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展云 《山东建设》2005,(22):47-47
为什么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不做精装修房?开发精装修房,消费者很可能会说,开发商“赚得更多了”,而开发商则不无感慨地说:“这其实是给自己套了一个箍,如果可以,我宁可不要这份利润。”  相似文献   

2.
微吧     
《中国经济快讯》2013,(46):17-17
1O家上市房企否认欠缴土地增值税 近日,针对央视“国内房地产开发商欠缴土地增值税达3.8万亿”的相关报道,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炮轰央视“愚蠢无知”,甚至称研究起诉央视。与此同时,多家上市房企陆续发布澄清公告,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土地整顿中清理出一个惊人现象:许多地方的大量土地不是储备在政府手里,而是囤积在开发商手中。譬如东部某地,房地产开发商囤积的土地就有不少于6000公顷未开发。开发商囤积居奇,趁政府规范土地市场之机,大幅抬高地价,到土地二级市场上牟利。这已成为影响当前土地调控效果的大隐患,现行土地储备制度亟待改革,土地储备的主体应是政府而不是开发商。开发商囤积土地滋生四大积弊有关房地产研究者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放任开发商储备土地存在四大积弊:弊端之一:政府“种树”投巨资,开发商“乘凉”得暴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10,(19):76-77
“楼市新政”风暴已持续近半年,但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的争论,仍然不绝于耳。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从几大上市开发商的中期业绩报告中,似乎可以一窥端倪。截至8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63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0年中期报告。  相似文献   

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相互结合的融资方式。它一般是指购房者在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按合同约定支付首期房价款后,购房者将所购商品房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担保,由银行代其向房地产开发商支付其余房价款,并由房地产开发商在一定时期内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购房者到期不能履行债务,银行有权以抵押房屋折价、拍卖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我国1980年代初出现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近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配套性政策、制度也不完善,尚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宅基地换房”——这是天津首创的新词组。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市围绕破解农村城镇化及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的难题,在广泛征求农民意愿和大量调研基础上,推出以“宅基地换房”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吴学安 《上海经济》2006,(10):41-41
日前,在某地产咨询公司主办的房地产融资研讨会上,有16个房地产项目明码标价准备出售,项目总值超过40亿元。尽管许多房地产商对前景不甚乐观,但如果让房地产开发商在卖掉项目与降价售楼之间作出选择,他们却是宁愿选前者,而不愿屈就后者。的确,面对国家一轮紧似一轮的宏观调控形势,消费者所期望见到的房市降价似乎并没出现,而是房地产开发商出售项目这一现象却已经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据外报报道,自从1999年6月份以来,新加坡房地产开发商已经从集体发售商手中买断了价值15亿美元的一流房地产地皮的产权,而前年这个数字是零。1997年,当新加坡房地产价格还处于高峰期时,新加坡房地产开发商花费了16亿美元来购买一流房地产地皮的产权。对开发商来说,利用这种交易能够最好地掌握一流的房地产地皮,并从价格上涨中获益。自从1998年为阻止房地产价格的下跌态势,最大的土地供应商———新加坡政府停止出售土地之后,新加坡开发商一直采用这种方式购得土地。据悉,新加坡政府今年可能会恢复土地供应。据报道,目前新…  相似文献   

