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过盈零件的装配是机械维修中重要工序,需要对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对过盈连接原理进行说明,论述了过盈装配原则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依据无键过盈连接在螺杆钻具(PDM)挠性万向轴总成研制中的应用,阐述了挠性万向轴总成的结构设计思路和过盈连接的计算方法。介绍一种挠性万向轴总成过盈连接及稳定性分析与计算,提供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理论计算方法,供从事螺杆钻具产品研发的相关人士参考;采用电磁加热法装配时,通过过盈量计算出接头所需的加热温度;为了多次利用挠性轴,对拆卸时所需的最大拔出力进行计算,并提出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通过该方法的介绍,能够使相关产品的企业及专业人士应用到专业中去,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3.
《设备管理与维修》1991年第10期刊出的“铜套的缩量”一文,就铜套过盈装配后,内孔的收缩量进行了推导、计算,并提出“当铜套的收缩量和镗削加工余量相等时,不需要再加工铜套内孔,就能满足铜套与轴的动配合间隙”的观点。首先,这种研究对滑动轴承的装配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笔者对文中认为铜套过盈装  相似文献   

4.
当遇到安装或者拆卸与轴实行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联接的轴承内圈、迷宫密封内圈、定位环等具有导磁性能的套类零件时,感应加热器可以在40~80s内,将该件加热到所需的温度(约120~130℃),顺利完成拆装工序。其工作原理是当筒形线圈通有交流电时,钢芯  相似文献   

5.
我厂大型回转窑总重约500t(含砌筑物),3套托轮承担窑的全部重量。6个托轮轴,每个托轮轴承重为83t。托轮和轴为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25~0.30mm,装配时托轮轴需加热到500~600℃,而机械加工后的托轮轴实际过盈量为0~0.19mm达不到  相似文献   

6.
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分析模块,对孔类零件的加热过程进行温度场分析,探究不同加热方式下零件的温度场分布及热变形情况,为热装工艺中的温度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一般采用试切法加工,用万能量具测检,随时知道零件的具体尺寸。为了防止废品,加工的实际尺寸多偏向最大实体尺寸(即孔偏向最小极限尺寸,轴偏向最大极限尺寸),零件的实际尺寸不是按正态分布,也不是作用尺寸,形状误差没有被限制在尺寸公差带内,测量误差未得到补偿,图样上规定的公差,也就不一定是基本保证公差。装配时,一般偏紧(间隙偏小或过盈偏大),有时还会“零碰零”,因而与装配要求不符,违背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链板运输机Q616鼓形滚珠联轴器检修为例,针对其大直径、大过盈配合的结构特点,在不影响联轴器自身材料特性及功能结构的条件下,通过对比、分析几种过盈部件不同的拆装方式,设计、制作拆卸工装对轴和轮毂进行分离,再对零部件进行测量、修配,最终采用油浴加热的方法完成过盈件的装配。通过鼓形滚珠联轴器检修,探索出了大直径、大过盈量部件拆装的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和设备维修中常用的过盈联接有三种:压入配合、热胀配合和冷缩配合。压入配合对零件的光洁度要求比较高,一般需要▽8以上,零件在装配压入时容易产生变形。使用热胀配合时,零件的硬度和强度有可能因加热而下降,严重时甚至产生氧化皮和变形,并且对装配的操作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10.
从配合间隙 (或过盈 )的角度用概率统计法分析孔、轴尺寸分布对机械产品使用寿命的影响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改变相配件的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 ,从而适当减小配合件的初始间隙 ,使零件的磨损储备量增加 ,以达到延长机械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详细分析了产品与技术开发过程中,健壮设计试验可控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负效应.利用轴与轴上零件间由于过盈配合所产生的压应力试验,用产生压应力的可控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实例分析,充分体现了可控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后果,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沈阳精益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CK516立式数控车床,是以车削各种材料的多台阶、多内孔的盘类、短轴类零件为主要加工对象,如齿轮毛坯、法兰盘、刹车盘等零件的外圆、内孔、外端面等的粗车、半精车和精车等工序,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陈淑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2):113-114,96
在生产实践中,任何一台机器都是由许多零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装配关系组成的。每一个零件在机器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也有所不同。我们在研究它们的表达方式时,不是将各个零件逐个去讨论,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零件加以研究。本文就以轴类零件为例,研究其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机加工零件在成批大量生产时多用“调整法”加工,孔、轴实际尺寸的分布规律是正态分布,而且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基本重合;但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时由于是用“试切法”加工,再加上操作者的心理作用,使孔、轴实际尺寸的分布中心都偏向最大实体尺寸,结果使配合变紧,甚至改变了配合性质。因此,对同一种配合,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配件的实际配合性质是不同的。装配时,装配工人则希望加工出来的零件都要达到中间公差(也是设计者的希望),这样装配起来容易、省劲,而且基本上符合配合性质。但  相似文献   

15.
箱体类零件是为机器或部件装配使用的基础零件,也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它能将齿轮、轴、套件等相关配件装配成一个整体,并能保证各个零件处于正确合适位置,以相应的传动关系互相协调工作以传递动力等。箱体是传动零件的基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箱体类零件的机加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部件或机器的性能、精度与寿命。结合实践探索,正确选择机床,合理编制加工工艺及合理选择刀具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用于主传动的耐热不锈钢轴设计及焊接工艺的制定。对短轴及滚筒采用过盈配合,为保证工件的焊接性能,首先用烘箱对焊条预热到300~350℃,保温40 min,在将配合的短轴及滚筒整体预热到300~350℃焊接;焊接完后用石灰粉覆盖整个工件置于空气中冷却到常温后再加工销孔,并采用过盈配合,打入销固定。  相似文献   

17.
汽轮机轴类零件的传统车削工艺采用一夹(床头端用卡盘夹紧)、一顶(尾架处用顶针顶住中心孔)的装夹方法,加工基准为两端的中心孔。根据生产实际,提出满足工艺要求的中心孔专用钻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钻井设备常用轴类零件损坏类型与原因,钻井设备修理中尝试的几种轴类零件修复工艺,如焊补、粘胶、喷涂、镶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设备维修中,经常遇到轴承的安装问题。滚动轴承采用加热法,安装时有整体加热和内圈加热两种方法。内圈加热法适合于安装有整体轴承座的部位。加热方法如下: 把要安装的轴承清洗干净,测量出内径和轴径间的过盈量,估计出内圈的加热温度。然后,按图示将油桶(或水桶)1,中间带孔  相似文献   

20.
4.3.6 装配后的齿轮沿轴向定位应准确、可靠。4.3.7 当用锁紧螺母在同一轴上固定若干个齿轮时,锁紧力应适中。4.3.8 用加热方法装配齿轮时,加热应均匀,除渗碳齿轮外,温度不得高于250℃。4.4 丝杠和螺母的装配4.4.1 装配丝杠副时,丝杠轴线与其驱动部件移动的平行度应符合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