停运,则机组甩负荷至40%TMCR,备用泵启动时间长,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而且给电网带来波动和基本负荷损失,降低了田湾3、4号机组的可靠性.通过对田湾3、4机组循环水泵本体结构和辅助系统的研究,主要通过改进齿轮箱润滑油加热系统、润滑油系统运行方式、密封气囊排气方式,实现了在低温工况下,2台循环水泵运行时,备用循环水泵处于“热备用”状态,将循泵启动时间从9.5小时缩短至0.5小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水厂智能恒压供水系统的四台水泵 ,采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和变频器。恒压点pset设置在0 .3 6MPa。假如先是 1号泵工作 ,用户用水量增大 ,压力下降 ,1号泵电机频率上升到工频为止 ,若此时压力仍低于0 .3 6MPa ,PLC控制 2号泵变频启动。若供水量满足了要求 ,pset≥ 0 .3 6MPa ,程序设定为 1号泵停止运行。 1号泵停止运行后 ,很有可能pset<0 .3 6MPa ,2号泵电机频率上升 ,直到工频频率 ,若此时压力仍≤0 .3 6MPa ,PLC又去控制 3号泵变频启动。如此循环 ,不断频繁启动。在变电站监控系统中 ,采用一台西门子 7JS62微…  相似文献   

14.
国内某核电厂每台机组设有3台主给水泵,正常功率运行情况下,两台运行,一台备用。当出现异常突发情况时,备用泵自动启动。从给水泵切换出发,通过现场测量和理论计算,阐述给水泵切换前的暖泵措施,避免冷水进入高加导致高加解列或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5.
德国力士乐A10VS071油泵,最大排量156L/min,最大转速2200r/min,用于快切阀、旁通阀、危急遮断器及静叶调节的动力装置. 1.输出流量不足或不输出油液 (1)吸入量不足.原因是吸油管路上的阻力过大或补油量不足.如泵的转速过大,油箱中液面过低,进油管漏气,滤油器堵塞等. (2)泄漏量过大.原因是泵的间隙过大,密封不良造成.如配油盘被金属碎片、铁屑等划伤,端面漏油;变量机构中的单向阀密封面配合不好,泵体和配油盘的支承面有砂眼或研痕等.可以通过检查泵体内液压油中混杂的异物判断泵损坏的部位.  相似文献   

16.
主给水泵组是核电站最重要转动设备之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攸关核电机组能否正常运行发电。为保证核电站电动主给水泵正常安全启动和避免冷水引起的热冲击及避免冷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导致一回路引入不必要的正反应性。启动主给水泵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暖泵,主给水泵系统需要设置暖泵管线以便进行暖泵暖管。通过对核电主给水泵暖泵方案进行研究,为核电站提供可行的有效的暖泵管线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增设自吸装置替代水下底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述 离心泵启动时,如果泵壳与吸水管内没有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的密度,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处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此时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气缚,表示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所以启动前必须向壳体内灌满液体。若离心泵吸入口位于吸液贮槽液面的上方,在吸入管路的进口处应装一单向底阀和滤网(图1),以防止启动前所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流失及液体中的固体物质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水泵。这虽解决了泵的自吸问题,但底阀长期浸没在液体中,  相似文献   

18.
1.运行时轴承过热水泵在运行中,如果用手去摸水泵轴承盖部位有烫手的感觉,说明轴承部位存在故障。一般应拆开联轴节,调整泵轴与电机轴的同轴度。检查泵和电机轴承润滑情况,要及时注油。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轴承。对于皮带传动,若皮带过紧,应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采用PLC控制罗茨泵,当真空度达到设定值时罗茨泵自动启动运行。为降低设备能耗,提高效率,采用新式变频电机罗茨泵组,利用变频器控制罗茨泵电机。  相似文献   

20.
双联叶片泵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中。利用大泵实现较高的运动速度,而利用小泵保持系统压力。往往是大泵的压力调得较低,以利节约能源,而小泵的压力调得较高,以保证系统在静止或低速时有较大的作用力。但在液压系统中,由于存在种种内泄漏,常使小泵压力无法调高,这种情况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通过如下两例介绍这类问题的判断方法。 例1:某60g注塑机液压系统如图1所示。大泵流量113l/min,小泵流量14l/min,泵的额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