9.
邱锦平  陈怡 《沪港经济》2012,(3):19-20,18
龙年伊始,阳春未见,中国楼市依旧“被调控”,且力度未见丝毫减弱。各地开发商纷纷采取降价以及减少新开工量等办法试图度过此次“寒冬期”。据1月份各大上市房企销售数据显示,房屋销售量同比大幅度下滑,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中国经济周刊》6月中旬披露了北京“小产权房”热销、房价仅相当于现有房地产市场房价的25%-30%消息后,社会各界对此热论纷纷。一方面,它挑起了长期以来深受高房价压迫而买不起房或改善不了住房条什的普通市民的“驿动的心”;另一方面,它又招来了现有开发商模式下房地产商的竭力反对,建设部也明示“小产权房”违法,并叫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美国地方政府对中国开发商不断释放欢迎和感谢的信号,万科、绿地、碧桂园、万通、中坤等知名房企纷纷把触角伸向了美国。尽管在美国发展存在不言而喻的风险,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及越刮越紧的宏观调控之风,令国内房企最终跨出国门,毅然开启了“国际开发商”之旅。组团出海,掘金美国 近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全联房地产商会与洛杉矶市长办公室签署了一份洛杉矶房地产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罗列分析,并对为何在重视房地主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从国家、消费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在此基础上,从立项前、建设中、建设后三个时期对加强环境保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宏观调控回顾及2008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已远远超越经济范畴.对经济结构构建,对社会安全、政治稳定都至关重要。房地产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行使干预、管理和调控的职能.如果以开发商所谓“市场决定一切”为借口放弃宏观调控.房地产必将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房地产价格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话题.不仅牵着人们的钱袋子.也左右着人们购房置业的积极性。房价持续上升.百姓望房兴叹。稳定房价.解决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是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14.
车盛  文帅 《中国西部》2008,(5):36-43
房交会历来都被看作透视楼市未来走向的一面镜子,但没有哪一届像今年成都春季房交会一样承受各方如此期待和关注。政府层面,一方面通过“首房”、“升级房”、“休闲房”三大主题日的策划。力图为开发商搭建最好的的营销平台;另一方面从金融保障入手,力推保障性住房入手……一系列措施都释放出政府希望通过房交会推动成都房地产稳健发展的信号。也正是在这个舞台上,312家参展企业携285个楼盘参展创下历届之最,并近距离上演最直接的价格大战。从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到开发商的磨刀霍翟,再副媒体的强势宣传。本次春交会被寄予了太多的期望。但盛幕过后,从实际交易情况和所映射的市场状况来看,春交会并没有成为某些人的救命稻草,一场盛大的集中式SP活动也未能撬动成都楼市住宅市场的坚冰,成都搂市未来走势并不明朗,而从近期宏观层面一系列动作释放的信号和意图、购房者实际反应以及开发商资金、营销基本面来看,走向甚至趋于悲观。易宪容说了,要解决城市居民目前的住房问题,核心是让房价降下来,降到绝大多数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水平上。成都楼市要“蔫”下去了!  相似文献   

15.
2003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这就是“121号文件”。“121号文件”如同在房地产市场投入一枚重磅炸弹,引起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专家和商业银行各方的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6.
《新财经》2009,(3):120-120
《新财经》2009年2期“本期关注”关注了《牛年房市还剩多少“猪坚强”》,面对萧条的房地产市场,众多中小地产商忧心忡忡,有些企业表示活不过2009年上半年,甚至有的开发商为逃避债务而自杀。面对地产业的惨状,开发商开始呼吁救市,近期还有消息传出,要出台振兴房地产业的规划。一边是买不起房的老百姓,一边是“垂死挣扎”的地产商,该不该救,要不要振兴?我认为,长期规划是必要的,但并不需要政府对其振兴。因为这个行业没有出现垮掉的风险,何来振兴?  相似文献   

17.
喻佑云  闻志强 《特区经济》2007,221(6):32-34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与不完善的政府管理制度体系是导致我国目前包括房地产市场在内的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不断出现新问题和不和谐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房地产市场活动中,需求、地方政府和银行这三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手在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政府在房地产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利益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三只手也出现了某些局部不正常的问题,产生了许多负效应。房产价格长时间持续上涨并居高不下,除了开发商自身市场行为的原因之外,无不与这三只大手有着密切关系。正是这三只手“不谋而合”的作用力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偏离了市场规律,造成以住房价格机制畸形发展,使大多数老百姓买房难或买不起房。同时,这三只手也是推阻中央政府调控政策落实甚至使其“不能出中南海”的主要力量。因此,将这三只手曝光于“公众的阳光”之下,对于中央政府更有效地解决百姓住房难,保证房地产市场真正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广告中对于“中国元素”理念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挖掘出了国人心中最根本的追根溯源的需求,作为沟通房地产开发商与房地产消费者的房地产广告,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更需增强广告宣传效果,因此探讨房地产广告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留彦 《改革与战略》2011,27(10):41-44
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本集体经济组织,但是根据继承法,宅基地上所建的房屋作为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是可以继承的,由此导致了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冲突与矛盾。同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又使我们不能放开宅基地使用权,使其自由进入流通领域。妥善的解决之道是应平衡房屋继承人继承房屋所有权的利益和集体组织对宅基地所有权的利益。“宅基地换房”模式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楼市调控“国五条”为例,澄清了楼市调控中围绕中央一地方政府、政府一开发商等利益主体的流行谬误,探索“新城镇化”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文章认为,房价高企、调控落空,责不全在地方政府,甚至与开发商关系不大,中央政府的土地计划供给、政策出台频繁仓促难辞其咎,而媒体推波助澜,加剧了市场波动。房地产调控下三四线城市将比一二线城市面临更大的财政危机,房荒和“鬼城”将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