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一国国内市场与经济运行方式的国民经济学,二是研究世界市场与世界经济运行方式的世界经济学。《资本论》所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学部分,我们说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通常是就这一部分而言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世界经济学部分是以国际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我们把国际价值论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第二基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为基础和出发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解密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规律,剖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明这一基础和出发点,《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融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于一体,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其中关于“资本总公式”和“总公式的矛盾”的阐述,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可“不讲”或“淡化”的内容。说河上肇的《经济学大纲》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没有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不符合事实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第三辑前言在《政治经济学论丛》第三辑出版之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重要的机遇。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中共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正在深入进行,忽视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和科学意义的错误倾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批评,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正在得到加强。《政治经济学论丛》第三辑,包括以下五本著作:《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张雷声、张宇主编)、《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张宇著)…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分析价值与价格时的基本根据。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吸收马歇尔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析中的合理成分,可实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形成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理论。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态度编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进行改革。第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按照马克思六册计划的体系结构撰写;第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仍然应该沿用马克思创立的科学体系结构;第三,应该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马克思为了研究《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耗费了他毕生的心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典巨著(1-3卷共有220多万字),它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但又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巨著和一部论证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科学著作。同样也为阐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者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捍卫、发展和创新的实践活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同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使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它还是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基本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这具体体现在《资本论》这本著作上。  相似文献   

9.
《新资本论纲要——马庆泉博士与马克思的对话:若干政治经济学新概念的阐述》一书于2004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和马克思对话的形式,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展开了深入阐述。该书的作者马庆泉博士无论是在对理论的探索方面还是在写作形式上都匠心独具,这使得该书在众多探讨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的书籍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确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属于实证科学的依据, 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某个观点是否已经实证, 或者是否具有实证的可能性, 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否具有实证的性质。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性质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实证性质是嵌入在逻辑起点、 理论内核以及认识过程之中的。 唯物辩证的 “抽象力” 是政治经济学实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证性质的具体路径。 用计量经济模型 “跑数据” 虽然能够实证出经济变量之间的真实关联, 但这种关联背后的内在根源仍然有待经济理论的进一步的揭示。 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发生、 发展内在规律的《 资本论》, 是不可能依靠计量经济学的 “跑数据” 来完成的。《 资本论》既是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内在规律的结果, 同时也是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的宏观样本数据对唯物史观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大发展。其中《经济学动态》逐步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首要的学术作用和影响,现已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最喜好的理论经济学刊物。在21世纪全球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承和创新以及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经济学动态》将与美国的《激进政治经济学》、英国的《资本与阶级》、日本的《经济理论季刊》等世界学术顶尖的著名刊物一起,勾画出一幅靓丽的和体现“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语)的学术风景线,以回应《美国经济评论》等“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知道,明确提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来源的,是伟大的列宁。他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说:“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在马克思以前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形成的。亚当·斯密和大卫·里嘉图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继续了他们的事业。他严密地论证了并且透彻地发展了这个理论。”而在列宁讲到这个问题之前,马克思自己也间接这样表示过:“1871年基辅大学经济学教授西伯尔先生(N.Sieber)在其所著《里嘉图的价值理论与资本理论》中,认为我关于价值,货币与资本的理论,在根本上是斯密,里嘉图学说的必然的完成。”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这样坦率地承认  相似文献   

13.
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所作的《经济表》,被称为经济学中的斯芬克斯之迷。历史上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解读,但都不很成功。马克思对魁奈的《经济表》作了正确的解读,并制作了新的《经济表》,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替代范式。深入研究马克思对魁奈《经济表》的解读与重构,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治学态度,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运行规律的典范著作,王亚南对《资本论》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形成了大量文献,其中有许多议题是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内容以及方法直接相关的。无论是就基本理论的继承发展而言,还是从实践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价值来看,准确把握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理解王亚南对《资本论》中蕴含的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代学者构建和发展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中的生产价格理论和地租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的同志在“用发展的观点研究《资本论》”的题目下,认为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生产价格的构成不包括地租的原理“根据不足”,“未必能成立”。  相似文献   

16.
白暴力同志著的《论价格总水平上涨——原因与对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以下简称《论上涨》)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深入透彻地分析了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该书立据充分,读后令人信服。《论上涨》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为基础,深入到经济过程的内在本质,在一般纸币体系、社会主义改革现时期和我国现时期三个层次上,从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原因上,揭示了纸币膨胀型、价值规律调节型、大幅度价值规律调节型、需要膨涨  相似文献   

17.
<正>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一对基本范畴。对于二者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作过经典性的概述,并在《资本论》中作了更为翔实的论述。50年代初,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概括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957年,毛泽东同志针对我国建国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社会经济运行新格局和社会基本矛盾的新变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作了新的阐述。这些经典性的论述,无疑对我国理论界探讨这一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科学革命 ,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扩大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理论 ,使《资本论》成为一部逻辑严谨的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尽管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利用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等对《资本论》进行攻击和责难 ,但始终无法驳倒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更无法替代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现代史"和"形成史"内涵及其关系的阐释,对理解《资本论》对象和体系结构,对开拓和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和体系结构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是以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为前提、为对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这一过程的不同社会经济关系变革和演进的"形成史"为对象特征的.三大"基本经济纲领"对"现代史"意义的理论探讨,也是以"形成史"阐释为基础和根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形成史"为对象特征,既是由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决定,也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秉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和理论品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2017年是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为了深入研究《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研讨中,与会代表围绕《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当代价值、《资本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理论成果,反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动态,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指引.值得一提的是,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陈征教授虽均已年逾九十高龄,但他们都坚持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让所有与会者深受感动和教育,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